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格律诗八首》教案长春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89620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格律诗八首》教案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格律诗八首》教案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格律诗八首》教案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格律诗八首》教案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格律诗八首》教案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格律诗八首》教案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格律诗八首》教案长春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 -第 2 课格律诗八首一、导入新课。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学的三首诗都是唐朝的名家名作,怎样才能学好呢?或者说如何透过精练含蓄的语言来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蕴呢?现在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学习使至塞上。2.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的诗现存不足 400 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的闲逸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

2、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使至塞上就是其中极富代表性的作品。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非常准确地评价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3.背景介绍。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4.品味赏析。(1)出使人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使的?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诗人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

3、的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去遥远的西北边塞。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经过询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含义,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上空。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3)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1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

4、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5.小结。诗人虽是奉使慰劳战胜之军,却千里迢迢,孑然一身,抬头见胡雁归飞,更令诗人触物伤怀,感觉自己如断根的飘蓬一般远离了故国。在“胡天”见到了大漠的奇景,如此宏壮之景感召了诗人,使他逐渐摆脱了孤寂的心绪,生出了豪壮之情,引发了克敌建功、燕然刻石的爱国热忱。三、学习登高。1.作者与背景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先祖是晋名将杜预。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

5、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 1400 多首。760 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 年,一直帮助他的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 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时年 58 岁。2.写作背景: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机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

6、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3.品味赏析。(1)本诗诗眼为哪一字?悲。(2)本诗都体现了哪些悲意?宋人罗大经评:“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 2 -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3)如果说“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话,还有一重悲指什么?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让杜甫悲愁郁结,不得排遣,更是悲上加悲!4.写作特色。有人认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大

7、家讨论。)分析: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至少有如下两点: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朗朗上口。全诗八句都有对仗。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在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叠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歌的音乐美,使读者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

8、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呼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四、学习无题。1.作

9、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聪颖,16 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文章“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 3 -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以无题为题的爱情诗有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爱情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为后世

10、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1)开头两句诗奠定了怎样的基调?开头两句诗奠定了全诗感伤忧郁的基调。“相见时难别亦难”,见难,指机会难得;别难,指不忍分离。第一句用了两个“难”字表达了恋人间苦苦的思念等待和别离时的痛苦忧伤。“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点出分手时的季节,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2)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

11、眷恋之深,但又表明相会无期。虽然相会无期,却一辈子都要眷恋着。所以,这两句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著与追求。(3)诗中哪句是作者设想对方在思念自己的情形?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两句。对“镜”,是顾影自怜;对“月”,则是形只影单;再加上一“晓”一“夜”的时间变化,写尽了殷切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4)最后两句借助神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借助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怀念,与诗的开头相照应。虽然明说欲凭青鸟遥寄相思之意,其实蕴涵的意味却是青鸟难觅,锦书难托,只能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更加深加

12、重加浓了全诗的悲剧色彩。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代的诗人如满天的星斗一样,他们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在各个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自己的感情、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和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二、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 4 -1.作者简介。常建,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开元年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3.品味赏析。4.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

13、阳光洒向寺院,洒向山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曲折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

14、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著追求。这两句诗在后世被广为传诵,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全诗主旨句应为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句自然之趣与人心愉悦融为一体,奏出了一曲和谐而完美的交响乐。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历来为人们所称誉,是缘于“绿”字用得好。而这两句诗中的“悦”“空”二字的用法与“绿”字相同,皆为形容词当做使动来用,且“悦”“空”二字着有佛教思想,所以此二句的妙处更在王安石之上。至于尾联“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貌似有矛盾,因为既然自然界的一切声响都消寂无声了,又何来的钟磬之音呢?但当我们领会前面几句诗,便可知诗人在山光潭影之中,早已俗尘洗净,心空性悦,完全遁入自然与禅宗那完美统一的

15、静美世界的怀抱里,自然而然会产生“万籁此俱寂”的幻觉。况且钟磬之音反衬得寂静的禅院更为空寂,它使得这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它使一刹那成为永恒。4.小结。中国的山水诗发展到唐朝已经相当成熟了,文人们写这类诗,往往有所寄托,且喜欢把山水与佛道结合在一起,从中得到一些慰藉,一些宣泄。题破山寺后禅院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三、学习题李凝幽居。1.作者简介。- 5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贾岛是个半俗半僧的诗人。他文场失意后,便去当和尚,法号无本。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看来他要一辈子念佛了。但后来与韩愈相识,执弟子之礼。在韩愈的劝说下,还俗应举。为僧难免思俗,入俗难弃禅心。俗味很浓,僧

16、味也不淡。他正是在这双重性中度过自己的一生。3.整体感知。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附近没有人家为邻,一切是那么闲适宁静,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了荒芜的庭院。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月光皎洁,万籁俱寂,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来访,敲响了这座庭院的门。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没想到主人不在,往回走的路上,过了桥,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风光秀丽的原野景色,夜风轻拂,天上的云随风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我这只是暂时回去,过一段时间再来,共同归隐的约定,我是不会失言的。4.品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两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的故事,也是由这两句来的。这两句粗看有些无法理解,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晚上,难道诗人连夜晚住在池边树上的小鸟都能看见吗?是不是矛盾呢?不!这正是诗人构思巧妙、用心良苦之处。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月光皎洁、万籁俱寂的晚上,一位老僧人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