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魏诗歌的生命意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835736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汉魏诗歌的生命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汉魏诗歌的生命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汉魏诗歌的生命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汉魏诗歌的生命意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汉魏诗歌的生命意识一、汉魏时期生命意识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的动荡。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乱不断,许多下层百姓直接死于战乱,或者因生活无保障而冻饿致死。为数不少的知识分子因为不容于统治者而遭到杀害。这些自然使士人们开始思考自身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并将其思考的结果表达在各种文学作品当中。 (二)思想的变化。首先是汉代儒学的衰微,其次是道家学说的盛行。在儒家思想衰微的背景下,再加上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生命显得极为脆弱,道家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对人们思考自身生命的价值意义非凡。 二、生命意识在汉魏诗歌中的体现 汉魏时代士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出来,汉魏诗歌中

2、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感慨人生的短暂。汉魏时期是一个连年战乱的时代,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是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的感受。而汉魏诗人诗人作为一个敏感的群体,更是能感受到时间流逝所带来的人生如寄的感慨,这便是生命意识的一种体现。 汉魏诗人在表达人生如朝露的幻灭思想时,多用自然界的永恒与短暂的人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古诗十九首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在驱车上东门中“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表达出岁月的推移,就像江河一样无穷无尽,而人的一生却像朝露,被太阳一晒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二)对生存之道的思考。在面对自然的永恒和自身生命的有限的时候,必然引发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

3、历史环境的不同,个人命运的不同,所得到的答案也是多样的。对生命价值的选择,在诗人所创作的诗歌中充分体现出来,在我看来,这些诗中所体现的人生观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执着于建功立业。一些人认为,既然人不能永远存在于世,何不努力让自己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完成自我实现,也不枉在世上走一遭了,或许还能让后人永远记住自己,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让自己的精神获得永生。 古诗十九首中有不少诗歌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希冀。如回车驾言迈中“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人生是短暂的,应该及时的建功立业,让自己留下美名为后人所称道。2.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历年的征战杀伐以及宦

4、官外戚把持朝政,士人们举步维艰,进不能登仕立业,退不可苟全性命,正是“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艰危的现实处境,激发了士人对生命的危机感。这时期对“及时行乐” 主题方呈现出更执著的追求。及时行乐作为人类自身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生命的目的只为没有丝毫超越性的肉体享乐,虽然其丧失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但同样体现了其对自我的一种思考。3.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士人面对玄学时更多的不是关注政治问题,而是考虑其自身的生存问题和精神寄托问题,开始利用玄学构造自己的人生态度。阮籍和嵇康都发扬了庄子的“不与物迁”的独立精神,在当时的高压政局,他们依然能够保持文人人格的

5、独立性,这是难能可贵的。另外,他们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满足,相比及时行乐的消极人生态度而言,更是一种进步。 (三)对游子思妇的关注。汉魏时期产生了一些关于游子思妇的诗歌,对他们的关注体现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情感,这也是生命意识的一种体现。汉代的人才制度驱使大量士人不得不背井离乡长期漂泊,这就是游子思妇大量产生的社会根源。 另外,游子离开家乡后留下的是其妻子,思妇这个群体,她们的孤独更深远,她们的处境更令人怜悯。 在古诗十九首中就有很多关于游子思妇的诗歌,如冉冉孤生竹中“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会有时,夫妇会有宜”说菟丝的生长、生存都有着一定的时间,夫妇之间相会应当及时,不应那样难,体现了妻子因思念丈夫之心及其强烈。汉末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诗人们意识到了个体生命的存在,同时因生命的短暂而感慨万千。但他们在感慨的同时,也对自身的生存意义进行了积极探索。尽管有颓废的、消极的,但更多的是充满理性的思考,是对理想的执着,对传统的大胆否定和挑战,因而是积极的。 “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 ,汉魏诗歌所体现的生命意识,尤其是汉魏士人对生存之道的探索,至今对于我们来说仍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