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阶段综合测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56643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阶段综合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阶段综合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阶段综合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阶段综合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阶段综合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阶段综合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阶段综合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阶段综合测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A、收敛(lin) 秕谷(p) 哽咽(yn) 锲而不舍(qi )B、炽痛 (zh) 可汗 (k) 赫然(h) 气冲斗牛(du)C、殷红 (yn) 颤抖(zh n) 捉弄(nng) 义愤填膺(yng)D、丰饶(ro) 地契 (q) 嫉妒(j) 铤而走险(t 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空暇 远近遐迩 即使 一反既往B、重迭 警报叠起 磐石 罄竹难书C、作文 寻欢做乐 贯穿 潜心灌注D、儒雅 妇儒皆知 彩色 兴高彩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是( )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 。布告栏里贴着一张招生 。杭州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于 2002 年 10 月 28 日发布了关于公开征集2003 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 。A、通告 布告 公告 B、公告 布告 通告C、布告 通告 公告 D、通告 公告 布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B、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C、 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劳动人民培育出琳琅满目的优良品种。D、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这个大约有五十人左右的班级,

3、团结的像一个人一样。B、 自学,是当今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C、 汽车在许多公路上奔驰。D、 学校组织我们到剧院观看了精彩的舞蹈和优美的音乐。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B、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D、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7、下列句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B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2C “闯练,闯练,英子。 ”我临走时爸爸是这样叮嘱我。D (韩麦尔先生)一动也不

4、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8、下面两句话由于表达不准确而产生歧义,把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分别写在横线上。(1) 两个学校的学生。_ (2) 发现了敌人的侦察兵。_9、仿写下列画横线的句子: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美好的向往,也有小小的烦恼。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_。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_。10、按课文内容填空:(1) 伤仲永一文,是 时期的 写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 “山际见来烟, ”是吴均的诗句。而 “ ,明月来相照”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3) “ ,思君不见下渝州”和“此夜曲中闻折柳,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二、现代文阅读理解(30 分)(

5、一) (9 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 ”他说, “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1、 选 文 中 的 “钟 声 ”和 “号 声 ”有 什 么 特 殊 含 义 ? ( 2分 )12、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 ,这里的“惨白”一词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此时怎样的心情?(2 分)313、韩麦尔先生

6、写“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2分) 14、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表达爱国的情怀呢?(3 分)(二)幸福的错觉(9 分)幸福每每是痛苦的孪生兄弟。昔日的非洲富婆出门要戴 30斤重的铁环,用蹒跚的步态与大步流星奔波于烈日下的穷女人区别开来。那种稀里哗啦的铁环声掠过穷街陋巷时,远近的穷女人都会“啧啧”地艳羡和嫉恨:“看人家富得那份闲逸!”如今,当非洲富婆抹着猩红的厚唇,乘着“奔驰”招摇而过时,棕榈树下小憩的穷女人又会说:“啧啧,瞅人家富得猎豹也赶不上!”文明人很少能说出自己的真实需要是什么,幸福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由富人规划的。20 世纪 90年代暴发户们的典型形象是坐

7、在写字台前以“大哥大”掩耳,于是在人潮如涌、尘土飞扬的街头,时常有人手持“大哥大”,幸福地耷拉着眼皮,以每步 15厘米的步幅徘徊,接受街头行人的注目礼。用多数人的匮乏凸显出少数人的富足,是现代广告术的公开秘密。官廷秘传、限量生产以及豪门、帝都、王朝、超霸等标牌,无非是要渲染一种使拥有者成为人上人的意识形态;而现代家庭之必需、绅士淑女之必备的措辞,无非是为这几个奢侈品的消费网罗更多的看客。黄金宴的就餐者之所以有睥睨众生的倨傲,是因为他们有魄力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别人终生也不曾拥有的财富化成粪便!这种幸福的错觉使文明躁动不安。汉末魏晋时,服食仙丹成了上流社会的时髦,因此致病、致死的有名医皇甫谧、晋朝

8、的贾后、哀帝和北魏的道武帝等。流风所及,连买不起“五石散”的人也学着找上人多的地方躺下,作痛苦状,还念念有词:“药性发作了!”现代穷人似乎少了这份“滚一身泥巴,博片刻虚荣”的耐心和风雅。但也敌不过广告无孔不入的诱惑,于是要泄莫名火,发无名怨。贼胆大的去做绿林中人,搅得狼烟四起;贼心毒的恨不得药死所有幸福的邻居,在同赴黄泉时扯平幸福与痛苦的落差。4耐人寻味的是,万民钦慕帝王的富足,而帝王子女自古以来都难耐“高处不胜寒”的压抑。拿破仑之子在新年之际,当人们张罗着是选一座宫殿、城池还是送一支军队作为幼王的新年礼物时,他只想要一双农民穿的仅值一个苏的木屐,穿着它上街,与那些赤脚在泥污中追嬉的顽童一起玩

9、耍。那是一个孩子自然而真实的需要。幼王的新年幸福只需一个苏。15“富人变花样摆阔气作为幸福,就有人仿效”这句话的意思,用文中的句子来表述,恰当的应是哪一句?(3 分)16说说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作用。(3 分)“幸福每每是痛苦的孪生兄弟。”删去“每每”行不行?或者改为“就是”“一定”“总是”行不行?17下列是直接用来说明“幸福每每是痛苦的孪生兄弟”的一项是(3 分)( )A在尘土飞扬的街头,手持“大哥大”,耷拉着眼皮,以每步 15厘米的步幅徘徊。B买不起“五石散”,却躺倒呻吟,装“药性发作了”。C绿林人搅是狼烟四起。D拿破仑之子新年要穿木屐。失根的兰花陈之蕃(台湾作家 本文作于抗日战争时期)顾先

10、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花圃有两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他们的背景应该是在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宫殿石阶,或亭阁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感情也落了。泪,不

11、知为什么流下来。十几岁,就在外面飘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家乡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从未因5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到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我只感觉它古老,并不感到伤感。我曾在秦岭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曾穷苦得像个乞丐,但胸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

12、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美国有本很著名的小说,里面穿插着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人是生在美国的,然而长大之后他却留着辫子,说不懂得英文,其实他英文说得非常好。有一次,一不小心,将英文很流利地说出来;美国人自然因此知道他是生在美国的,问他,为什么偏要装成中国人呢?他说:“我曾经剪过辫子,穿起西装,说着流利的英语;然而,我依然不能与你们混合,你们拿另一种眼光看我,我感觉苦痛”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

13、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八岁时拿起小镰刀跟着叔父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图。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美丽了。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乱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总还有水流可藉;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

14、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我十几岁即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18、同是过着“在外漂流”的生活,为什么“我”十几岁时觉得“到处可以为家” ,十几年后却觉得“到处不可以为家”?(3 分)19、 “人生如萍”和“人生如絮”之间只是一字之改,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3 分)20、文章说“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请根据文意,分析作者“流泪”的原因。 (3 分)621、题目“失根的兰花 ”中, “兰花”指什么, “失根的兰花”又是什么意思?(3 分)三.文言文阅读:(20 分)(一) 阅读王维的 竹里馆 ,完成 题:(5 分)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22.诗的前两句写诗人 等动作,后两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3 分)23.全诗以动写静,勾画出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 、 的心情。 (2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5 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