《有理数的减法》典型例题及解析二例 1 某市冬季的一天,最高气温为 6℃,最低气温为-11℃,这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说将有一股冷空气袭击该市,第二天气温将下降 10~12 度,请你利用以上信息,估计第二天该市的最高气温不会高于多少度,最低气温不会低于多少度,以及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至少为多少度.分析 计算由某一温度下降若干度后变为多少度,应该进行减法计算.“气温下降 10~12 度”的含义是至少下降 10℃,最多下降 12℃.估计第二天的最高气温,应该用当天的最高气温减 10℃,而不能减 12℃,估计最低气温则与此相反.估计第二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至少为多少度,应该用下面“式子”进行计算:(当日最高气温-12℃)-(当日最低气温-10℃).解 6-10=6+(-10)=-(10-6)=-4-11-12=(-11)+(-12)=-(11+12)=-23(6-12)-(-11-10)=〔6+(-12)〕-〔-11+(-10)〕=〔-(12-6)〕-〔-(11+10)〕=-6-(-21)=6+21=21-6=15答:估计第二天该市最高气温不会高于-4℃,最低气温不会低于-23℃,第二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至少为 15℃.说明 本题有一定难度,有两个易错之处:一是每步计算是把哪两个数相减,特别是对“至少”一词的理解要正确.二是正确使用有理数减法及加法的运算法则.这时的运算步骤写得比较详细,读者在作业中也应如此.不要过早地追求简略.例 2 计算:(1) ;(2) ;(3) ;(4) ;(5) ;(6) ;(7) ;(8) .分析:按减法法则,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计算. 解:(1) ;(2) ;(3) ;(4) ;(5) ;(6) ;(7) ;(8) .说明:1.有理数的减法是有理数加法的逆运算,即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2.减法运算的步骤是:(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 = +(- );(2)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运算.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既改变了运算符号,又改变了减数本身的符号.例 3 判断题:(正确的入 T,错误的入 F)(1) 两个数相减,就是把绝对值相减. ( )(2)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 )(3) 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 )(4) 若两数的差为 0,则这两数必相等. ( )(5) 两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 )(6) 两数的差是正数时,被减数一定大于减数. ( )(7) 两个负数之差一定是负数. ( )(8) 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差. ( )(9) 任意不同号的两个数的和一定小于它们的差的绝对值. ( )(10) 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一定不小于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差. ( ) 分析:按减法法则和加法法则判断.解:(1) F.异号两数相减时,绝对值应当相加.(2) F.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 F.零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4) T.(5) F.当减数为负数或 0 时,它们的差大于或等于被减数.(6) T.当 - >0 时,必有 > .(7) F.由(6)知,若 , 都是负数,只要 > ,就有 - >0,即 - 是正数.(8) F.异号两数之和就不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差.例:(+5)+(-2)=+ 3,(+ 5)-(-2)=+ 7,(+5)+(-2)<(+5)-(-2).(9) T.(10) T.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 , ,| - |≥| |-| |恒成立.例 4 矿井下 A、B、C 三处的标高分别是 A(-37.5m)、B(-129.7m)、C(-73.2m),哪处最高?哪处最低?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多少?分析:比较 A、B、C 三处的高低,就是比较这三个负数的大小,并求出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解:∵-37.5>-73.2>-129.7又(-37.5)-(-129.7)=(-37.5)+(+129.7)=92.2∴矿井下 A 处最高,B 处最低,A 处与 B 处相差 92.2m.例 5 计算:(1) ;(2) .分析:按照有理数减法法则,先把减法化成加法,然后按照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运算.解:(1) (2) 说明:1.一个数减去零比较容易,而零减去一个数,一定要按照法则,写成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千万不要把零丢掉).2.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运算总可以进行,小学遇到的小数减大数不能减的问题解决了.在有理数的减法中,当被减数和减数都是正数,而且被减数大于减数时,即为小学学过的算术减法.探究活动探究目的:1.加深对正负数的概念及加法法则的理解,弄清正负数与小学学过的数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的能力以及从具体问题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钻研精神.探究问题:(1)能否在下面几个数的前面添加正号或负号,使它们的和为 0,如果能,把添加正号或负号后的数写出来:① 1,2,3; ② 1,2,3,4; ③ 1,2,3,4,5; ④ 2,4,6,8,10,12; ⑤ 1,2,3,…,11,12.(2)你能否找出 6 个正整数,在这 6 个数的前面添加正号或负号,使它们的和为 0(希望看到多种结果).(3)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你能总结出一些什么数学规律?参考答案:(1)① +1,+2,-3; -1,-2,+3.② +1,+4,―2,―3; -1,-4,+2,+3.③ 因为 1+2+3+4+5=15,和为奇数,所以这 5 个数不能分为和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不能在这 5 个数的前面添加正号或负号,使它们的和为 0.④ 因为 2+4+6+8+10+12=42,和为偶数,但 42 的二分之一为 21,在2、4、6、8、10、12 中不管拿出几个偶数,它们的和都不可能等于奇数 21,所以结论是否定的.⑤ 因为 1+2+3+…+11+12=78,所以结论是肯定的.这里只给出 5 个答案:+12,+11,+10,+6,-9,-8,-7,-5,-4,-3,-2,-1;-12,-11,-10,-6,+9,+8,+7,+5,+4,+3,+2,+1;+12,+11,+10,+5,+1,-9,-8,-7,-6,-4,-3,-2;+10,+9,+8,+7,+5,-12,-11,-6,-4,-3,-2,-1;+11,+7,+6,+5,+4,+3,+2,+1,-12,-10,-9,-8.(2)这里只给出 6 个答案:+2,+4,+6,+8,+10,-30; +1,+2,+3,+4,-5,-5;+3,+3,+3,-3,-3,-3; +2,+4,+6,-2,-4,-6;+12,+10,-7,-6,―5,-4; +21,-8,-6,-4,-2,-1.(3)在解决(1)、(2)两问的过程中,可以初步总结出以下规律:① 能够在几个正整数的前面添加正号或负号,使它们的和为 0 的前提是:这几个数能够分为和相等的两部分,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和一定为偶数.② 几个正整数的和为偶数,不一定能够通过添加正号或负号,使它们的和为 0.关键是看添加了正号或负号的数能否分为绝对值的和相等的两部分.③ 如果几个添加了正号或负号的数的和为 0,那么将这几个数的符号全部变号,和仍为0,即结论是成对出现的.说明:1.在给出(1)中的③的解答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思考 1,2,3,4,5,6 与1,2,3,4,5,6,7可不可以?2.可以将(2)中的“使它们的和为 0”的“0”换成其它正整数,让同学们探讨. 3.在研究了 1,2,3,…,11,12 之后,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思考1,2,3,…,99,100 可不可以?如果将 100 换成更大的自然数,问题又应该怎样研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