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873896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庸之道及其当代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庸之道及其当代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庸之道及其当代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庸之道及其当代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庸之道及其当代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庸之道及其当代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之道及其当代价值(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庸之道及其当代价值09政A 094020055 谢东灵摘要 中庸之道是孔门的看家本领,同时也是人生处世的真谛,更是社会展所应遵循的准则。中庸之道不是消极的处世之道,而是通往高明境界的最佳途径。关键词:中庸之道;孔门看家本领;当代价值提起中庸之道,很多人往往会将它与折中调和、不偏不倚、不左不右, 不说好也不说坏的老好人思想以及与世无争、不求进取的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尤其在上世纪的“批林批孔”中,中庸之道更被当作批判的重点,以至到了今天, 在有些人的心目中,“中庸之道”仍然是一个贬义词。其实,这样的认识是很不正确的。实事求是地说,中庸之道不但是孔门的看家本领,同时也是人生处世的真谛,更是社会发展

2、所应遵循的准则。我们今天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建设和谐社会,都是可以借鉴中庸之道的。换言之,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处亮点,是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1一作为孔门看家本领的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为孔门的看家本领,其说来自宋代的大理学家程颐。程颐在为四书中庸第一章所作的“提示”中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所谓“心法”,是指口授心得的方法,非笔墨所能尽传。而中庸之道便是孔门靠口授而传于后代的一种心法。只是到了孔

3、子的孙子子思那里, 担心年代久了传授会有差错,所以才把它整理成书,并经子思的学生又传给了孟子。程颐还认为,中庸一书意味无穷,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可用于实践,而这种学问是人一辈子也用不完的。那么,何谓1 张崇琛.中庸之道及其当代价值中庸之道呢? 所谓“中”,即正的意思;所谓“庸”,即常的意思(也有人释“庸”为用)。而所谓“中庸之道”,即中正之常道,也就是人们经常遇到的、时时应遵守的一些普遍的道理。“中庸” 既是孔门所创立的一种伦理道德学说,同时又是孔门处理大小一些事情的原则和方法论,故于孔门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

4、庸。”(中庸)可见,在孔子看来,中庸是一种最完美的道德,它甚至已成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但能够做到中庸的人却实在太少了。在孔子心目中,只有远古的圣君舜能做到这一点,还有孔子的高足颜回也能“择乎中庸”(中庸),并时时服膺它。 2下面我们便来看看孔子所说的“中庸”即中正之常道的具体内涵。论语先进记: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此记孔子弟子子贡与老师的一段对话。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子张)和卜商(子夏)两个人,哪个要强一些呢?”孔子回答:“颛孙师做起事来有些过分,而卜商做起事来常常达不到。”子贡又问:“那么,是否可以说颛孙师要好一

5、些呢?”孔子肯定地说“做事情过了头和达不到,同样是不可取的。” 3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过犹不及”。而“过犹不及”便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精髓。我们知道,人们在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不外有三种情况:一是做过了头,二是未能达到,三是恰到好处。而孔子的中庸之道便是要追求这种恰到好处的效果,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过分也不能达不到;只有“适度”了,才能“中庸”,事情也才能做得好。孔子便把这种最合适的“度”也就是处理各类事情的最佳做法称作“中”。而这个“中”,当然不是正中间,不是半斤八两(十六两制),不是绝对平均,它应该是一个求得事物各方面平衡的平衡点。找到这个平

6、衡点了,事物便能够平衡与和谐。显然,要做到中庸,必须反对三种倾向,即“过”、“不及”还有折中。再以数学上的“黄金分割” 为例来说。所谓“黄金分割”,是说将一条直线分为两部分,要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的比等于其余一部分对于这部分的比,这2 史德新.论老子守中思想与孔子中庸之道的异同3 何良安.中庸之道本真含义及其当代价值样的比例关系容易给人以美感。例如图画的构图、报纸的排版、公园的建造以及工艺美术或日用品的长度与宽度之比, 实际上都遵循着“黄金分割” 的原则。倘非如此,人们就会觉得不美。“过犹不及”。这种“黄金分割” 方法还被运用于“优选法”。其所谓“优选”,实际上也是要以合乎“中庸”为优。类似的

7、事例还有很多。比如我们配眼镜,也是要适“度”,度数高了不行,度数低了也不行, 只有恰如其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为了能确保达到“中庸”,与“叩其两端” 相联系,孔子还提出了“攻乎异端”的主张。论语为政记孔子的话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思是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在这里,“异端”不是指不同的学说,因为孔子在时,诸子百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异端”只能是指那些不正确的议论,即在处理问题时那些“过”与“不及”的偏于两端的议论。由于这些议论影响着人们的正确思维,妨碍“中庸”,所以必须先将其廓清。 5其实,中庸之道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的。早在五帝时期,尧、舜、禹就以“允

8、执其中”作为治世的理念。论语尧曰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尧告诫舜,让舜“允执其中”,而舜也以同样的话告诫禹。所谓“允执其中”,即诚实地保持着那正确的作法。据孔子说,舜后来的确是做到了。二中庸之道是处理人的本身及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把关系调整到一种最佳的状态,而这种最佳状态便是中庸。还要看到,人的本身也是有两重性的,即动物性与社会性。这两者是并存的, 既矛盾斗争,又对立统一,并在矛盾斗争中推动社会的发展。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 动物的一些欲望如食欲、性欲,都还在人身上保存着。正如礼记礼运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

9、焉。”孟子书中也引告子的话说:“食、色,性也。” 而人又是社会化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所以人又是有思想和精神的。而且两者缺一不可。假如只有社会性而没有动物性,单纯为某种理念而活,冻死、饿死也不起来改变现状,那社会就不会有变革,不会有进步,甚至人类也不能继续繁衍。假如4 杨文华.以中庸之道审视现代生活方式5 王岳川.” 中庸的超越思想与普世性价值只有动物性,没有社会性,人便单纯为食、色而生存,成了赤裸裸的动物,社会就会大乱。所以人身上的动物性与社会性必须和谐统一。而人身上的动物性究竟应占多大比重?社会性又占多大比重?这里又有一个“度”的问题了。有些人贪污腐败,胡吃海喝,淫乱不堪,这说明他

10、们身上的动物性比重已经太大了。人便成了赤裸裸的动物,社会也就会大乱。三中庸之道可以把握社会和谐发展的平衡点我们今天要建设和谐社会,所谓和谐,就是各方面关系的平衡。而中庸之道就是要启示我们去有意识地把握这种平衡的平衡点,现代社会越是发展,越是需要保持平衡。这就如同火车的运行一样,越是提速,越要保持平衡,越要保证安全。火车不提速,便不能提高运输效率;但提速过快,又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如何做到既高速,又安全,这就需要在速度与安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换言之, 即火车究竟以每小时运行多少公里为最合适?运输部门经过精心计算得出了数据,而这一数据就是速度与安全之间的平衡点,就是火车运行的最佳状态, 也就是中庸

11、之道的具体体现。 6四中庸之道是通往高明境界的最佳途径中庸中有一句很精辟的话,那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先生认为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达到高明的境界,必须通过中庸的途径。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以盖高楼为例来说吧。楼层每加高到一定的程度,就必须先测量一下它是否平衡。假如底下已经倾斜了,上面还在继续加高,那肯定是要倒塌的。也就是说,只有经不断的平衡,基础才能牢固,高楼也才能盖起来。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大到社会发展,小到一个人的事业,如要达到高明的境界,都必须不断地加以调整与平衡。这种调整与平衡就是“道中庸”,即经过中庸的途径。 7总之,中庸之

12、道绝不是消极的,更不是糟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庸之道还必将不断地显示出它宝贵的文化价值。6 和建明.浅析中庸之道7王岳川.” 中庸的超越思想与普世性价值参考文献:1周秉高.论屈原的反中庸思想以其当代价值J.中国楚辞学,2009-10-292 张崇琛.中庸之道及其当代价值J.天水师范学院院报,2008-11-253 何良安.中庸之道本真含义及其当代价值J.湖湘论坛,2008-05-084 王岳川.” 中庸的超越思想与普世性价值J.社会科学战线,2005-05-015 杨文华.以中庸之道审视现代生活方式J.前沿,2009-03-156 罗利.浅析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意义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12-207杨中芳.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结合之实例:中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05-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