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57387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庄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20 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的字词拼音无误的一项是: ( )(2 分)A 凝成( n ) 眩目( xun ) 小憩( q ) 盘虬卧龙( qiu )B 呵责( h) 洗濯(zu) 厄运( ) 迸溅( bng )C 伫立( zh) 黄晕( yn ) 发髻( j) 禅心( chn )D 啜泣( chu) 澄清( dng ) 冉冉( rn ) 玷污( zhn )2、选出下列字词全对的一项: ( )(2 分)A改斜归正 家遇户晓 随机应变 患得患失B绝处缝生 大声急呼 各具风韵 多愁善感C不屑置辨 天灾人祸 获益非

2、浅 异国他乡D漫不经心 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 阴晴圆缺3、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2 分)例句: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A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C天实在是热,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D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4、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2 分)A . 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B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5、如果批评一个偶尔不守纪律的同学,你认为下面哪句最能被这个同学接受?( )

3、(2 分)A你这样做确实影响很坏! B你这样做影响不太好吧!C难道你这样做影响就好吗? D你这样做简直“太好”了!6、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2分)A 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B 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C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 ”这句诗并不矛盾,因为诗人所说得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拥有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所以又是一种牺牲。D 济南

4、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然后紧扣“山”和“ 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文中写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7、默写填空。 (分)(1) 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 。(2) 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 , 。(3)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 中的名句。(4)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 。(5)从你积累的古诗中,搜索出一个带有“月”字的完整的诗句。不能照抄例句(1 分)例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28、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

5、表述:(2 分)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这时正好遇见一位60 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9、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并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不超 25 个字) (2 分)据新华社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 27 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研制建设已全面展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及工程各大系统研制任务进展顺利。 这位发言人说,“天宫一号”重约 8.5 吨,主要任务是作为交会对接目标,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站技术试验;初步建立能够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试

6、验平台,为建造空间站积累经验,如果工作进展顺利,可望于 2011 年进行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10、仔细揣摩下面两个句子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2 分)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11、体会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仿写一句(4 分)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二、阅读理解(40 分)(一) (12 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

7、,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4 分)(1)学而不思则罔_ (2)是知也_(3)人不知而不愠_ (4)诲女知之乎_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_ 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 (2 分)_ _ 15、下列各项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2 分)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B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反问的

8、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16、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2 分)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人不知而不愠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 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263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

9、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7、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文中春花和春雨的特点:( 2 分)春花: 春雨: 18、写出上面两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2 分) 19、这两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 分) 20、文章第二段中,哪一个词语能说明在下雨的同时,还有微风在吹拂着?( 2 分)(3) 蝈蝈 (20 分)蝈蝈 赵丽宏窗台上挂起一只拳头大小的竹笼子。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

10、子里不安地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扎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怪了,它怎么不肯叫呢?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嘴里在自言自语。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两个不满 8 岁的孩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它不肯叫,准是怕生。 ”小女孩说。“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小男孩说着,伸出小手去摘蝈蝈笼子。“小囡家,别瞎说!”老人把笼子挂到小孙子摘不到的地方,然后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整整一天,蝈蝈无声无息。两个孩子也差点把它忘了。 第二天,老人从菜篮里拿出一只鲜红的尖头红辣椒,撕成细丝塞进小竹笼里, “吃了辣椒,它就会

11、叫的。 ”他很自信。两个孩于又来了兴趣,趴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整个白天,蝈蝈还是没有吱声只是不再在小笼子里爬上爬下。夜深人静的时候,蝈蝈突然叫起来,那叫声又清脆又响,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叫醒了。“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两个孩子睡眼朦胧,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里终于发出了怨言:“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 “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

12、。“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男孩问了一句,可大人们谁也不回答。于是两个孩子自问自答了。“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声早晨醒来时,听不见蝈蝈的叫声了。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上一看,小笼子还挂住那儿,可里面的蝈蝈不见了“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 ”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21、本文的线索、顺序各是什么(分条概述)? (4 分)22、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对蝈蝈的态度各是怎样的(分条概述)?(6 分) 1 2 323、 “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 ,老人为什么叹息?(3 分)424、老人说:“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 ”笼子真的是咬破的吗?请说明理由 (3 分)25、文章结尾有怎样的特点(与开头对应起来考虑,两点即可) ?(4 分)三、作文。 (50 分)26、那是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温馨;那是一张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陌生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请以“难忘那张 的脸”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 600 字。1002003004005006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