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12月月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57240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上学期12月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一上学期12月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一上学期12月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一上学期12月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一上学期12月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学期12月月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72008 学年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 12 月月考试卷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 (含 1-6 小题共 19 分)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 ) (2 分)A、陛下(b) 赏赐(c) 钦差(qn) 倔强(jing)B、缥缈(mio) 模糊(m) 澄澈(dng) 迸溅(bng)C、女娲(w) 庇护(b) 掺合(sn) 湛蓝(zhn)D、嬉戏(x) 潺潺(cn) 证券(jun) 沉淀(di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更胜一筹 变化无常 海枯石烂 返老还童B、德高望重 花枝招展 豪不犹豫 遥遥在望C、历历在目 恍然大悟 各得其所 千恣百

2、态D、苦心孤指 随声附和 骇人听闻 神通广大3、将语段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味自娱,深尝陶醉。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 B. C. D.4、下列句子没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受教育。B、商店里摆满了萝卜、苹果、香蕉和水果。C、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支动听的交响曲。D、我们把教室里的课桌椅擦拭得干干净净、整

3、整齐齐。 5、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两个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 (2 分)例句:钱可以买到宽敞的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家庭的温馨。 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一定能买到智慧。钱可以买到 ,但不一定能买到 。钱可以买到 ,但不一定能买到 。6、根据提示默写 (8 分)、 论语十则中强调尊重他人的接物待人之道的句子是 , 。、春节将至,调动你的积累,写一句关于“春”的诗句吧。如 , 。、杜牧泊秦淮中,讽刺唐王朝封建统治者不顾国家安危肆意荒淫享乐的诗句是:_,_,、 “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现游子思恋故土、思念家乡的一个名句,可以是诗、词、曲句: , 。二、语文综合运用

4、共 6 分7、目前,发送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是种交流方式。手机短信的特点是简明、得体,好的还要富有文采。我们很快就要放假了,春节即将来临,请给你在外地的亲戚朋友发一条 60 字内的短信,用一组排比句把你的温馨祝福提前送给他(她) 。 (3 分)8、根据下列提供的五部名著,回答问题。 (3 分)西游记水浒昆虫记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1)以下句子分别是上述名著中哪位人物的写照?请将相应人物的名字填在横线上“长嘴大耳顾好吃懒做,肥头呆脑不失憨厚淳朴” 写的是:_。“不守戒律花和尚,好抱不平真英雄” 写的是:_。“孤胆硬汉自坚毅,寂寞荒岛也顽强” 写的是:_。三、阅读 (共 45 分)(一)、

5、阅读比较下甲乙两则短文,完成 9-12 题(14 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2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_A_,则是无信;_B_,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_C_。 ”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_D_。 ”【注】令誉:好的名声。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

6、魏国大将军,后平蜀。敕:皇帝召见。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9、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 “日中不至” 、 “对子骂父”句填入文中A、B、C、D 四处。 (4 分)A、 B、 C、 D、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4 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相委而去 去: (3)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少: (4)卿何以不汗 汗: 11、翻译下列句子。(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 分)(2)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2 分)12、甲乙两文 都选自世说新语 ,且都是写儿童的聪颖机智,试用自己的话说说甲文中元方的聪颖机智主要体现

7、在_,乙文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_。 (2 分)(二) 、阅读海市蜃楼 ,完成 13-18 题,共 15 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无不称赞这种现象奇妙之极。著名作家杨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形象的描述:“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壁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渐渐消散,越来越淡,转眼间,天清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来的岛屿又在海上现上来。 ”实在太奇妙了吧!海市蜃楼究竟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

8、秘: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一是沙漠,二是海上。骄阳当空,沙漠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漠表面的空气因膨胀而变得稀薄,可上层空气冷的,还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接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就会发生折射。因此,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

9、赞。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对面海域曾发生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从17 日下午 14 时 20 分延续到 19 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 100 多里的辽阔海面上,出现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

10、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大开眼界。现在,海市蜃楼只被作为一种奇景来观看,不久的将来,人们说不定会把它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呢?1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1 分)什么是海市蜃楼?用一句话概述。 (1 分)海市蜃楼是 14、文章主要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海市蜃楼? (3 分)首先介绍 3其次介绍 再次介绍 15、第段引用著名作家杨朔在他的作品中描述的“海市蜃楼”片断有什么作用?(2 分)16、文章介绍海市蜃楼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1 分)17、文章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至少说出两种,并各写出一个例句。 (4 分)18、第段“从 17 日下午 14 时 20 分延续到 19 时左右,”一句中的“左右”和

11、第“不久的将来,人们说不定会把它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呢?”中的加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三) 、阅读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完成(16 分)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A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

12、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B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C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