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1《学习掌握汉字科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640034 上传时间:2017-1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材料1《学习掌握汉字科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阅读材料1《学习掌握汉字科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阅读材料1《学习掌握汉字科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材料1《学习掌握汉字科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材料1《学习掌握汉字科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掌握汉字科学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作者:金文伟 【按:该文后发表在福建教师2009 年第二期,发表文稍有修改。】“福建小学新课程”网站开通了。网站开通伊始就开设了“谈识字”的专栏,见出“小语频道”对识字教育的高度重视。识字教学是教好学好语文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和写作水平的高低,与掌握汉字的数量、理解字义的深浅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多年来,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大重点,但至今效果不佳。究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是任课教师们缺乏汉字科学的系统知识。大家都知道教育科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须先自己熟练掌握所教内容的科学知识,

2、做到“术业有专攻”,否则,“传”、“授”、“解”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样,识字教学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学过和掌握汉字科学的知识,不能按照汉字科学来教学汉字,怎么可能教好汉字、提高效率呢?因此,科学的识字教学,首先是让任课教师们学习和掌握汉字科学的系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讲解汉字,才能创造出相应的识字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研究汉字最深入最全面最科学的是“汉字学”。她萌芽于西周,当时主要是用“六书”教儿童识字的学科,所以汉代时被称为“小学”。到了 20 世纪,“小学”已经发展成为研究汉字所有知识的专门学科,于是,人们改称其为“汉语文字学”,简称“汉字学”。该学科主要研究汉字的起

3、源、发展、性质、特点、文字形音义关系、汉字教学等问题,并解析了现有同类字典中收录的所有汉字。教师要想极大地提高识字效率,显然,应该学习和运用汉字学的相关知识。 比如,汉字学指出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具有“因义构形”和“以形表意”的特点。可是,多年来的汉字教学却常常忽略这些基本原理,教学中只注意了字“形”,而忽视了字 “义”在构“形”中的重要作用。我看到有教师教学“喜”字,将其分解成 “十、豆、口”三部分,解析为“十豆落入口”。这就错了。试问,“十豆落入口 ”与“喜”义有什么关系呢?汉字学解析说:“喜”是“壴”(音 zh)和 “口”组成的会意字。其中“壴”是象形字,小篆

4、写作“ ”,像架设的一面鼓,中间的 “口”形是鼓面,上面是装饰,下面是鼓架。“喜”字由“壴、口 ”合体,就是以鼓乐和笑口表示“喜”庆之义。再如,教学“臭”字,许多教师将其解析为 “自大一点就是臭”。表面上看,这样解字似乎说得通,好像符合字理,但联系生活实际,就觉得不合逻辑了。试问:人“自大一点”就为 “臭”,如果“自大”得再多一些,那成了什么呢?其实,汉字学也早就解说过这个字了:“臭”的上部是“自”,下部是“犬”。“自”的古文字形是人的鼻子形,本义就是鼻子。中国人称自己时有用手指指自己鼻子的习惯,所以“自”就逐渐引申为第一人称“自己”。由于“自”的鼻子义被“自己”义所专用了,人们就在 “自”下

5、加声符“畀”(b)另造“鼻”字。既然“自”的本义是鼻子,再看“臭”是上“自”下“犬”的合体字,就可以会意出,这是以犬的鼻子嗅觉灵敏表示嗅闻之意,古文读作“嗅”,现代汉字写作“嗅”。由上可见,教师只有掌握了汉字科学知识,才能正确讲解汉字的形音义关系。有些教师认为,某些字的教法虽然不符合汉字科学,但容易让学生识记,就应该提倡。这个看法不对。因为这样教学不是讲错了一个字、一个偏旁的问题,而是破坏了汉字的一些构字系统,影响到更多字的合理解析和科学识记。纷繁复杂的汉字是一个大系统,其内部又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各种分系统,一个字、一个偏旁往往与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字的组合有关。教师讲错了一个字、一个偏旁,就很

6、可能破坏了与之相关联的整个系统,影响到学生对一批字的正确理解和识记,影响到整个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上述的偏旁“壴”就有一个小系统,作意符,它和“支”(手持棍)构成会意字“鼓”(敲鼓),与“彡”(音 shn,象征鼓声)构成会意字“彭”(鼓声,此义后来写作“嘭”),与“加”构成形声字“嘉”(美好);它还作声符,组成了“厨(廚)、树(樹)”等字。“自”也有自己的小系統,它不仅与“畀”构成形声字“鼻”,还与“心”构成会意字“息”(古人的生理学知识有限,以为人的喘息是鼻子和心脏的共同活动,所以用“自”与“心”构成“息”字,表示喘气、呼吸之意)。由这二例可以看成,讲正确了一个字、一个偏旁,就容易讲清楚

7、一批字,而讲错了,也许当时能立马见出效果,但不利于成批字的教学和识记,所以整体效率还是低下。在汉字的众多系统中,部首系统最引人注目。部首系统是由东汉时的“字圣”许慎所创建,他的说文解字根据部首的表意作用将 9 千多个小篆字形分为 540 部,为后人学习汉字创造了以简驭繁的一个科学方法。1988 年 1 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 2500 个、次常用字 1000 个,九年义务教育规定教学字),所设部首 192个,是“据形归类”。虽说现代汉字部首的主要功能是检字,但其仍具有很强的表意性和构字能力。比如,老师们都知道“艹”部首系统的字多与草本植物义有关

8、,“氵”部首系统的字多与水、液体等义有关,“手(扌)”部首系统的字与手、手臂或其动作等义有关。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正确地讲解了这些部首的形音义,小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识记该部首系统中的一批字。小学语文课标规定六年教识汉字 3000 个,其中涉及部首 180 余。可以预料,教师们如果完全掌握了这些部首的知识,教学定会以简驭繁,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但是据我调查,对这 180 余个部首,绝大多数的教师仅初步掌握了约 50个,对其他 130 个部首,比如“彳、左阝、右阝、卩、囗、止、页、厂、广、冖、彡、攵、殳、罒、廾、冫、廴、釆、自、寸、旡、方、业、勹、匚、凵、冂、彐、厶、干、大、乙、儿、尢、尸、

9、歹、欠、耒、辛、麻、黑”,则不清楚其义和构字作用。如此多的部首知识没有掌握,就使得教师们对这些部首系统的字只能一个一个地教,学生只能一个一个地死记,如此,识字教学的效率难以提高也就是必然的了。由此可见,教师学习和掌握所教部首、偏旁的科学知识对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和掌握汉字学知识,也有助于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比如,“侃”字是由“亻、口、川”三个偏旁组成的会意字,形容人的说话口若悬河。教师有此文字知识,当课文有描写某人“侃侃而谈”时,就能引导学生想象文中人物说话时滔滔不绝的形象。显然,这样教学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再如,小学语文

10、教材所选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中有“儿童急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二句,其中的“走”,在现代汉语里指“步行”,但在古诗中却是“跑,奔跑”之意。古今字义差别较大,小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只得死记。但是,如果教师掌握了“走”的古文字形并用来解析“走”的跑义,小学生就容易理解多了。“走”的金文字形是 ,上部像甩双臂迈大步的“大”人形,下部的“止”是人的脚形,上下结合起来很形象地表现了人在奔跑之意。因此,“走”的古字形义就是奔跑,如“走马观花”、“走狗”(善跑的狗)、“飞禽走兽”。作“步行”义是后来引申的结果。古代的“步行”用“行”表示。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了“走”的古代字义,也就容易理解该诗中“儿童急走”

11、的意思了,并可以想象到儿童快速奔跑追逐蝴蝶的情景。这样教学古诗文,是不是便于学生理解古今字义的区别、积累词汇,并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呢?汉字学知识对减少学生习作的错别字、用词不当的现象也很有效果。比如,学生知道了“初”是“衤”和“刀”组成的会意字,表示刀剪裁剪布料是制衣之始,引申泛指开始之意,就会大大减少把“衤”旁写成“礻”旁的现象。又如,“启”和“缄”是信封上常用的两个字,“启”字是“户”(单扇门)和“口”组成的会意字,用“户开口”表示门打开了,引申泛指打开;“缄”从“纟”(丝线)“咸”声,本义是捆扎箱子的绳索,引申为封住信封。当学生知道了这些字的形音义的知识,就不会在贺年片写上“XX 启”和

12、“XX 缄”的字样了。汉字本身还蕴含着大量的汉字文化、民族文化。教师掌握了汉字科学知识,教学中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教材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汉字科学知识,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出更多的语文知识,传播出更多的中华文明。这些成效,已经远远超出了小学识字教学的目标要求。因此,学习和运用汉字科学,是提高整个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科学的方法。近两年来,厦门几所小学的教师将汉字学知识用于一年级至六年级的课堂教学试验。由于他们掌握了所教字的知识,讲解起来得心应“口”;小学生也因理解了这些字和偏旁的形音义关系,特别是感得教师展示的古文字形形象有趣,很喜欢学,掌握得也比较牢。这些试验不仅打消了大家原先那“小学生能不能听懂”的顾虑,而且使大家看到,在提高了识字效率的同时,学生还学到了许多汉字文化知识,效果是很明显的。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师学习和掌握汉字科学知识是关键。为此,本专栏将向小学语文教师比较系统地介绍汉字科学的知识,并介绍相关的识字教学方法,刊发教师们的有关文章,并展开适当的讨论。敬望老师们多加关注此专栏,多提宝贵的意见,使此专栏能为不断提高我省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做出尽可能多的贡献。(出处:小学新课程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