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背影》课堂实录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1819098 上传时间:2017-1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例《背影》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例《背影》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例《背影》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例《背影》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例《背影》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例《背影》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例《背影》课堂实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例背影课堂实录北郭一中 张顶晨作者简介:张顶晨,男、45 岁、出生于 1963 年 11 月,1980 年参加教育工作、从教 28 年,现任武陟县北郭一中八年级语文教师,中教一级。教育理念:以新课标、新理念为前提,从生活中亲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强大的父爱中,感知亲情的力量,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教材分析: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它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原来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哀愁焦虑的日子,父亲用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远行的游子几番落泪。父子之情跃然纸上,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

2、异乎寻常地深沉和感人。人们歌颂父亲一般采用正面来写父亲如山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宕开一笔去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特别是浓墨重彩写了父亲的背影。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成了本文的焦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之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可谓“真情真感真文” 。2、学生分析:“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 ”在现实生活中,能读懂“无字之书” ,意识到亲情可贵的学生确实不多。尤其对在苦海里泡大的的朱自清所描绘的慈父形象更是表示怀疑。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

3、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有较大的难度。因而我觉得给这些不懂父爱的学生们上一堂他们最应该补的“父情”课,十分有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人为本,教书育人。从而制定以下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挚情。2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3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4、课前准备: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去查阅有关朱自清及相关资料。在了解朱自清及其代表作的基础上,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感悟父爱如山;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来学会以我笔写我

4、心,刻画好自己的父亲。查阅有关父爱的经典佳作,如将老舍之子舒乙的父子情 、EBombeck 的父亲的爱等作品,在阅读“相同主题,不同表现手法”的美文后,做好好词好句摘抄,为写作我的父亲作充分的准备。5、教学思路:我采取了: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合作探究,精心赏析;拓展阅读,动手习作”三个步骤入手来设计教学环节,解读文本。文章不是无情物。这样一篇人人称道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感念父亲及对自己过去不理解父爱而今懊悔不已的真挚浓厚的感情。这样的写作过程,是“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有感而发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应该启发学生尽可能挖掘、捕捉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动

5、情瞬间。6、教学手段:(1)朗读教学法。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感人,因而感知,感悟文章内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教师配乐朗读、听录音、学生齐读、散读等。(2)研讨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儿” ,出现的“四次背影” , “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 , “一声长叹”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7、教学用具:多媒体 PPT 课件背影 、配乐朗读 Flash 动画、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搜集到的有关父爱的文章。教学过程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一谈到中国的

6、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一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板书背影。这篇散文因成功的描绘了“父爱 ”这一主题而被广为传诵。那么朱自清是这怎样描写这“深沉的父爱” 的呢?师:有信心将这篇课文学好吗?生:有!(声音响亮)师:那,谁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生:朱自清(一齐回答)师:你还知道作者多少?生: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春。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明确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展示:1、 掌握生字新词。2、 抓住“背影”展示人物3、 通过朴实的语言体会深沉的父爱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完成下列问题。迅速浏览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出下列字词,并

7、给予解释狼 藉、踌躇、蹒跚、迂腐、颓唐、琐屑、差事、举箸2、文中共写了几次“背影”?(找出描写含有“背影”的)你认为哪次“ 背影” 最生动?3、提出疑难问题,并讨论解决。生:明确目标。师:同学们用 9 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以上题目的自学。生:开始自学(9 分钟后)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你发现的疑难问题互相解决一下。生:互相质疑解疑(7、8 分钟后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师:谁来写一下屏幕上的生字?生 1:黑板写。生:错!老师他写错了一个字!师:谁来纠正一下?生 2:狼 “藉”的“藉 ”写成了书“籍”师:他纠正的对吗?生(齐答):对!师:请生 1 将这个词语读两遍,记住。师:“蹒跚”是什么意思?生

8、 3:走路缓慢,左右摇摆的样子。师:很好。谁站起来,将其它的词语解释一下?生 4:表演。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于字词的掌握比较好,下面找位同学说一下几次背影?哪次最好?(众生举手)生 5:四次。师:请你把含有“背影” 的句子读一下生 6:读文中含有“ 背影 ”的句子师:概括每次的“背影” 并板书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离别的背影思念的背影师:你认为哪次“背影” 写的最生动?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第二次。师:同学们与老师一样也认为第二次买橘字 写的好?哪位同学来读一下?生:全体同学举手 生 9:读第六段师:我来读一下,你们比较一下老师与他读的有何不同?师:范读生 10:老师与刚才那位同学读的不同

9、之处是,老师重读了许多动词。比如:穿过、跳下、戴着、布、蹒跚、攀着、缩等词。而且感情深沉、富有情感。读来的感觉让人觉得比较感人。师:请学生再来读一遍生 10:读。师:好,请坐。这个同学读的不错。师:这些词为什么要重读?学生讨论后回答。生 11:用“穿过”、“跳下 ”、“爬上”表现父亲买橘子显得费事。生 12:文中的 “三布”写出了父亲家境惨淡。师:你读一下好吗?生:12 读学生齐读师:好,那么家境如此惨淡父亲还想着为儿子买橘子,体现了什么?生 13:父亲对儿子的爱师:很好,那老师还重读了“蹒跚“为什么?生 14:“ 蹒跚 ”写出了父亲走路的姿势。师:你造一个句子好吗?生 14:你瞧: “前面蹒

10、跚走来一个刚学步的孩子。”师:好!请坐。板书:蹒跚师:文中的“攀” 、“缩” 微倾写出了父亲了什么?生 15:写父亲爬月台时的艰难,努力师:板书“艰难”、“努力”师:找位同学读一读。并体会儿子当时的心情。生 16:读然后齐读。(全体学生)师:读得很好,尤其是读出了儿子悲伤的心情。(老师针对板书小结这些字词 字里行间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学生再齐读一遍买橘子是的句子进一步体会父子深情)师:文中还写了其他“背影” 请你找出这些体现父子深情的句子。(讨论、阅读 6 分钟后,让学生回答)生:(争先恐后)回答。师:你认为文中还有那些特色?生 17:“ 语言朴实 ”特别是父亲说的那几句话?(学生品

11、读)师;(随机小结)这五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谁说父爱不伟大,谁说父爱不细腻,这就是伟大的父爱!师:文中你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讨论解决。生 17:本文为何用 “背影 ”为题?(讨论解决)师:这篇文章通过运用抓住“背影” 这个聚焦点的写法,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父爱”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一篇记述父母、祖辈、老师、同学爱自己的文章,题目自拟。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附、板书点题买橘子 背影 深 沉 父爱思念 (蹒跚、艰难、努力)论文:背影教后反思在教学中,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能够让学生自主、交流、拓展。充分体

12、现学生 的自主性。新教材的知识点包含在课堂活动中,在学生活动中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很好的处理好三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使用新理念,重在教会学生做人。对学生的回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一种全方位的认识。本节课我能够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较好的体会文章的主题。完成了教学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就设下疑问:给学生设置了悬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示目标,便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课堂学习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习题在设计上强化了基础知识字词的学习,注重训练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如本课中习题1、2、3 、的设计就着重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自主

13、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巡回走动,而是参与学生的自学活动,掌握学生自学情况的一手材料,一来有利于教师操作后面的课堂教学;二来可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教他们查字典解决字词,将疑难问题做好批注等。注意了基础知识的反馈和矫正,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不流于形式。学生读,表演训练了学生的胆量,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强烈的表现欲。引导学生饱含真情的朗读句子,有利于学生积累好的语言,有利于学生体验文章的情感,更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学生在读中将文章的主题理解地更透彻,体会地更深刻,在有所感悟和思考的同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上的启迪不同水平的学生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教师针对学生在阅读中暴露出的问题或者不足,适当给以启发和引导,并作示范读,读出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教给他们读文章要把握感情,通过读体会伟大的、深沉的父爱。并让学生读之后概括 “通过写的事情,表现了的主题。”学生阅读及概括效果明显较好。注意了基础知识的反馈和矫正,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不流于形式。教师有意要设计这个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父亲的五句话体会父子深情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