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李永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881724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有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李永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做有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李永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做有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李永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做有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李永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做有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李永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有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李永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有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李永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做有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教师长坝中学 李永华摘 要:教师们,在我们为了职称不得不忙于学习外语、学习计算机的时候,为了升学率而不得不一头钻进无边无际的题海中苦思瞑想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道德人格乃是支撑我们之所以为人师的真正灵魂。我们更应该注重加强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师德修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关键词:教师素养; 人格魅力; 楷模; 素质教育引 言:古语有训“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只有老师的学问高深、行为端正,才能成为人人学习的模范。作为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老师,更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和能力。一何为教师素养和人格魅力所谓“素养”,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

2、惯、思想修养的总合, “教师的素养” 就是教师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自身素养高低,对于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精神风貌,思想品德,治学态度,气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对学生最无形而且又是最有力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要来自于高尚的师德、来源于善良和慈爱。爱是师德最本质的内涵,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蕴含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它是教师高尚情感的

3、结晶,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只有具备善良和慈爱的老师才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二教师素养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性前几日重新看了青春偶像剧十八岁的天空 ,男主角是保剑锋扮演。主要讲述了一群高三学生在青年教师带领下成长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年轻、活力、有个性的青年教师,是如何靠教师的个人魅力管好一个全校闻名的“ 垃圾班” 的故事,这让我颇生感慨。同样作为一名年青教师,我却没有取得同男主角一样的成功,这又是为什么呢?经过一番思索,我发现,但凡是电视剧中的成功教师,大都牺牲了自己的私人时间来管理学

4、生,并依靠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最终都能取得成功。可见,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在教学管理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好形势下,教师的素养和人格魅力却很少被提及,社会上重视的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老师们自己看重的也是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称。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教出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不是培养“德才兼备” 的四有新人,虽然唱着素质教育的调子,走的仍然是应试教育的老路!把教师自身的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抛之脑后,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残缺不全的,甚至成为社会上的高智商犯罪分子,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啊!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十分注意培养自身完美的人格魅力。古语有训“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

5、只有老师的学问高深、行为端正,才能成为人人学习的模范。作为青少年儿童的老师,更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和能力。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摇摆不定的,心理上还不成熟,虽然“成人感”意识增强,对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往往也有了独立的想法,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处在等待确立的阶段,同时也是迷茫与彷徨的时期。唯一能让我们可以利用的一点就是基本都有崇拜、模仿的对象,有心中的榜样。而作为与之朝夕相处的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这一点,成为他们的榜样做好学生的领路人。举个简单的例子,刚刚升入初中的小孩子,突然有一天看到自己年轻的老师在吸烟,派头十足,活像上海滩的“小马哥”,简直酷极了。对于这个成人看似平常的动作,中学男生们则

6、极易模仿,女生则会跟风似的崇拜,甚至起哄、喝彩。在这样的氛围当中,男生吸烟成了一种光荣的事情。而对女生更有吸引力的是年青女教师的口红、高跟鞋,她们认为这就是漂亮、美丽,周围男生的盲目夸赞也让小女生觉得女孩子打扮是天经地义的,染个头发、指甲,这都是为了美,无可非议。我们来看,正是年轻教师不注意自己的师者形象,成了学生们的盲目模仿的对象。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学校的人文气息荡然无存。这就是老师最自己的个人修养忽视引起的教育失效。当然了,这些坏习惯并不是一定非学老师,也可能是家长带给的影响。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学生面前有不合适的习惯,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做个好榜样。还有一点能展示

7、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就是认错和道歉。向学生承让错误和道歉,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胸怀和诚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人认为作为一个教育者向学生认错会降低老师的威信,而我认为恰恰相反,教师也是人,怎么会不犯错呢?但有错就改,仍然是个好老师,不仅不会降低老师的威信,反而能增强老师的亲和力,提升个人魅力。记得去年我们班晚自习有学生常常与周围同学嘻嘻哈哈胡乱打闹,其中有一名学生入学成绩尚可,竟也公开胡乱打闹,屡次教育不改。又有一次看到他在与隔着很远的同学说笑。我顿时火冒三丈,推开门,走到这个学生面前一巴掌打下去,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而这名学生也胆怯地低下头,而我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21世纪的素质教育

8、形势下,怎么能体罚学生?教师应该以教育学生为主。我虽然不怕处罚,但打学生是明显不对的。怎么办呢?我马上叫这名学生到办公室,首先对其违反纪律进行了严厉批评,但更重要的是向他表明自己动手打人的错误,并承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向其道歉,而这名学生则连连称错,说老师不必要道歉,可能他也觉得老师给学生道歉会损伤老师的威信,但我坚持了自己的做法。从那以后,我发现我的威信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与学生的沟通更顺畅了,学生对我的话更信服了,学生管理上也更得心应手了。顺便提一下,向学生认错并不是怕受到教育局的处罚,而是我确实有错。因为是教师的缘故,我就经常看中央六台经常放的中学生教育题材的电影,这些影片也强调了教师

9、的素养和人格魅力在教育中的无穷力量。我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我知道,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老师的品行举止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从更深层次意义上说,身教重于言传。作为老师,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任何事情上都应该从严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好,为学生树立表率。假如要求学生仪表整洁,而自己却着装邋遢,我们的要求就没有任何说服力,学生自然置若罔闻。如果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却满口脏话,随地吐痰,则成为不文明的“负面”榜样。因此,我们必须在专业、文化以及个性品德方面强化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当

10、一个老师的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达到一定高度时,必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而据有关资料调查,21世纪的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崇拜对象,像“超男”“超女” 、科比、贝克汉姆,却很少有孩子会崇拜自己最亲近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我们老师在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上还不够好,或者是我们在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形象上切入点不正确。虽然我们不期待成为他们的偶像,但至少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对老师有一丝敬意,这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效果会更佳。可能有的老师会说,我们可没有优美的歌喉、靓丽的外表,更没有高超的球技。实则不然,我们老师也有自己的绝活啊,比如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每一节活泼生动的文化课,这可是我们的专利

11、。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起我们的优势呢!如果我们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能把我们人生的真谛和对理想的追求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或许明天就能实现共产主义的梦想。三如何实现教师素养和人格修养的飞跃教师的人格魅力的作用已经毋庸置疑,但我们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要知道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教师若一旦丧失教师素养,将会引起社会人群的愤怒。有这样一个例子,2006年 7月24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栏目以法庭的掌声为题播出,在各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引发了与教师素养有关的讨论,甚至有人以“灵魂肮脏谁来洗涤”、 “师德何在”等题目发起了对教师良心的舆论谴责。事情起因是这样的,浙江温州市七中未满16岁的

12、女生吴雯雯,因为欠班主任的补课费200元,被班主任多次催讨未果。在期中考试中,她因中午刚洗的头发未扎起来被班主任责令扎好头发再进考场,她赶忙跑出校外买了辫绳扎好头发,老师又以其超过了规定时间为由拒绝其入场。因此,吴雯雯选择了投河自尽。吴的父母因此以“非法剥夺考试权”、 “学校管理不当” 等为由将班主任和学校告上法庭。我们姑且不论该女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我们看看该校老师在法庭上表现。庭审中,当被告的代理律师做了学校和老师”不承担法律责任“的辩护发言后,被告方来参加旁听的五六十名老师代表竟然集体热烈击掌喝彩。据了解,当时现场击掌喝彩的除了温州七中的数十名教师外,还包括该校部分领导和温州市教育局有关领导。死者之父吴立俊,见状拍案而起:“我的女儿含冤而死,你们还这么高兴!良知何在?师德何存?”像如此德行的教师群体让我心寒。教师的个人素养败落到如此地步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哀,他们如何再继续为人师表。要知道我们教师的良知比普通人的良知更为社会关注。教师的道德缺失更加为世人所不能容忍。教师们,在我们为了职称不得不忙于学习外语、学习计算机的时候,为了升学率而不得不一头钻进无边无际的题海中苦思瞑想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道德人格乃是支撑我们之所以为人师的真正灵魂。我们更应该注重加强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师德修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