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小高考地理考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1921092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小高考地理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小高考地理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小高考地理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小高考地理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小高考地理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小高考地理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小高考地理考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1.天体: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通常称为天体 e.g.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低到高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3.天体系统的层次: 太阳系 地月系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月球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地月平均距离为 38.4 万千米日地平均距离为 1.5 亿千米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4.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与太阳距离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 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a)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

2、、火星b) 巨行星:木星、土星c)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5.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a) 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b) 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c) 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形6.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条件(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运行轨道 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呼吸)的大气条件地球上有液态水1.2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光、热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

3、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3.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光球(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色球、日冕5.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光球表面经常出现一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变化周期:11 年)耀斑,又叫做色球爆发 (抛出大量的高能电子)2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使地球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电磁波)2)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3)两极地区出现极光(高能

4、带电粒子)4)引发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1.31.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自转运动: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以太阳为参考点,一日的时间长度是 24 小时,叫做太阳日 公转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2326)运动方式 方向 周期 速度线速度 角速度自转(黄道平面) 自西向东南顺北逆23 时 56 分 4 秒(恒星日)赤道最大, 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地球各地角速度相等,两极为零公转(赤道平庙) 自西向东 365 日 6 时 9 分 10秒(恒星年)平均 30km/s1 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 月初-远日点-速度慢2.太阳直射点

5、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周期: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叫做回归年3.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2326N2326N夏至日6 月 22 日春分日3 月 21 日秋分日9 月 23 日冬至日12 月 22日秋分 9.23冬至 12.22夏至 6.22春分 3.211 月初,近日点,快7 月初,远日点,慢34.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周期是 1 个太阳日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2)时差:1)地方时: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 15,地方是相差 1 小时;经

6、度每隔 1,地方时差 4 分钟。2)特点:同经同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3)区时差=东边时区数-西边时区数(东正西负)4)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间隔15/小时)5)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 12 时,夜半球中央经线为 0 时或 24 时,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 6 时(18 时)6)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四舍五入取整)7)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间隔数8)北京时间:指东 8 区区时,即 120E 的地方时(3)日界线:1884 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原则上以 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 ,现改称“国际日界线” 。5.地

7、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南半球向左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赤道上没偏转(南(男)左北(女)右)6.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的变化:春秋分日昼夜等长,赤道昼夜永远等长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

8、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相当(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 与当地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7.四季更替和五带: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 ,太阳直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全球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据此可划分为五带。四季更替:春季:3、4、5 月; 夏季:6、7、8 月; 秋季:9、10、11 月; 冬季:12、1

9、、2 月4五带: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热、寒带的范围与黄赤交角成正比(黄赤交角,热、寒带)温带的范围与黄赤交角成反比 (黄赤交角,温带 )1.4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是地球表层的快速震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2.地震波:当地震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3.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4.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地面下平均 33km 处,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界面:在地下 2900km 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

10、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5.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6.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地壳厚薄不一,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7.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2.1大气的受热过程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温度越高,波长越短;温度越低,波长越长1.太

11、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太阳辐射(短波)地面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长波)CO、HO 吸收反射、散射O、 COHO 吸收大气上界地球表层5大气逆辐射对大气有保温作用温室效应=大气保温作用过强4.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5.晴天昼夜温差大的原因:1.晴天少云,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2.晚上少云,吸收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热力环流:1.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这是引起大气

12、运动的根本原因。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3.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热气上升,冷气下降;高压高,低压低 (高空与近地面相反)海陆风 山谷风 城区风4.大气的水平运动1)原因:地面受热不均(根本原因) ;空气的垂直运动;气压产生了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形成了风2)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3)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也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4)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5)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6)近地面的风: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受气压梯度力、地转

13、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a)气压梯度力:决定风向、风速;b)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高高 低低BAB低 高高低低高陆地 海洋白天低低陆地 海洋高高夜间高低低高高低夜间低白天高谷风 山风 郊区低高 低高 低高郊区 市区6c)摩擦力:减小风速,影响风向7)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密大)2.21.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1)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2)地转偏向力2.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

14、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海陆冬夏增温和冷却速度的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1 月份:60N 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被陆地上冷高压所切断,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7 月份:30N 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被陆地上热低压所切断,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夏季陆地降温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冷空气的源地之一,对我国冬天天气影响显著;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是暖空气的源地之一,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很大)(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

15、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4.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夏东南季风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西北季风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夏西南季风高温多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为主要)(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南季风)冬东北季风温和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为辅)5.季风的影响:由于季风的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丰富,与同纬度的西亚,北非相比自然条件优越我国东部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对农业生产力有利是我国江南成为鱼米之乡盛行西风(暖湿)盛行西风(暖湿)60S30S030N60N90N90S赤道低气压带(热湿)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带(暖湿)副极地低气压带(暖湿)极地高气压带(冷干)极地高气压带(冷干)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极地东风(冷干)极地东风(冷干)低高7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见世界气候类型结合必修一 P40 图)2.3锋与天气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2.锋面: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 3.界面,叫做锋面4.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5.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