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翔集团-联想员工持股计划(ESOP)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218470 上传时间:2016-12-12 格式:PPT 页数:5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翔集团-联想员工持股计划(ESOP)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华翔集团-联想员工持股计划(ESOP)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华翔集团-联想员工持股计划(ESOP)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华翔集团-联想员工持股计划(ESOP)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华翔集团-联想员工持股计划(ESOP)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翔集团-联想员工持股计划(ESO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翔集团-联想员工持股计划(ESOP)(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联想集团成立于 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 20万元人民币、 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拥有员工 12000余人,于 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编号 992),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企业背景: 联想员工持股计划( 面临问题: 1、 产权问题成为联想发展的瓶颈问题。柳传志断言 “如果产权问题不解决,企业的发展成果和前景与他们无关,这就很难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很难真正发展起来。 2、计算机信息行业的高度竞争带来的新老交替问题。当联想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时,参与创业的老员工无论在知识储备、眼界和精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

2、局限,尤其到了 1993年前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急需一批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充实到第一线来推动企业的巨大发展。但如何处理好新老交替的问题,使老人愿意退下来,新人能够尽快成长,这是企业发展中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93年向中科院提出管理层和员工占有 35%的分红权的方案 94年中科院批准 该计划 同年香港联想于联交所上市 1984年中科院计算机所投资 20万元建立 93年由所办变为院管公司 分红权方面 :中科院占 20%,计算所占45%,联想集团的管理层和员工占其余35%股权的分红权, 国有资产的股权属于国资局,不属于中科院,中科院无权决定如何划分,没有国有资产让渡权,但有利润分配权, 联想为

3、香港联想的母公司,联想职工拥有的是母公司 35的分红权,以持股会的形式行使权利 联想员工持股计划( 第一步:获取分红权 确定中科院拥有65联想员工拥有 35的股权 99年集团内部员工持股计划启动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 98年联想更名为联想集团控股公司 将 35的分红权转变为股权计划启动 指导思想是:让企业的创始人、管理者、业务骨干能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 。 35%分红权的意义 红利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效益,这使全体联想人都关心企业的发展,而不只是一味地关心个人的得失利益。 为联想的新老交替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由于认识到自己的创业已经通过红利权的形式得到了认可,联想的老同志非常愿意并支持将年轻人

4、推到领导岗位上去,他们也希望联想的事业能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联想员工持股计划( 第二步: 分红权转化为股权 联想员工持有联想控股35 股权的分配方案35%20%45%8 4 年、8 5 年创业时的骨干1 5人持有核心员工(主要是8 8 年6 月1 日以前的老员工)1 6 0 人持有未来骨干员工(包括现在的员工)联想员工持股计划( 股权分配方案 1、联想的 妥善地解决了早期创业人员的历史贡献问题,又恰当地考虑了企业的发展前途,因而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比较公平、合理的股权改革方案。 2、剩下的 45并没有固化到具体人身上,而是根据作出贡献的大小分配给以后有特殊贡献的员工,这部分即是联想的 “ 未来激励股 ” ,其形成的激励机制,既有利于留住公司现有的人才,又能吸引新人才的加盟。 联想员工持股计划( 案例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