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秋试题11年期末补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56754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秋试题11年期末补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0秋试题11年期末补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0秋试题11年期末补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秋试题11年期末补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秋试题11年期末补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3 页班级学号姓名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昌黎职教中心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11 春服装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120分钟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和所在学校的名称。3、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您的答案。4、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题型号 一 二 三 作文 总分得分 30 15 25 50 120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召唤(zh o) 迤逦(l) 停泊 (b) B 海藻(zo) 绮辉(q 雕镂(lu) C

2、 嗫嚅(r) 窸窣(s) 废墟(x ) D 轮廓(ku ) 干皱(z u) 远瀛观(gu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冒昧 分歧 鬼斧神工 称心如意 B 置信 颇费 纷至沓来 一笔勾消 C 惰性 磨灭 真知卓见 满腹经纶 D 沉湎 鉴别 忠贞不逾 标新立异 3下面一段文字缺五个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我( )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 ( )如所料的事, ( ) 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 )很恐怕这也一律。 A 由于 却 竟 因为 B 因为 却 竟 所以 C 由于 竟 却 因为 D 因为 竟 却 所以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

3、雨后黑夜的星星! B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而尖利地叫了起来。 C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D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 5下列句中没有使动用法的语句是( ) A 完璧归赵 B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 序八州而朝同列 D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6.下列句中的“究竟”与“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里“毕竟”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 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B 她究竟经验丰富,说的话很有道理。 C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D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7下列各句中,没

4、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 4 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 27 件眉县青铜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 40 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8.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江水是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_,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_,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_呢? A 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 不盈不溢 B

5、 无止无休 无盈不溢 无穷无尽 C 不盈不溢 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 D 无穷无尽 不盈不溢 无止无休 9对下列句子中的“后人” ,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 第一个“后人”指秦以后的统治者 B 第二个“后人”指唐统治者 C 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 D 第四个“后人”指唐统治者 10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不是名词做状语的一项是( ) A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B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C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D 日削月割11下列句子语义明确的一项是( ) A 他走了一个多小时。 B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C 他借

6、给我一本书。 D 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12.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 B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3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划线的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暴秦之欲无厌 b 学而不厌 a 不爱珍器重宝 b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a 始速祸焉 b 不速之客 a 革灭殆尽 b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a 或曰:六国互丧 b 或未易量 a 却匈奴七百余里 b 李牧连却之 A B C D 14下列各句的诵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7、后秦击赵者再 B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C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5.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跟随他人而停止前进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后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情况 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5 分) 1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记叙了( )和梁惠王的对话,文章是围绕( )的 第 2 页 共 3 页班级学号姓名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问题展开论述。 2 孟子是记录

8、战国时代( )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语录体散文。他是继( )之后的又一位儒家代表人物。 3 鸿门宴选自 ,作者( ) 。这部史作被( )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4贾谊是( ) (朝代)人, “过秦”的意思是( ) ,文章的观点是( ) 。 5 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朝的( )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 。 6 史记主要包括( ) 、世家、 ( ) 、 ( ) 、表五部分。 7 春之声的作者是( ) 。 8 春之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 )的写法,不像传统小说注重 ( )的叙述和( )的刻画,而是重点写特定的生活场景在人物心中的折射,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形成了作品的放射性结构。 9

9、 “黑压压的人头,压迫得白雪不白,冬青也不绿了。 ”这句话用了 ( )修辞方法。10 “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醺醺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 ”这句话用到的修辞方法有( ) 和( ) 。 11 ( ) 、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 ( ) 和 ( ) 。 12. 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 ,描写了( ) 的悲惨命运。 13. “四书”是大学 、 中庸 、 ( ) 和孟子 。 14. 鲁四老爷家的短工说祥林嫂“老了”是用 ( ) 的修辞方法。 三、阅读 阅读一阅读祝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

10、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 ,是( )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 ) 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 ,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

11、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 ,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1.文中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沉重 钝响 送灶 幽微 B 密布 爆响 除夕 细微 C 浓重 炮响 祝福 微微 D 大朵 轰响 新年 淡淡 2.对“理学”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学是明清儒家的哲学,它尤其为清代统治者所提倡。 B 理学是宋明哲学思想。它的创始人是朱熹,他认为“道” (即封建伦理)是至高无上的。接下来周敦颐、程颢等人

12、发展了这一学说,建立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甚为明清统治者提倡。 C 理学亦称“道学” ,宋明儒家哲学思想。它的创始人为周敦颐、程颢等人,至朱熹始集大成,建立了一个较完备的理论体系。 D 理学起源于汉代,发展至六朝的 “清谈” ,至宋朱熹始集大成,建立了一个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后为明清儒家学者所效法。 3.“我”回到故乡鲁镇,见了“四叔”及“几个本家和朋友”之后有一个相同的感觉,即“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 。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 ) A 作者这样写只是侧面地反映虽经辛亥革命,作为我国当时农村缩影的鲁镇,“年年如此” , “今年自然也如此” ,旧的阶级关系、旧的思想意识,旧的风俗习惯依然如故,封

13、建宗法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现实,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B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告诉读者,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运动只是一场改头换面的革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更没有触及人们的灵魂。 C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我”与鲁四老爷,几个本家和朋友之间的亲密。“我”虽不常回故乡,但对家乡的情况了解得较详细,所以与亲人朋友见了面感到变化不大。 D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说明在农村,旧的阶级关系、旧的思想意识、旧的风俗习惯依然统治着人们的灵魂,所以,虽多年不见,除了“老了些” ,其余“都没有什么大改变” 。 阅读二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杉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