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十二册课文知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86848 上传时间:2017-11-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十二册课文知 (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十二册课文知 (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十二册课文知 (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十二册课文知 (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十二册课文知 (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十二册课文知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十二册课文知 (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二册苏教版课文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的学习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2、“读万卷书行万卷路”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3、与“读万卷书行万卷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多读的书活起来。鲁迅;、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书。鲁迅。与“读万卷书行万卷路”意思相当古诗句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4、“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你们曾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读报剪报、

2、制作我的成长册、写春联、参加演讲比赛,制作手抄报、出黑板报、布置中队角等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么做的?如在春游中,我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6、看到故宫,你想到的成语有:金碧辉煌 气势恢宏第一单元:壮丽山川1、长江之歌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11 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 6300 公里,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的大河。2、“我们赞美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在诗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反复,这样写的好处是强化语言的节奏感,增强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的情感。3、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长江,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

3、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等成语来形容。4长江之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5、长江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写出有关古诗句:6、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资源丰富,好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的,是无穷的;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把这些能源都留给了我们,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2、三亚落日1、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2、从“感染”一词可以体会到落日色彩之绚烂夺目以及海天

4、一色的壮观奇景。同时这奇异景象也感染了作者,使其浑身充满了力量3、“担心”既写出了作者对白鸥的喜爱,也表达出了海水之蓝,蓝得纯粹。“生怕”写出了作者对落日的喜爱、欣赏和惊叹4、写出与“赤朱丹彤”结构相同的词语琴棋书画笔墨纸砚鸟兽鱼虫江河湖海东西南北喜怒哀乐5、课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这就是三亚的落日”6、三亚落日本文通过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声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3、烟台的海1、烟台的海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既写景,又写人,景人交融。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凝练,生动形

5、象,增强了表达的效果。2、烟台的海是按照冬、春、夏、秋的顺序写的,之所以先写冬天,是因为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象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烟台的海就是山东烟台北面的渤海。3、烟台的海本文通过描写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以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的思想感情。4、第一句的“扑”让人感受到了烟台海的壮观景象。第二句“扑”展现的是“微波泛起”的可爱和轻盈。5、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

6、、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6、解释词语。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4、记金华的双龙洞1、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叶圣陶。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情况。此外,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它的路线是泉水从那个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2、金华的双龙洞的外洞的特点是大,内洞的特点是黑、奇、大,连结外洞和内洞的是孔隙,它的特点是窄3、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去京华的双龙洞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对大自然的热爱4、“挤压、稍微、准会”既写出了

7、作者紧张而好奇的心理,又说明孔隙的窄小。“再加上、即使、也”突出表现了这些石钟乳和石笋美丽迷人,魅力无限,充分地显示了作者由衷的喜爱之情和深深的赞叹之意。习作 1 练习 11、拟人的修辞方法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2、成语不仅知道它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它的比喻义,如“雪上加霜”。第二单元正义必胜5、卢沟桥烽火1、在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中分别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2009 年是纪念抗日战争 63 周年。2、“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1937 年 7 月 7 日,又称“卢沟桥事变

8、”。“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搞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战争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这句话揭露了“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3、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郊,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军队向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官兵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打败了有着险恶用心、卑鄙行径的日本军队。4、卢沟桥烽火本文通过叙述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略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5、课文 6-8 小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

9、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6、同仇敌忾:全体一一致痛恨敌人。忾,愤恨。万籁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欲,快要。众寡悬殊: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寡,少。7、“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唾弃的感情色彩;“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6、半截蜡烛1、半截蜡烛本文通过记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入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

10、从容镇定、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2、描写情况危急的成语:千钧一发火烧眉毛燃眉之急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心花怒放忐忑不安心如刀绞4、“厄运”在文中指德军将要发现藏在蜡烛里的秘密情报。“最可怕的东西”指半截蜡烛,它里面的金属管内藏有情报。为什么是最可怕的?因为当蜡烛碰到金属管时就会熄灭,这时秘密就会泄露,不仅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会结束生命,更重要的是情报站会遭到破坏。5、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去了解人物。6.第一句“似乎”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不能去掉。第二句“似乎”逼真地反映了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不能去掉。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1、至仁至

11、义的聂将军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被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记叙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他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广的胸怀和中日人民的深厚友谊。聂将军名_聂荣臻。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具有慈善心肠和宽大的胸怀。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他为缔结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课文是按发展顺序依次写了救出孤女、关心照料孤女、送归孤女、孤女谢恩这些内容。请写出三个你熟悉的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

12、前、叶剑英3、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4、写出与“救命之恩”结构相同的成语安身之地、不败之地、八拜之交、不白之冤、不惑之年5“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人民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而并非日本士兵和日本人民,所以我们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同时表明了我八路军的态度,要为民族的生存与人类和平抗战到底。体现的是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6、从抱起小妹妹给女孩找奶吃让美穗子吃梨及为美穗子喂饭等四件事,我感受到聂将军是个有菩萨心肠至仁至义的人。

13、7、如果你是四十年后来看望聂将军的美穗子,你最想对聂将军说: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我对中国人民的救命之恩永世不忘,我要用实际行动来为促进中日之间的友谊作出贡献。7、“杀害”杀死、害死。“受害者”遭到损害和杀害的人。“伤害”身体或思想感情等受到损害。聂将军深知发动这场战争的是日本军国主义,这场战争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痛苦和灾难。我们要谴责的是军国主义,而不是日本人民。习作 2 练习 22、夏日绝句是宋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现了作者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即使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诗中李清照怀念古人项羽,目的是借项羽

14、来讽刺南宋君臣不退而退、苟且偷安的行径。3、写出一个最近发生的、大家都在关注的热点话题正如顾宪成所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也要做一个事事关心的小学生。第三单元:诗文精粹 8、三打白骨精 1、三打白骨精本文通过记叙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2、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选自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明),通过课文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本领高强的孙悟空;贪婪、狡猾、诡计多端的白骨精;不能识别妖魔,心地善良的唐僧。西游记中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美猴王出世、

15、八戒大战流沙河四大名著中另外三部分别是红楼梦(曹雪芹 清)、三国演义(罗贯中 明)、水浒传(施耐庵 明)。3、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六大要素是: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地点:一座高山中;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起因:白骨精要吃唐僧肉;经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结果:白骨精被打死。4、四大名著中含三字的故事名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水浒传: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高俅5、“夺”表现了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一个年满

16、八旬的拄杖老妇能做这动作,说明与常人不同。“摔”体现了唐僧胆小及受到了严重惊吓。“笑”表现出悟空的自信与乐观。9、词两首 如梦令 渔歌子 1、词两首 如梦令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渔歌子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朔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2、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我还知道的词牌有:清平乐、忆江南、水调歌头。3、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 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4、渔歌子描写的自然景物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风、鱼 构成了一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