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中政治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复习要点整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876085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普通高中政治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复习要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政治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复习要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政治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复习要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政治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复习要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政治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复习要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普通高中政治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复习要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普通高中政治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复习要点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普通高中政治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复习要点整理(1)一、时事政治(10% 110 月)(略)二、经济常识(20%,第 1、2、7 课)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二者成正比;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二者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怎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两种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另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以货币为媒介的

2、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通货膨胀。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4.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其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其作用有:一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二是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导致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5 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本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本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首先是价值

3、规律作用或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结果。(2)首先,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成本的增加和供求偏紧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其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世界市场一些产品价格的变化也会导致国内市场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3)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能导致价格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而且物价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4)因此,对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要理性对待,国家要采取相关的宏观调控来防止物价的不合理上涨。6.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这一制度从根本上说生产关系一

4、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求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当为社会主义服务。7.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国有经济要增强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中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8.现阶

5、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国家之所以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财税,活跃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9.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原因:这是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根本原因)。这是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10.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要求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1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

6、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12.运用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知识说明物权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意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物权法的实施有得于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性,有利于维护市场主体的竞争,有利于协调和处理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13.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原因: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让市场调节;即使市场发生作用的领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宏观调控目标有:促进经济增长(最主要),扩大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14.社会主义市场

7、经济是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基本特征有: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再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15.商品服务市场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16.遵守市场交易原则原因: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可以维护消费者利益,提高经营者的信誉给其带来效益;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题中之义。其原则有:自愿、平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公平(市场交易的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规范的试金石

8、)、诚实信用(现代市场活动的基本精神)。17.家庭消费按内容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按目的分为生产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根本上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18.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是: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水平和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19. 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注重精神消费,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提倡科学消费,

9、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20.消费者的主要权利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等。怎样保护:经营者要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权利受损时要依法保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公检法、广播电视等要保护其权益。途径有: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请求行政部门处理、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1.分析国家开展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经济学依据。答:(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2)市场经济具

10、有自发性等弱点和缺陷要求国家加强宏观调控。(3)是遵循市场交易的原则,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三、哲学常识(20%,第 1、2、8 课)1.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2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3.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还突出表现在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4.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的原因最根本的是社会历

11、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主观原因有: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6.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原因: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的要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12、、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7.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着的;任何事物同周围的事物是相互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8.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9.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是: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其方法论意

13、义是:首先,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10.物质与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的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11.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关键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

14、在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1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含义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13.“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14.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15、。三种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活动(最基本,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推动作用)、科学实验(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15.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点)。16.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1)实践决定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会不断扩展、深化和向前推移。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

16、是发展观念的创新。(2)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17.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18.为什么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9.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怎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1)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