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九年级2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57120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九年级2了解祖国爱我中华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考复习九年级2了解祖国爱我中华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考复习九年级2了解祖国爱我中华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中考复习九年级2了解祖国爱我中华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中考复习九年级2了解祖国爱我中华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九年级2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九年级2了解祖国爱我中华(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考点聚焦,认清基本国情,要点探究,探究点一祖国的历史性巨变,例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祖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原因。,应对策略 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祖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从根本上是因为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答题时可围绕国策、战略、指导思想、基本经济制度、基本路线等角度全方位思考。,答案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究点二维护国家统一,例2维护祖国统一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你能为两岸的和平统一作出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应对策略 本题可以从提高自身素质、担当起历史使命,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等角度思考。,答案 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了解基本国策与发

3、展战略,考点聚焦,要点探究,探究点一人口问题,例12011荆州 2010年11月,我国开展了10年1次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统计的全国总人口数为1370536875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了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与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相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1)以上材料表明了什么?(2)根据我国人口国情,简要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应对策略 本题第(1)问要认真分析材料中的数据,“全国总人口数为1370536875人”体现了我国人口基数大,“10年增加了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体现了新增人口

4、多,这一严峻的人口形势引导我们认识到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均增长率下降”体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第(2)问考查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即可。,答案 (1)表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或控制人口数量)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仍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探究点二节约资源保护

5、环境,例2材料一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为应对这个全球性的挑战,中国在“十一五”期间提出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在2020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至45%。在“十二五”规划草案中也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将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约束性指标,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2011年3月份刚刚结束的“”中,政府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量的减排目标分别为16%和17%。,材料二2011年6月11至17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14部门联合举办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

6、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1)以上材料反映出了一种怎样的发展战略? (2)结合我国国情,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发展战略。(3)节约资源是实现低碳的重要方式。节约资源不仅是一种理念,更需要你我去践行。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节约资源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种做法),应对策略 第(1)问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低碳”,“低碳”就是生产、生活中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这显然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2)问实质是要回答人口、资源、环境的国情,最后得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要性的结论。第(3)问要抓住关键词“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你”,界定出

7、回答的内容以及要求。答案要具体,不能笼统抽象。,答案 (1)反映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资源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同时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相当大,环境污染十分突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示例:随手关灯。随手关紧水龙头。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水杯和碗筷。尽量少用空调或把空调调在适当的温度。

8、电器使用完毕后立即拔掉电源插头。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写出其他正确的做法均可),例3总结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议或措施。,应对策略 要注意建议的角度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解答这类问题还要注意思维的广度,当从某一角度找不到合理建议时就要另换一个角度。,答案 节约用水的建议: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使用节水装置。节约用电的建议: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夏天空调温度调整不低于26度。节约资源的建议: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依靠科技创新,循环利用资源。从我做起,保护资源,珍爱资源。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倡议: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节约用纸,把

9、废纸收集起来送回收站。循环使用教科书。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或建议: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植树种草,绿化环境。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措施:减少使用空调。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随手关灯、水龙头。停止室内电器的待机状态。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等。就节能减排工作向政府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节能减排工作执法力度,严惩浪费资源、违法排污、破坏环境的行为。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10、要加大科研投入,创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究点三关注民生问题,例4根据你的了解,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矛盾或问题?,应对策略 本题要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选取人们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来答。,答案 社会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物价上涨过快;人民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的问题仍然存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等等。,探究点四科教兴国战略,例5请你为继续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提出建议。,应对策略 本题要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答出相应的举措。,答案 我国要继续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各种体制,使全体人民更多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引进国外先进技

11、术的同时,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市场;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例6材料一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

12、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材料二教育传播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而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为什么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材料二启示我们,今天怎样做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好未来?,应对策略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探究性试题,第(1)问可以从当前国际竞争的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方面入手解答,结合经济建设、教育发展回答即可。第(2)问联系材料,围绕受教育、学习、实践回答。,答案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

13、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只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的地位。,(2)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维护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14、。,探究点五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例7结合国际和国内因素,谈谈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应对策略 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除了学科内的综合,结合“国际因素”时还要适当联系历史知识。,答案 中国面临的压力: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我国面临的机遇: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政治格局多极化为我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新科技革命为我们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条件;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国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丰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探究点六中国特色

15、社会主义道路?,例8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对策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表现为我们的政策措施、基本路线和奋斗目标。,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聚焦,要点探究,探究点一中华文化,例1上海世博会又一次燃烧国人的激情,聚焦世界的目光,被称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以寻觅

16、为主线,带领参观者欣赏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智慧。放大了上百倍的国家级名作清明上河图,传达着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在“东方足迹”展厅里,一个超常规影厅的超大异型银幕将改革开放的进程,如一部“微型史诗”呈现给观众;在“低碳未来”展厅里,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东方的内敛与西方的张扬相融合,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交一份“中国式答卷”五千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世界。请运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谈谈你对材料的真实感受。,应对策略 本题属于感想类题,可以从为什么、如何做角度思考。,答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这些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