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57141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题伤仲永一、填空: 1 伤仲水选自 ,是 因惋惜方仲永而写的一篇短文。 “伤” ,这里有 和 的意思,文章阐明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才能不断进步; ,则必然才智枯竭,最终成为一个平庸的人。2从体裁来看, 伤仲永属于 。文章明显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提出作者的见解。二、指出下列各句的词类活用现象: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意思:2忽啼求之 意思:3稍稍宾客其父 意思:4父异焉 意思: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

2、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自为其名 ( )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称前时之闻 ( ) (4)泯然众人矣( )(5)识书具 ( ) (6)父异焉( )2在下面各句括号里填上原句省略的成分。(1)( )借旁近与之, (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 )学。(3)明道中, ( )从先人还家,( )于舅家见之,( )十二三矣。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 ,原因是什么?5翻译下列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6用自己的话解释仲水父为何不使仲永进一步求学了?7,请用“”为第二段文字断句。8你觉得对仲永父和仲永两人,世人看法态度是否有所不同?9,请用原文回答“父异焉”具体指的什么事?木兰诗一、古诗文背诵默写:1、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2、写木兰准备出征,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的句子是:3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4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5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6、用夸张的语言写木兰功

4、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7,写木兰辞官不就,突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8、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句子是:9写木兰对镜梳妆打扮的语句是:10描写木兰恢复女郎装束采见伙伴的喜剧性场面的句子是。11、成语“扑朔迷离”的出处是: 12,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谨慎、机敏作讴歌和赞美的句子是:二、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1但闻黄河流水鸡溅溅( ) 2万里赴戎机( )3朔气传金柝( ) 4、出郭相扶将( ) 5雄兔脚扑朔( ) 6雌兔眼迷离( )7不闻机杼声( ) 8愿为市鞍马( )9策勋十二转( ) 10木兰不用尚书郎( )11著我旧时裳( ) 12、关山度若飞( )

5、三、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对其中“百” 、“十” 、 “十二”解说正确的是( )A、上面数字,表示具体的实际数 B上面数字,是起形容作用的词C、上面数字,是虚数,或是约数 D上面数字,表示具体的年月数四、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旬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脊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土十年归。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孙权劝学一、在横线上填写作家的名字:1、 王子安集中的“王子安”是指 。2、 杜工部集中的“杜工部”是指 。3、 柳河东集中的“柳河东”是指 。4、 白氏长庆集中的“白氏”

6、是指 。5 东坡全集中的“东坡”是指 6 范文正公集中的“范文正”是指 二、填空: 1、 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编撰的一部上起 ,下至 的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 2 “阿蒙”指的是东吴名将 名字前面加“阿”有亲呢的意思。 “吴下阿蒙”后发展成为一则成语,比喻 的人。3经,指的是 、 、 、 、 等一类书。4本文记录了孙权 学、吕蒙 学、鲁肃 学的完整过程。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卿今当涂掌事。(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5及鲁肃过浔阳。( )( )6非复吴下阿蒙!( )( )7即更刮目相待

7、。( )( )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四、提示性默写: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句子。 2、吕蒙拒绝学习的理由。 3孙权从实际出发对吕蒙提出的要求。 4孙权以自身为例,否定对方,再次进行劝学的句子 。5鲁肃的强烈反应。 6吕蒙对自己的长进很是自豪的句子。 六、解释下面古代称呼所表示的意思:1卿:2孤:3博士:4 “阿蒙”的“阿”:5大兄:七、说说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孙权:吕蒙:鲁肃:八、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九、辨析下列词语的古今意思:1博士 古义 今义2见 古义 今义3过 古义 今义4布衣 古义 今义5牺牲

8、 古义 今义 口技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会宾客大宴( )(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 (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5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 )( )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三、指出词类活用现象:1妇抚儿乳。 意思:2京中有善口技者。 意思:3妇手拍儿声。 意思:4,遥闻深巷中犬吠 意思:四、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1表示突然发生: 2表示同时发生: 3表示相继发生: 4表示在

9、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五、解释下列多义词:1、 满坐寂然( ) 2、 指其一端( )坐屏障中( ) 手有百指( )3、 宾客意少舒( ) 4、 不能名其一处( )心情舒畅( ) 至理名言( )六、阅读并完成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两小儿 辩日。( ) (2)日始出

10、时去人近。( )2。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 !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七、课内阅读,答题: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上段出自 一文,节选自 一书,这是 代 编的 小说。2请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1)未几( ) (2)齁声起( )(3)意少舒( ) (4)中间( )(5)力拉崩倒 ( ) (6)曳屋( )(7)虽有百手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