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作文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56045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作文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作文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作文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作文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作文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作文: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全国特级教师: 陈洁助教员:王金程1、新课导入 嘴比嘴大,嘴比嘴小,嘴被嘴吃,嘴被嘴咬。 (打一个字)回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 船上。 (打一植物)荷花同学们,大家来动动脑筋,猜两个谜语。你们猜得这么快、这么准是因为我说出了“回字”与“荷花”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回字由两个口组成,每小句中都有两个嘴字,嘴就是我们常说的口,一个口大,一个口小,大口包着小口,那就是回字。荷花生长在池塘中,在水中央,荷叶又是绿色的,荷花从荷叶的中间长出。可见,如果我们抓住了事物的特点,那这个事物就仿佛地出现在了你们的面前了。如果我们在写作文时,能够准确的把握事物的特

2、点,那么使读者读起来头脑中产生文中面述的画面,让人想细细品读下去。同学们,什么是事物的特点呢?我们在观察的时候,怎样抓事物的特点呢?2、教学内容(一) 什么是事物的特点同学们,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独特的地方。人的外貌、性格、思想、品质等方面各有不同,物的外形、颜色、结构、用途等方面也各有差异,以上所说的不同点就是特点。特点,也就是说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之点。没有特点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达芬奇说过,在一千只鸡蛋中,很难找到有两只是完全相同的。抓住了事物的特点,也就是抓住了事物最主要和最本质的地方。所以,我们在描写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抓特点描写。(二)怎样抓特

3、点描写抓特点描写,是指我们在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时,要善于抓住他的独有的地方去观察他的外在表现,进而抓住一个事物本身的最本质的特点。1.景物,景可以抓住它的形态、颜色、声音、季节的特点来观察。物可以抓住它的外形、颜色、结构、功能的特点来观察。比如:我们教室的窗前,有一排高大笔直的杨树。春天,树木抽枝长叶,春风吹过,一片嫩绿;夏天,树木枝繁叶茂,夏风习习,沙沙作响;秋天,树叶变黄飘落,秋风袭来,“天女散花”;冬天,树木干枝枯杈,冬雪飘至,银装素裹。这个同学学会了抓特点来观察,抓住杨树的形态(高大笔直),颜色(一片嫩绿,银装素裹),声音(沙沙作响),而且抓住杨树四季变化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4、的印象。同学们,你能不能抓住以上这些特点来描述一处你熟悉和喜爱的景或物呢?我喜欢的 (例如:书包、书籍、校园景色)2.人,可以抓住他的外貌、性格、品质等特点来观察。人与人在长相、衣着、身体等方面各有不同,性格、品质上也各有差异。我们在观察时一定要找准人物最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叫抓住特点了。比如,有一篇写人的作文是这样开头的,“一听见院子里传来了震耳的说话声和笑声,就知道是邻居田叔叔下班回家了。”你们看,这句话写了田叔叔的什么特点?从这句话里我看出了田叔叔的特点是个大嗓门,而且性格爽朗、乐观、热情,能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作者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来观察、来描写,人物就活起来了。学生说:试着说说我的同

5、学 XX3.事件,可以抓住它的过程特点来观察。每一件事有每一件事的不同的发展变化,事情过程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有的事进行的顺利,有的事曲折,要学会抓住事情的特点来观察,来记事。例如:早上,我来到 108 路车站,这里已经站满了人。很显然,已经半天没来车了,我心里很着急。这时,我看见一位阿姨,站在马路沿上,踮着脚,伸着脖子,目不转睛地向来车的方向张望着,看样子比我还着急。她看了半天,连车的影子也没盼来。气得她一个劲地嘟嚷:“真急人,这车怎么回事?这么半天还不来?”她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在问别人。她抬手看了一下表,又扫了一眼等车的人,下了马路沿子,站到了马路边上。我想,车一进站,这位阿姨一定会拼命挤上车的。你看,小作者抓住了事情的什么特点来观察的?小作者抓住了等车“着急”这个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阿姨等车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透着那么的着急。要想抓住事情的特点,就要在观察的同时,多动脑,在分析中抓特点,在比较中抓特点。四、作文练一练:学习了“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这一讲后,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感兴趣的,熟悉的一个人或一件事,一个景或一个物,抓住他(它)的特点,进行描写,写一篇作文。观察要仔细,特点要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