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2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1656 上传时间:2016-11-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2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11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2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11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2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11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2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11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2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2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2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冯 怡浙江省精神科护理专委会 主委浙江省护理心理专委会 主委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主任护师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理解:1、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类2、躁狂相和抑郁相及双相型的各主要症状和临床表现。应用:1、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各类情感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2、运用护理程序对情感性精神障碍患 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情感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情感性精神障碍分为两大类 既有躁狂又有抑郁发作者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曾称躁郁症)。 仅有躁狂或仅有抑郁发

2、作者称为单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或抑郁症)。临床特征(一)躁狂发作基本临床表现是“三高”症状:情绪高涨 、 思维奔逸 、 活动增多 。(二)抑郁发作基本临床表现是“三低”症状:情绪低落 、 思维迟缓 、 意志活动减退 。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1、心境高涨或易激惹为必备症状( 1)患者主观体验愉快,自我感觉良( 2)患者的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相协调,极富感染力,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 3)部分患者以易激惹的心境为主。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2、思维奔逸:( 1)思维联想过程丰富而迅速,新的概念接踵而至 (可出现音联或意联),涉及的内容多而广;( 2)话题 “ 随境转移 ”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3、活动增多:( 1)

3、精力旺盛,不知疲倦。( 2)被动注意增强:做事虎头蛇尾,爱管闲事,挑剔他人,好打抱不平。( 3)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4、精神病性症状: 幻觉与妄想,妄想的内容常常与自我评价过高密切相关。5、躯体症状: 患者因自我感觉良好,很少躯体症状和主诉。但因活动过多,可消瘦、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 是抑郁 发作 的 必备 症状。整天忧心忡忡,闷闷不乐,无精打采,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1)对过去感到自责自罪:常常为小事而过分自责( 2)对现在感到无用和无助:对任何事只看到消极一面,自感一切不如别人。( 3)对将来感到无望:感到前途渺茫,毫无希望,生命到了尽头,活着毫无意义。自杀率

4、是正常人的 20倍。核心表现是 “ 丧失感 ” , 即表现为快乐、希望、自尊、兴趣、生活的价值与动力、欲望(包括本能的食欲、性欲与心理社会性的欲望)等的下降或丧失。思维联想缓慢,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自觉 “ 脑子不转了 ” , “ 像生了锈的机器 ” 。临床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回答问题拖延很久,难以出口,感到脑子不能用,不能胜任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3、意志活动减退( 1)兴趣减少或缺失 :“不再热心”、“看破红尘”( 2)精力缺乏: 感到全身乏力,不参加活动,个人生活懒于梳理( 3)抑郁性木僵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4、精神病性症状: 患者在悲观失望、罪过感、无

5、价值感的基础上形成妄想,如罪恶妄想、疾病妄想、被害妄想等;可有感知觉障碍。5、睡眠障碍:( 1)入睡困难、睡眠浅和早醒( 2)昼重夕轻:早晨 7表及躯体症状:特殊的面部表情:嘴角下挂、两眉紧皱、弯腰垂首、动作少,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性欲减退、阳痿或闭经。双相障碍双相障碍指反复(至少 2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的发作,有时表现为情感高涨、活动增多等躁狂症状,有时表现为情感低落 活动减少等抑郁症状,发作间期基本缓解。双相障碍混合发作指躁狂和抑郁症状同时存在,临床表现都很突出,如情感高涨而运动减少,情感低落而思维奔逸,持续病期不短于 2周。治疗与预后(一) 药物治疗:抗抑郁剂、抗躁狂药(二)

6、 电抽搐治疗( 三) 心理治疗(四) 预防复发护理评估 ( 1)生理评估: 营养状况、有无食欲旺盛、性欲亢进;睡眠情况、有无入睡困难、早醒。 ( 2)心理评估 : 包括病前个性特征、病前生活事件、患者应付挫折与压力的心理行为方式及效果、对住院治疗的态度、社会支持系统等。 ( 3)精神状况: 可借助于心理评定量表作为辅助检查工具。如 狂状态的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2)睡眠类型紊乱( 3)便秘( 4)感知改变( 5)思维过程障碍( 6)有外伤的危险( 7)对他人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8)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抑郁状态的护理诊断( 1)睡眠类型紊乱(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

7、)便秘( 4)情境性自我贬低( 5)焦虑( 6)思维过程障碍( 7)个人应对无效( 8)有自伤(自杀)的危险( 9)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10)自我防护能力改变情感障碍的护理目标 躁狂状态: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 患者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不伤害他人3 症状得到控制4 生活起居规律,饮水充足,睡眠正常5 患者过多的活动量减少6 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改善 抑郁状态:1 患者住院期间不伤害自己,恢复生活自理。2 患者能用言语表达对于自我、过去和未来的正向观点。3 患者能表达自我满足和寻求精神支持。4 患者能愿意并适当的与人交往。5 患者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体重为下降。6 患者生活自理7 每晚睡眠时间满

8、足需要躁狂状态的护理( 1)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要求陈设简单、空间宽大、安静(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让患者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 3)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及充足的饮水,以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安排好患者的活动,使他们得到适当的休息和睡眠,鼓励患者自行完成一些个人卫生、衣着的活动等( 4)引导患者朝建设性方向消耗过剩的精力。 安排既要体能又不需要竞争的活动项目,予以及时鼓励和肯定,增强患者的自尊,避免破坏性事件的发生( 5)预防患者的暴力行为。 及时了解患者以往暴力行为的原因及新的诱发因素,并设法消除或减少这些因素;善于早期发现暴力行为的先兆,及时采取措施,稳定患者情绪,避免暴力

9、行为发生;对于不合理、无法满足的要求也应尽量避免采用简单、直接的方法拒绝,以免激惹患者,当确定患者有明显的暴力行为先兆时,应立刻按照暴力行为的防范措施处理( 6)保证药物治疗的顺利实施。 密切注意患者的合作性、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特别对锂盐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血锂浓度的检测;对恢复期患者应明确告知维持用药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意义。抑郁状态的护理1. 加强饮食调理,保证营养供给2. 改善睡眠3. 改善抑郁情绪 。) 护理抑郁患者时,护理人员首先要有稳定、温和、接受的态度。要有耐心和信心(2)要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 ,鼓励患者抒发自己的感受 。允许患者有足够反应和思考的时间,并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述说,交流中应努力选择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较为关心的话题,可通过眼神、手势、目光注视、静静地陪伴等非语言沟通使病人感到关心和支持。(3) 要设法打断患者的一些负性思考,以使其从负性情感中摆脱出来。(4)要训练患者学习新的心理应付(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卫生宜教工作。护 理 评 分、排泄、休息和睡眠等方面的适当生理功能。在 30分中内入睡,睡眠能满足需要。5. 患者情感症状是否逐步得到控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者能否恰当地与人交往、沟通能力是否得到良好的改善,对新的技巧接受能力如何。握一定的照顾患者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两性/情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