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80186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三章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三章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三章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三章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在求职择业之前,毕业生要做好的心理准备有:,(1)自己对自己要充满信心 (2)了解用人单位的核心需要(3)确立合适的就业期望值(4)主动出击,敢于竞争。(5)愿意尝试,善用资源。(6)准备迎接拒绝,坦然面对曲折。,3.1直面现实,树立求职的信心,面临毕业,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是否充满信心? 有的同学想去大企业、大公司大干一番。有的同学想创业。困惑:我能找到工作吗? 会有单位接受我吗? 我的专业不好,不知如何面对应聘人员。,请问:什么是好的产品?,3.1.1正确认识自我,思考问题,给出答案:你能够做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向往的工作是什么?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你最大

2、的缺点是什么?,3.1.2 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这种差距归纳为一下两个方面: (1)物质方面:根据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都渴望高新的职位。 (2)理想追求:用人单位注重“能为我所用”、“能出效益的”、“与单位目标相同”的人才。,马克思在中学论文中写道: 人在选择职业的时,我们应当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鲁迅先生 弃医从文,“从文”便成为他的职业理想。顾炎武明末清初爱国主义学者顾炎武的“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名言正是要求每一个人,应该把时代理想与个人职业理想统一起来。,意大利比萨斜塔,3.1.3明确自己的求职定

3、位和需求,确定选择职业的方向和标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来考虑2.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判断3.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3.2 走出求职心理误区,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 某大学2000年的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

4、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 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 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职业意识认识不当。,案例 吊在半空只有啃老,张文是个本科生,严格说起来,是个与研究生一步之遥的本科生,考研的时候,专业成绩不错,外语只差分,本来可以列为类,可是在二选一的时候,一个排在他后面的人,因为门子硬,将他挤掉,让他领悟到什么是权力。 于是,张文下决心考公务员,但是,谈何容易?连考三年,第一年、第二年,明明感到成绩不错,就是没有上线,第三年倒是获得了面试,但是,不过是多当一回分母而已,最终,公务员的梦还是

5、没有实现。,案例 吊在半空只有啃老,可他还是不甘心,不肯脚踏实地去找工作,他认为打工就是地狱,公务员才是天堂,既然与天堂也只差一步,那就不能心甘情愿进入地狱,就这样,将自己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天堂不知何年有望,啃老倒是已成现实。,追求高薪四处碰壁,在选择企业时,“大、名、公、外”即“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仍是毕业生的首选目标。据职业顾问调查显示,目前毕业生中:1、多数人更愿意到政府机关工作,占;2、选择到私企、外企工作,占;3、选择到大型国企工作,占;4、选择自己开公司的占。 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跟风盲从、扎堆外企、实力不够、硬冲死拼,结果大都碰得头破血流、丢盔卸甲。,把事

6、情理想化,求高薪资是年轻人择业的盲点。自己的目标 是第一位,不要盲目跟风。 年轻人还是要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前提,不要盲目追求利益,理想也需要有能力来实现。很多考生都是将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练兵的机会而已。,1.求高心理2.追求享受心理3.求“大”心理4.从众心理5.依赖心理,3.2.1常见的求职心理误区,3.2.2调整求职心态,1.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心理健康1)应该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努力缩小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距。3)在竞争中要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2.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准备策略1)要正确对待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和暂时失利2)要适时地调整自己求职的期望值3)不要

7、盲目与人攀比4)善于化解求职的心理压力,化解就业焦虑。5)积极参与学校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的活动,案例 要想做大牌 首先做小卒,李新是一个本科生,大学里学的是令人羡慕的国际贸易,曾梦想做个走遍世界的大牌商人,毕业后认为到北京更有发展,更能“与世界接轨”,于是,放弃了父母为其找好的工作,与同学结伴来到北京。北京的工作机会果然多极了,但找工作的人也是多不胜数。刚开始,李新和同学比赛要找到一个更接近理想的单位,一个多月过去了,简历投出多份,有回音的只有两份,面试后又无音信。面对着强手如林的职场,眼花缭乱的招工单位,李新可真着急了。难道找工作真这么难吗?当初那么令大家羡慕、父母骄傲的专业就这样被冷落

8、了吗?回到家乡,如何面对江东父老?不回家在北京接着漂到什么时候?,案例结论:,其实问题就出在理想太远大,现实太残酷,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想做大牌,首先做小卒。大牌是理想和梦想,离我们有如太空般的遥远,小卒才是目前的合理选择,这是让你先生存下来的现实。认识到自己刚刚毕业,没有商场实战的能力和经验,所以不要太过理想化。否则,就是水中捞月、雾里看花。,盲目自信、胃口高 导致的巨大落差,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挑来挑去挑花眼,心里容易产生得意、焦虑、傲慢、浮躁等情绪,在面试中

9、流露出一副咄咄逼人、非我莫属的模样。殊不知,对于急功近利、洋洋得意的人,考官往往很反感。,盲目自信、胃口高 导致的巨大落差,结果往往自己的优势是用人单位所不需要的,而用人单位需要的工作经验等要求又不具备,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优势估计过高,对自己的劣势估计不足而在择业中受挫。从而大有生不逢时的感觉,心态一落千丈,自己认为名校名系,从小到大都是天之骄子,低就了还不如去死。,案 例 结 论 企业通常都需要有经验的人、有潜力的人、忠诚的人和敬业的人。对求职者而言,清楚了公司的用人要求,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求职方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案 例 结 论,未来新的

10、就业模式是一个由三个阶段构成的循环,被总结为“赚钱、充电、憧憬”,这个循环将贯穿我们整个职业生涯。如果你找到一份工作,这个循环将从你与新公司的协调开始。首先,你将才智和精力投入到新公司中;接着你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工作能力,直到这个职位不再能满足你;然后你使用更高级的职业技能,以便得到更好的工作,使事业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循环模式让人充满自信,让每个人的事业和人生,可以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进行。,例如: 你要是应聘文员,就要突出自己的写作能力强、细心、耐心等。 如果你要应聘的是翻译,要突出自己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等。 日本某公司招聘普通员工很重视工作能力,但对管理人员和高层人员还要求工作经验、创造能

11、力、忠诚于敬业等。,3.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准备,1)早就业早获经验,胜于空等。2)脚踏实地,降低过高的期望值3)了解自己,规划未来4)从容应对,摒弃焦虑5)主动出击,客服“求职恐惧症”,用平常心去面对。,企业究竟想用什么样的人? 毕业生该如何择业?,1)企业看重的不是你的求职技巧 例如:某公司有个职位空缺,一位求职者依照所了解的求职技巧如法炮制,故意表现得很外向,却适得其反。 因为这个职位隶属于财务部,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做事踏实,而此人的表现只能证明自己不合适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就算一些毕业生凭借面试时的着意表现进入了企业,但如果工作态度有问题或者能力不够也还是会面临淘汰出局的危机。,2)小马过

12、河要知己知彼,小马过河的故事对求职者来说仍有启示: 小马过河不能老听老牛的,也不能听小松鼠的,只有自己试一试水深水浅再做定夺。,3)如何度过“水土不服”的适应期,例如:新工作的大学生与老同学聚会,谈的最多的话题莫过于“对工作单位的抱怨”,现有的工作如何不适合自己。 比喻: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学会骑车,给他什么样的车他都会摔跤,原因在于他还没有掌握骑车的技巧。,4)职业时髦不可追 那个行业热门,就往那个行业钻。容易放弃自己身的专业,其实改行就等于砍掉了自身优势。,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

13、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了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 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

14、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子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

15、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下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 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时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不是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3.2.3如何面对求职失败,1.求职失败后,采取的措施:1)坦然面对暂时失利2)锲而不舍,知难而上3)当机立断,转移目标2.消除求职失败后的心理阴影3.调整求职应聘策略,重新选择用人单位应聘4.控制求职中的不良情绪,案 例 分 析 有一个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博士,他毕业时决定在美国找份工作。他找过的多家公司虽对他很客气,但就是不聘用。为什么呢?他想原因可能是他学历太高,别人不敢录用他吧。他后来再找时,不说学历,以最低的身份跟人家谈。 没想到他很快被一家公司聘任为程序输入员。这工作对这位博士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可博士仍不卑不亢,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在输入时能挑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员可比。老板问他时,他很谦虚地说他拿到了学士文凭。于是老板给他换了工作,加了筹码。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又发现,他所提出的建议中许多具有建设性意义,远在一些大学生之上。老板问他时,他说他已拿到了硕士文凭。老板又为他调了岗位。 再过一段时间,老板又发现,他远比一些硕士生高明。这时,他才说出自己拿到了博士文凭。于是老板重用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