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的演讲稿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21680081 上传时间:2017-11-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能源的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智慧能源的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智慧能源的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智慧能源的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智慧能源的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能源的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能源的演讲稿(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能源的演讲稿篇一:智慧能源的演讲稿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联合国关注气候变化行动、国际能源署、美国爱迪生电气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协办,来自五大洲 26 个国家和地区的 6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国外代表 200 多名,涉及能源、科技、环保、金融等领域,是世界范围内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首次盛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中国政府对这次大会高度重视,王勇国务委员莅临会议指导并作重要讲话。在此,我谨代表大会主办方和协办方,向出席会议的王勇

2、国务委员、各位领导、嘉宾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结合大会主题和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实践,谈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能源和空气、水、粮食是人类生存必需的基本资源。火的发现和利用开启了人类文明,拉开了能源发展史的序幕。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油气时代、电气时代,每一次能源时代的变迁,都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18 世纪中期,煤炭成为主导能源,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近代工业建立和发展;19 世纪中期,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成为主导能源,内燃机得到广泛应用,催生了现代工业;19 世纪后期,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了现代工业转型升级

3、和大发展。到目前,地球已经诞生了 46 亿年,大规模开发使用化石能源不足 300 年,但已经面临三大严峻挑战,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一是资源紧张。按目前的开发强度,全球已探明煤炭储量只能开采 110 多年,石油和天然气只能开采 50 多年。二是环境污染。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在生产、运输、存储、使用的各环节,对大气、水质、土壤、地貌等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许多地方已超过环境容量,大自然丧失修复能力。三是气候变化。化石能源的碳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因。自 1850 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升已经超过 1。如不控制,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超过 4,导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物种灭绝、

4、粮食减产,严重威胁人类生存。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从 2000 年的 143 亿吨标准煤增长至 2015 年的 203 亿吨标准煤。预计到 2030 年、2050 年将分别达到 260 亿吨和 300 亿吨标准煤。巴黎气候大会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温升控制在 2以内,并为控制在 1.5以内而努力。不转变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这一目标将无法实现。应对三大挑战,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求,根本出路是建立安全、清洁、永续供应的能源保障体系,就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是大自然的恩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天用了明天还来,仅开发其中万分

5、之五就可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清洁能源可以转化为电能利用,电可以替代各种化石能源。要实现清洁能源占主导,必须在能源供应侧实施清洁替代(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电能替代煤、油、气),有限且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将来主要作为工业原材料使用。因此,构建以电为中心、电网为平台的全球能源保障体系,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是世界能源发展的方向,电网必将成为集能源开发、输送、配置、使用于一体的能源网。能源网、交通网、通信(信息)网是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基础网络设施。目前,全球交通网、通信(信息)网已经互联,能源网也必然朝着全球互联的方向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

6、满足各类集中式、分布式清洁能源接入和用户智能化、互动化用电需求。特高压电网具有大规模、远距离输电能力,能够实现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清洁能源只有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才能实现大规模开发、配置和使用。因此,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是永续供应、绿色低碳、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的能源系统。智能电网是基础,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清洁能源是根本。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一是实现清洁发展。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从现在起全球清洁能源只需保持 12.4%的年均增速,到 2050 年比重可提高到 80%以上,实现能源永续清洁供

7、应。二是应对气候变化。到 205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 115 亿吨左右,仅为上世纪 90 年代初排放水平的一半,可以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 2以内。三是拉动经济增长。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规模超过 50 万亿美元,将有力带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催生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带来新繁荣。四是促进和平发展。能够增进南南合作、南北合作,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解决缺电、消除贫困,减少国际争端,缩小地区差异,让世界成为一个能源充足、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和谐的“地球村”。二、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电

8、力需求新世纪以来,全球人口从 2000 年的 61 亿增长至 2015 年的 73亿;GDP 从 32 万亿美元增长至 80 万亿美元;用电量从 14 万亿千瓦时增长至 23 万亿千瓦时。预计 2030 年、2050 年全球用电量将分别达到 39 万亿千瓦时、73 万亿千瓦时左右。为满足全球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亟需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力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实现清洁能源全球开发、全球配置、永续供应。(一)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在各大洲广泛分布。全球陆地风能资源超过 1 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 100 万亿千瓦,还有丰富的海洋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地热资源,都可以转化为电能加

9、以利用。“一极一道”(北极、赤道)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各大洲主要流域的水电是未来能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北极地区风能资源总量居全球首位,技术可开发量超过 300 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球的 20%;赤道附近是全球太阳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陆地技术可开发量超过 1000 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球的 30%。全球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 16 万亿千瓦时,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全球分布式风电、太阳能发电资源可开发量超过 10 万亿千瓦时。集约规模开发各大洲清洁能源,灵活经济开发各类分布式能源,实现多能互补、灵活互济、协调利用,完全能够满足未来全球能源需求。2000 年以来,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迅猛,风电装机年

10、均增长 25%,太阳能发电装机年均增长42%。2015 年,全球风电装机达到 4.4 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 2.4 亿千瓦,其中,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分别达到 1.3 亿千瓦、4200 万千瓦,成为全球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技术进步,清洁能源竞争力有望在 2025 年前超过化石能源。(二)加快跨洲跨国电网互联特高压电网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主网架,世界各大清洁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都在特高压输送范围内。北极风电可以通过特高压向亚洲、欧洲、美洲送电,构建亚洲欧洲美洲互联电网;北非、中东太阳能可以通过特高压向北送电欧洲、向东送电亚洲,构建欧洲非洲亚洲互联电网。其他各洲之间、国与国之间都

11、可以通过特高压等多种方式实现互联。跨洲跨国电网互联具有显著的时区差、季节差、电价差效益,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实现能源生产全球化、配置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随着跨洲跨国电力贸易快速增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在保障能源供应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建成投运“三交四直”7 项特高压工程,在建“四交六直”10 项特高压工程。特高压输电技术先进成熟,为跨洲跨国电网互联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三)建设先进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集电能传输、资源配置、市场交易、信息交互、智能服务于一体的“物联网”。智能电网广泛采用智能控制、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能够自动预判、识

12、别各类故障和风险;能够适应各类集中式、分布式清洁能源大规模接入和大范围配置要求;能够满足各类用户多样化、智能化用电需求,构建功能强大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发展。当前,世界多数国家都在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制定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开展了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的智能电网建设,建成 2554 座智能变电站,3.5 万座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安装智能电表 3.1 亿只,累计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 3.2 亿户,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1500 余座、充电桩 3 万个。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创新突破,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创造了条

13、件。(四)推进能源消费电气化电气化是能源消费革命的基本方向。2000 年到 2015 年,全球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从 15.4%提高到 19.0%左右,中国从10.9%提高到 22%左右。电能终端利用效率可达 90%以上,远高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直接燃烧使用。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能够提高社会综合能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出。大力推进工业、交通、商业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能够大幅减少化石能源直接燃烧。将来陆地交通、海运水运,甚至航空和军事等领域,都将逐步实现以用电为主。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力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进程,预计到 2050 年,电能占

14、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超过 50%。三、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各阶段可结合实际协调推进。从现在到 2020 年,重点加快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建设;到 2030 年,重点推动洲内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到 2050 年,重点开发“一极一道”能源基地和推动电网跨洲互联,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深刻改变世界能源发展格局,突破能源发展的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和时空约束,根本解决煤油气开采与储运、火电厂减排、核废料处理、碳封存等问题,让人人享有充足廉价的清洁能源和智慧服务,享受更舒适的生活、更繁

15、荣的经济、更宜居的环境、更和谐的社会,为全人类带来巨大福祉。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在此,提五点倡议:一是为了人类共同利益行动起来。实现共同的利益需要共同的行动。要把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世界各国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行动,纳入联合国绿色发展、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有关重要议程与合作框架,凝聚人类智慧,汇聚各国力量,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为实现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目标而奋斗。二是致力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为更好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起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已正式成立,这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

16、平台。我们愿意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相关国际组织、机构、协会、企业等一道,加强交流、密切合作,开展理念传播、战略规划、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沟通宣传、项目推进等工作,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发展。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二:智慧能源的演讲稿一、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能源和空气、水、粮食是人类生存必需的基本资源。火的发现和利用开启了人类文明,拉开了能源发展史的序幕。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油气时代、电气时代,每一次能源时代的变迁,都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18 世纪中期,煤炭成为主导能源,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近代工业建立和发展;19 世纪中期,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成为主导能源,内燃机得到广泛应用,催生了现代工业;19 世纪后期,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了现代工业转型升级和大发展。到目前,地球已经诞生了 46 亿年,大规模开发使用化石能源不足 300 年,但已经面临三大严峻挑战,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一是资源紧张。按目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