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21301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大气的组成1成份及作用干洁空 氮:含量最多(78 )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含量第二(21)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生物免遭伤害,少量紫外线有杀菌作用水汽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例:在有霜冻的季节,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份的影响二氧化碳 升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 升(氟氯烃化合物) 臭氧 降湘 潭 市 十 一 中 统 一 备 课 用 纸上 课 时 间 第 周 , 星 期 总 第 课 时课 题教 学 目 标重

2、点难 点教 学 用 具 学 习 用 具教 学 过 程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分的作用,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的主要特征。2大气组成物质、气温垂直分布、大气运动、天气现象间的因果关系。3通过本节复习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影响及带来的后果,提高环保意识。2垂直分层 依据: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层 次 特 点 原 因 高层大气 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平流层 1.起初气温变化小,30 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3.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高空飞行臭氧吸收紫外线上热下冷水汽杂质少、水

3、平运动对流层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 100 米降低 0 .60C2.对流运动显著(低纬 1718、中纬 1012、高纬 89 千米)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上冷下热,差异大,对流强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例 1:逆温层的原理_练习 1: 读某地某时气温分布图,回答:(1)地面逆温层常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至日出前后最厚,原因是: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降温快,日出前后降至最低。受其影响,近地面大气降温快,高层大气降温慢。(2)此地附近有座高山,山顶上有皑皑白雪,此山海拔至少在 5000 km 以上(3)此地终年干旱,气候类型可能是:_3图 2 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 回答 24

4、 题。2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3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层顶部 B层底部C层中部 D层42003 年 10 月我国发射的“神州 5 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A气温在50到 20 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 40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 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居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 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 。图 3 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下图回答 5-7 题。5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A3000 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 0 米高于垂直递减率C6000 米以下等于垂直

5、递减率 D6000 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6飞机可以在 5000 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A B C D79 月 23 日,当飞机飞到 135E 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接近 7 时 B 5 时多 C不到 5 时 D7 时多教学后记:603高 度 /米 2020气 温 /C603高 度 /米 2020气 温 /C 603高 度 /米 2020气 温 /C603高 度 /米 2020气 温 /C +10840408( 0C)0高 度I层I层I层4湘 潭 市 十 一 中 统 一 备 课 用 纸上 课 时 间 第 周 , 星 期 总 第 课 时课 题教 学 目 标重 点难

6、 点教 学 用 具 学 习 用 具教 学 过 程大气的热力作用(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削弱方式作用物质 特点吸收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有选择性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反射云大尘埃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散射空气分子小尘埃有选择性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2影响因素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短,削弱得少。如图:云层地势2.2 大气的热力状况1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一系列能量转换过程)及全球热量平衡状况。2运用大气热力性质知识和原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5(二)大气的保温效应1物理规律:温度高低与波长

7、长短关系:温度高,辐射最强部分波长短。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长波辐射2辐射传递能量的过程:太阳辐射 地面地面辐射 大气大气辐射 地面、宇宙3大气的保温效应的产生太 阳 辐 射 辐 向 宇 宙 空 间大 气 层 地 面辐 射 大 气 逆辐 射大 气 的 保 温 效 应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例;解释阴雨天温差小的原因_。霜冻形成的原因_。全球的热量平衡多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 )热量收支平衡,因此全球气温稳定 .人类活动使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教学后记:6湘 潭 市 十 一 中 统 一 备 课 用

8、纸上 课 时 间 第 周 , 星 期 总 第 课 时课 题教 学 目 标重 点难 点教 学 用 具 学 习 用 具教 学 过 程热力环流1.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冷热不均:A 热 BC 冷2)热膨胀上升,冷收缩下沉-升降运动3)气压差异:地面 高空上升 低压 高压 热力环流 下沉 高压 低压4)水平气流: 地面 高压 低压 高空 高压 低压 -水平运动形成: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 气压差异 水平运动2等压线弯曲与气压高低等压线向高空(气压低的方向)突出,气压偏高;反之,亦然扩展;等温线向高空(气温低的方向)突出,气温偏高;反之,亦然等温线向高纬(气温低的方向)突出,气温偏高;反之,亦然2.3

9、大气的运动1热力环流的形成,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 。2简单的等压线图,不同情况下的热力环流图和风向。3大气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趋利避害。ACCABB等 压 面A冷C冷B冷 高 高高高 低低 低低 低冷 热 不 均 引 起 的 热 力 环 流 图 一图 二图 三高高 低73城市风郊 区郊 区 市 区上 升 气 流 由 郊 区 流 向 市 区由 郊 区 流 向 市 区 城 市 与 郊 区 之 间 的 热 力 环 流ABC练习 1。(1)城市的温度比郊区高的原因是_废热多;建筑物多不利散热 _(2)图中 A、B、 C 三处,绿化带应建在_处,卫星城或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建在_处

10、。(3)在郊区建绿化带有何作用?吸烟滞尘,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练 2:右图曲线为高空等压面(1)判断功四点的气压大小_(2)甲、乙的冷热状况_,天气状况_(3)甲、乙气流的运动状况_例 2: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图回答。81若 a、b、c、d、e 为不同温度值,则甲乙丙丁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_2若 a、b、c、d、e 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例 3:海陆风的形成 山谷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三力(1) 水平气压梯度力:F 梯大小:与气压差成正比方向: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 地转偏向力:F 偏大小:与风速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风向;南

11、半球指向左,北半球指向右(3) 摩擦力:F 摩大小:近地面大,高空小;陆地大,海洋小方向:与风向相反2水平气压梯度力 F 梯、地转偏向力 F 偏作用下的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93三力作用下的风:风向和等压线有交角例 1:分析下图北半球 A 点空气匀速运动的方向 V 及三力 例 2:A、B、C、D 四点中风力最大点是_, 风力最小点是_教学后记:10湘 潭 市 十 一 中 统 一 备 课 用 纸上 课 时 间 第 周 , 星 期 总 第 课 时课 题教 学 目 标重 点难 点教 学 用 具 学 习 用 具教 学 过 程三圈环流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

12、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ABCD练习 1:在上图中填出地球上所有气压带、风带的名称2三圈环流的形成情况:低纬环流(0 0300)中纬环流(30 0600)高纬环流(60 0900)2.4 全球性大气环流1. 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识记、理解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特点。2在 1 月、7 月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3在“亚洲季风图”上分析季风的形成,比较东亚、南亚季风。4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平衡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副高对我国降水和旱涝的影响。对我国降水和旱涝的影响。11形成原理:如下图赤道地区空气受热,暖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压带赤道上空向北流空

13、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 西南风 (北纬 30附近上空)西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便在北纬 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北风) ,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极地附近空气寒冷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 ,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北纬 60附近相遇,形成锋面,称为极锋。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

14、升气流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规律:夏季移至北半球,冬季移至南半球,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移动距离:移动 510 个纬度12练 2: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 300N 附近 B乙点位于 300NC是冷性气流 D盛行西南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 海陆热力差异冬季(1 月) 夏季(7 月)陆地 冷 高压 热 低压海洋 暖 低压 凉 高压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1)南半球基本呈带状分布: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2)北半球气压带被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显著增大时间 切断气压带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7 月 300N 副热带高压带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1 月 600N 副极地低压带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赤 道 低 压 带副 热 高 压 带副 极 地 低 压 带极 地 高 压 带副 热 高 压 带副 极 地 低 压 带极 地 高 压 带 7月印 度 低 压 夏 威 夷 高 压 亚 速 尔 高 压赤 道 低 压 带副 热 高 压 带副 极 地 低 压 带极 地 高 压 带副 热 高 压 带副 极 地 低 压 带极 地 高 压 带 1月蒙 古西 伯 利 亚高 压 阿 留 申 低 压 冰 岛 低 压季风环流1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