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我国CPI变化状况,§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三个基本的渊源: 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 前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1、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的大危机:证明了古典经济学理论存在缺陷: 经济不是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经济活动不能自动恢复到均衡状态, 政府无为的政策不能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罗斯福新政:政府使用积极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使经济从危机中逐渐恢复过来罗斯福新政:复苏措施大杂烩,美国首度实施国家社会主义的经验,2、凯恩斯与<通论>,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 引发了经济学界的一场革命 — 凯恩斯革命 实际上宣告了宏观经济学的诞生,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与“凯恩斯革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天才凯恩斯, 宏观经济学的守护神,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883~1946年,63岁时因操劳过度,死于心脏病发作。
凯恩斯及其宏观经济政策的产生,凯恩斯 新古典学派最主要代表马歇尔的得意门生 信奉自由主义,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 属于剑桥学派直到20世纪20年代, 凯恩斯逐渐同新古典传统经济学在政策观点上出现重大背离凯恩斯及其宏观经济政策的产生,20年代英国经济的慢性萧条是凯恩斯就业理论萌芽的土壤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为催生凯恩斯经济学提供了大气候在实践中,罗斯福的“新政”计划对凯恩斯形成“就业通论”起了先导、促进、借鉴和印证的作用凯恩斯经济学实现了三大转折,理论上 用有效需求理论取代了萨伊法则,方法上 用宏观总体分析取代了微观个体分析,需求决定供给,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政策上 用国家干预主张取代了经济自由主义,供给会创造自身的需求,,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前所未有的繁荣,3、计划经济与国家干预,前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 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前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为现代经济学宏观调控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1、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933年之前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争论,1929-1933经济大萧条,1970年经济滞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萌芽17世纪 ~20世纪30年代,,,建立与形成1936 ~20世纪70年代,,争论20世纪70年代~ 现在,2、宏观经济学学派的争论,(1)滞涨 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当存在失业问题时,政府应增加购买支出和减税,从而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量,解决失业问题,但是会导致通货膨胀;,当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减少政府购买支出和增加税收,从而降低有效需求,消除通货膨胀,但是会增加失业。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主要代表:货币主义-弗里德曼; 理性预期-卢卡斯,新古典宏观经济的主要理论渊源是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学派,创始人是弗里德曼理性预期学派:是货币主义学派的延续和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等 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位居首位3) 新凯恩斯主义,主要代表:斯蒂格利茨、 曼昆、 布兰查德,(4)学派之争的主要焦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在价格和工资具有充分弹性的假设下,市场可以自动调节到出清状态,市场机制有效,政府干预没有必要;,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在价格和工资具有一定的刚性的假设下,市场不能自动出清,市场机制无效,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价格的假设 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2 宏观经济学概述,一、研究对象二、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四、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一、研究对象,一国的总产出水平和就业量是由什么决定的, 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是什么引起一国经济的波动, 是什么导致了失业, 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 全球经济体系对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有何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才能改善一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 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的总量及其变化规律,图:中国通货膨胀率,1978~2001,2007年以来我国CPI变化状况,,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 经济增长2 经济周期2 失业 2 通货膨胀2 国际经济2 宏观经济政策,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微观: 英文是“micro”,原意是“小”。
采用个量分析法,以市场价格为中心,以个体利益为目标,研究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从而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 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公共财政、国际收支的协调发展,即如何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充分利用,1、区 别,,,,基本假设不同,宏观经济学: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假定资源利用已经解决,假定资源配置已经解决,微观经济学: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宏观经济学: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微观经济学: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又称为“价格理论”,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联系,(2)宏观以微观为基础 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如:每个人的消费与其收入成一定比例,才有了总量的消费函数,(1)共同点: 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 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注意:很多在微观领域成立的原理,在宏观领域未必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谬误” 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两个模型:IS-LM模型、 AD-AS(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1、三个市场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 劳动市场,2、三个主体 家庭、企业、政府,参考书目,黄亚钧等著 《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萨缪尔森等著 《宏观经济学》 华夏出版社多恩·布什蓍 宏观经济学,有用的阅读资料,报纸:《国际商报》、《国际金融》、 《中国经济时报》; 杂志:《世界经济》、《国际经济评论》、 《世界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研究》数据来源及分析报告: 《世界经济展望》、《世界经济统计年鉴》,有用的网址,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研网: 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http://www.nber.org;国际货币基金组织:http://www.imf.org,课后作业:你最近听说了哪些宏观经济问题?他们分别属于宏观经济的哪个方面?通过查阅报纸杂志和上网,以及收听广播电视,选取一两个宏观经济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同学之间传阅资料、展开讨论,加深对宏观经济学的感性认识,其实他就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