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737943 上传时间:2017-1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汲取、孜孜不倦、根深蒂固 、不言而喻、轻而易举、锲而不舍”等词并理解这些词的意思。2、整体感知课文,准确找出本文的论点,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3、反复研讨,明确中心论点的提出方法,说出本文的论证方式,辨析论证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学习重点:1、默读课文,准确找出本文的论点。2、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3、培养学生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富有创新的精神,激活思维,激发想像力。课前设想:本文语言较浅显,所以学习本文时,宜采用先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速读,了解文章梗概,再细读,分析理解本文论述的中

2、心,然后针对预习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交流,学生通过默读、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答疑解惑,说出作者观点及论述思路,学会创造性思维。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对称( ) 模式( )锲而不舍( ) 汲取( ) 渊博( ) 根深蒂固(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创意 根深蒂固 素材 孜孜不倦 汲取 模式不言而喻 持之以恒 3、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与议论文的相关问题。 议论文三要素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4、默读课文 23 遍,了解文章思路,探寻文章中心及中心论点,并试回答下列问题: 课文开头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 区分一

3、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文章主要围绕进行论述的。 你在阅读本文时,都有哪些疑惑或想法,请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二、合作预习1、教师创设情景导入:苏轼的题西林壁 大家一定不陌生,谁来谈谈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大千世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个事物,角度不同,答案无穷。美国实业家罗迦费恩格由四个几何图形引发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请大家阅读,看看能否从中获得一些启示。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文章开头提出几何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这样做有什么

4、好处?三、合作研习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 “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再从正面说。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5、。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6、阅读 3段,回答问题。第段中的“这种情况” 、 “当事人” “它”分别指什么?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

6、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它:新的创意。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四、展示交流1、文章是如何提出论点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3、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

7、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4、请把“创造力不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作为一个观点,再举例证明这个观点。5、拥有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吗?6、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7、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已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势,学过本文后,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它的理解。五、检测提升练习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根深( )固 孜孜不( )持之以( ) ( )而不舍不言而( ) 轻而( )举一( )无成 自言自( )2、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因此

8、,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丢弃 放弃抛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_(获取获得 汲取 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探索 探求 探究探讨)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_(缺少 缺乏缺欠)创造力的区别呢?3、阅读我们的想像力哪去了?完成问题 我们的想像力哪去了 一天,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里播出鞠萍姐姐和几个小朋友唱的一首新儿歌。鞠萍姐姐唱道:“大雁为什么飞成一条线?”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因为他们怕回家迷路!”我惊讶极了:孩子们的想像力是多么的丰富奇妙呀!然而鞠萍姐姐

9、唱道:“回答得不好!回答得不妙!”我突然感到:一棵想像力的春芽被理性的成人无情地扼杀了!鞠萍姐姐和孩子们仍在一问一答地唱着: “小猫咪为什么总爱舔爪子?” “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它没有抓到老鼠害羞了!” 气球为什么飞上天?” “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它要捉小鸟!” “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能把书看?” “我知道!我知道!因为会把书一起吃掉了!” 我一面惊讶孩子们的奇特想像力,一面感慨着鞠萍姐姐每次都用同样温柔的话语否定着孩子们的回答:“回答得不好!回答得不妙!” 可怕的大人! 第二天,我又从同事那里听到这样一个故事: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儿,让被试者回

10、答这是什么。问到机关干部,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用求救的眼光看着在场的上级。局长沉默良久,气呼呼地说:“没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回答你们的的问题呢?”问到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们则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问到初中生,一个尖子生举手回答“是零” ,一个调皮的学生大喊“英文字母 O”却遭到班主任的白眼。最后问及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异常活跃地举起小手回答“是月亮” “是乒乓球” “是烧饼” “是李谷一唱歌的嘴巴” “是老师发脾气时的眼睛”事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给这个节目起了个名字“人的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到底人的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我们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受教育越多,人的想像

11、力就越贫乏越苍白,甚至于非要研究一下才能回答。难道是现行教育扼杀了他们的想像力? 据说,西方国家的学校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想方设法发掘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我们国家的教育则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进行理性的冷静思考,以致学生常在“正确答案”面前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老师痛斥为“回答得不好!回答得不妙!”学习变得呆板、枯燥,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甚至一点儿灵活的理解都没有,只有死记硬背“标准答案” ,以求万无一失。久而久之,一个个学生经过严格规范的学校教育后,变得呆头呆脑、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完全成了一台学习的机器,哪里还有什么想像力、创造力可言? 我不知道在现

12、场回答鞠萍姐问话的那几个孩子会有什么想法。会不会在今后回答大人们的问题时也学得乖了,再也不轻易地回答:“我知道!我知道!”而是一脸严肃地想想“标准答案” ,以免说出“不好” “不妙”的答案来,而误入大人们从容设下的“圈套”?反正,当我抱着我那两岁的儿子哄他睡觉时,儿子用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我问:“妈妈睡觉了?娃娃睡觉了?电视睡觉了?被子睡觉了?”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我小心翼翼地抱着儿子,肯定着他的每一句问话,就像捧着一点稚嫩脆弱的想像力的火种,生怕一不留神它便被风熄灭了。谁知以后上了幼儿园,上了学,儿子会不会也像其他孩子一样,被鞠萍们用一次次无情的教育将他内心的想像力扼杀了呢? 第六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发出了“可怕的大人”的感叹?第七自然段写一次智力测验,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你认为“圆圈儿”还可以是什么? 西方学校教育孩子的模式与中国学校有何不同? 结合第八自然段,谈谈孩子为什么会丧失创造力。最后一段末句加点的“鞠萍们”指的是哪些人?六、课堂小结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你自己的眼睛,因为你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着于你的感悟,因为你用善于感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一定能获得丰富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