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192407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北定州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承智班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第卷 (选择题 共 60 分)本卷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常温下,往 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 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 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 3+H2O2=2Fe2+O2+2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 2O2的氧化性比 Fe3+强,其还原性比 Fe2+弱B在 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酸碱性不变C在 H2O2分解过程中,Fe 2+和 Fe3+的总量保持不变DH 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 Fe2+

2、2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Ne、H 2、O 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p(Ne)p(H 2)p(O2) Bp(O 2)p(Ne)p(H2) Cp(H 2)p(O2)p(Ne) Dp(H 2)p(Ne)p(O2)3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 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 0.5NAB0. 5mol C3H8分子中含 CH 共价键 2NAC11.2 L 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 0.5NAD 现有乙烯、 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 14 g,其原子数为 3NA4在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铜均分为两等份。一份

3、完全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 NO2、N 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 2.24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水完全吸收。将另一份铜加入到 500mL18 molL1 的浓 H2SO4溶液中,则可溶解的 Cu 的质量为 ( )A0 g B32 g C38.4 g D48 g5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放出 NO,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Fe 2+):c(Fe 3+)=3:2,则参加反应的 Fe 和 HNO3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 )A1:1 B5:16 C2:3 D3:26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7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4、若干种:H +、NH 4+、Fe 3+、Ba 2+、Al 3+、Cl 、OH 、CO 32、NO 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 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28某温度下将 Cl2通入 KOH 溶液里,反应后得到 KCl、KClO、KClO 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 ClO 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1:1 ,则 Cl2与 KOH 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 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 B4:3 C2:1 D3:49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X(g) + 3Y(g) 2Z(g),若 X、Y、Z 起始浓度分别为 c1、c 2、c

5、 3,当达平衡时 X、Y、Z 的浓度分别为 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 1:c2 = 1:3 (若 c1大于 0)B当 4v(X) 正 = v(Y) 逆 时,该反应还在向正反应方向建立平衡Cc 1=0.04 D0c 20.4210氯的原子序数为 17, 37Cl 和 35Cl 是氯的两种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5Cl 原子所含质子数为 18 , 37Cl 和 35Cl 得电子能力相同B mol 的 H35Cl 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 6.02102318C7 g 的 35Cl2气体的体积为 2.24 LD 35Cl 的相对原子质

6、量是 12C 原子质量的 35 倍11短周期元素 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32,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A 与 C 同主族,B 与 D 同主族,A、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B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 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A 族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 t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 10.4tmolL1 min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60mol CO 和 1.20mol H2O,到达平衡时 n(CO2)0.40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7、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0mol H2O(g),H 增大D温度升高至 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 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第卷 非选择题(共 6 小题,52 分)17由铜片、铁片和 50mL 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通过导线的电子为 0.3mol 时(铁片上无气体产生) ,硫酸恰好反应完列式计算:(1)产生这些气体消耗的金属是哪一种,消耗的质量是多少;(2)铜片上放出多少 L(标准状况)气体;(3)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18将 MnO2与 FeSO4溶液、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至 60后,再加入 Na2CO3溶液,最终可制得碱式碳酸锰aMnCO 3bMn(OH)2cH2O

8、。(1)用废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备 FeSO4溶液时,所用铁屑需比理论值略高,原因是 ,反应前需将废铁屑用热 Na2CO3溶液浸泡,其目的是 。(2)为测定碱式碳酸锰组成,取 7.390 g 样品溶于硫酸,生成 CO2 224.0 mL(标准状况),并配成500 mL 溶液。准确量取 10.00 mL 该溶液,用 0.0500 molL-1 EDTA(化学式 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 Mn2+(原理为 Mn2+ +H2Y2 =MnY2 +2H+),至终点时消耗 EDTA 标准溶液 28.00 mL。通过计算确4定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19计算以下两小题时,除必须应用所有给出的数据

9、外,还各缺少一个数据,指出该数据的名称(分别以 a 和 b 表示) ,并列出计算式。(1)在温度为 t和压强 pPa 的情况下,19.5gA 与 11.0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固体 C 和 3.00L的 D 气体,计算生成的 C 的质量(m)。缺少的数据是 ,计算式为 m= 。(2)0.48g 金属镁与 10mL 盐酸反应,计算生成的 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H 2)。缺少的数据是,计算式为 20把主族元素 X 的最高价氧化物 X2O4.7g 溶于 95.3g 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 5.6%的溶液,Y与 X 位于同一族,12gY 的氢氧化物与 400mL0.75molL-1的盐酸完全中

10、和,Z 与 Y 同周期,标准状况下 5.6LZO2 为 16g。(1)求 X、Y、Z 的相对原子质量;(2)写出其元素符号。21 (7 分)某有机物 6g 完全燃烧,生成 3.6gH2O 和 4.48LCO2(标准状况下) ,0.5mol 此有机物的质 量为 30g。(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至少两种) ;(3)若此有机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与名称。22 (6 分)把 1 mol X 气体和 0.5 mol Y 气体混合于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2 min 末生成

11、 0.2 mol W,若测得以 Z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mol(Lmin),试计算:(1)前 2 min 内,用 X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2)2 min 末时 Y 的转化率;(3)化学方程式中 Z 的化学计量数 n。5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 2Fe2+H2O2+2H+2Fe 3+2H2O 中,Fe 2+被 H2O2氧化生成 Fe3+,故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反应 2Fe3+H2O22Fe 2+O2+2H +中,Fe 3+被 H2O2还原生成 Fe2+,故 H2O2的还原性比 Fe2+强,故 A 错误;B总反应为 2H2O22H 2O+O2,溶

12、液的 H+浓度基本不变,故 B 正确;C总反应为2H2O22H 2O+O2,Fe 2+为 H2O2分解的催化剂,Fe 2+和 Fe3+的总量保持不变,故 C 正确;DFe 2+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可导致 H2O2分解,所以 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 Fe2+,故 D 正确;故选A。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2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推论,PM=RT,在温度和密度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三者分子量 4、2、32,p(H 2)p(Ne)p(O2),故选项 D 正确。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推论等知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标准状况下戊烷不一定是气态,因此 11.2

13、L 不一定是气态,A 错误;B0. 5mol C3H8分子中含 CH 共价键 4NA,B 错误;C11.2 L 二氯甲烷不一定是 0.5mol,所含分子数不一定为 0.5NA,C 错误;D烯烃的最简式是 CH2,则乙烯、 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 14 g,其原子数为14=3NA,D 正确,答案选 D。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答案选 A。考点:考查铜与浓硫酸、硝酸反应的有关判断与计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同一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c(Fe 2+):c(Fe 3+)3:2,所以该溶液中 n(Fe 2+):n(Fe 3

14、+)3:2,设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3xmol,则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2xmol,根据化学式 Fe(NO 3) 2、Fe(NO 3) 3知,起酸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3xmol2+2xmol312xmol;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即铁失去的电子数等于硝酸根离子得到的电子数,设作氧化剂的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ymol,所以3xmol2+2xmol33ymol,y4x,所以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12xmol+4xmol16xmol,根据铁元素守恒知,参加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3xmol+2xmol,所以参加反应的 Fe 和 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xmol:16xmol5:16,答案选 B

15、。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I -在酸性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溶液变蓝,A 正确;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氯化铁与 KSCN 反应显红色,B 正确;C、氯水呈黄绿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为无色,是因为氯水中的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氯气消失,溶液6黄绿色消失,C 正确;D、离子方程式中的阴阳离子之比不符合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化学式中的阴阳离子之比,D 错误,答案选 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判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有色的 Fe3+;溶液中加入金属铝,发生反应并放出 H2,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溶液为酸性,则不存在:OH -、NO 3-、CO 32-,阴离子只能为 Cl-,阳离子可以为:H +、NH 4+、Ba 2+、Al 3+,最多存在 5 种离子;若呈碱性,则不存在 Al3+、H +、NH 4+、Fe 3+,阳离子只能为 B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