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4545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 1994 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 38 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传奇故事。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来学习,重点引导学

2、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感受父爱的伟大,并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境体验文本,提高阅读能力。二、教学目标(一)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二)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三)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难点(一)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二)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

3、的表达方法。五、教学准备(一)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二)教师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故事人物是(),放进课题读一读,在怎样情况下的父与子呢?( )也放进课题读一读。反思:模仿于永正老师的,通过读重音强调不同的词语。我试着这样做,似乎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总共读了 3 次课题,个人觉得有点繁琐。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检查 洛杉矶 混乱 废墟(重义) 爆炸 瓦砾(重形 )布满血丝 颤抖 砸着(重音)反思:问学生什么是废墟,陈宇彬站起来说,就是地震发生之后,墙什么-表达不清了,于是我就出示图片说,像楼房倾斜倒塌,整个村庄变成了

4、一堆瓦砾,整座城市面目全非,毁于一旦,满目苍夷的现象就是废墟。其实,我可以问,墙倒塌了,变成了一堆碎砖块。再出示图片。2、学生理解感悟检查师:读一篇课文,除了会用嘴读准词,读通句子以外,更重要是,你能够用你独特的心读出你独特的感受。谁来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或有什么发现?可以说说一段的,也可以是几段的。预设:(1)课文主要内容:1994 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在一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别人劝阻。抱着坚定的信念,挖掘了整整38 小时,救出了儿子和同学。有机会,可以比比谁说的更好一些。(2)课文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无论什么时候,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3)信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正是父子俩彼此的信

5、任,父亲坚信儿子在等着他,即使所有人都阻拦他,依旧坚持挖掘,同时儿子也坚信父亲会来救助他,才在废墟地下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反思:3 位同学谈自己的感悟,说儿子很信任父亲(胡明哲 ),很勇敢余家玲),后来我直接问谁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发现学生讲的很罗嗦,抽取不出来。安琪居然用挽救,余成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地震,儿子被压在废墟底下,父亲(罗嗦)。很意外,居然讲不准。师:读懂了这么多,那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预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为什么这句话反复出现? 反思:学生针对 36 小时,外貌描写 ,却最后说出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当学生谈到为什么反复出现无论什么时候,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我

6、却不知如何反应。郁闷!一定要逼学生说出我预想的问题?三、走进了比起的父亲1、课文给我们塑造了了不起的父亲,那么这个人物的形象是怎样在我们面前丰满起来的呢?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写人物作文的,从人物的哪些方面入手?板书(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接下来我们就紧抓这位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学习.请大家默读课文 1-12 小节,画出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静心想想你感受到了什么,并写下旁注。(学生默读, 教师巡查) 反思:讲不完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忽略了神情、心理。 可能平时的讲课过程也没太强调。2、学生交流交流重点:(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

7、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悲痛欲绝,无法接受,瞬间的转变)看到眼前的一幕,父亲惊呆了,强烈地意识到,儿子已经必死无疑了,令人无法接受,悲痛欲绝啊。痛过之后,想起自己对儿子说过的话,决心一定要救出儿子。在别的父母都放弃的时候的,只有这以为父亲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决定。即使生的希望如此的渺茫,父亲还坚持做出这样的决定,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学生无法从这整体上去把握,只能感受到一些零散的东西。学生首先关注动作,讲到冲,大哭,大喊,感受到父亲的担忧和痛心。教师可以这样引领学生,父亲只是一味的大哭

8、大喊吗?感受父亲心理的变化。(2)、三句简单的话语 A、指引学生发现父亲的三句话语。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简短的,寻求帮助)反思:学生能说出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没想到胡明哲然说简单的话。其实他是不知道为什么简单的,差点上了她的当。B、师生合作读,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好心人上来阻拦时,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消防队长劝阻时,说-,父亲也只是问-警察上来劝说时,说-,父亲也只是问-反思:朗读指导教师指导的不够到位。吗,没有读出人物的感情,只有第一回好心人的指导比较好。教师应讲消防队长是干什么的,父亲见到他是什么心情等。D、你感受到了什么?既然表达同

9、一个意思,父亲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说的心情一样吗?(虽然是同样的意思,但说话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但目的是一样的,寻求帮助) E、再读,师扮演父亲。不管有没有希望了,我只知道答应过儿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他在一起,再说儿子还在等着我,我一定要其救他。 我不怕危险,我也不会离开的,我要救我儿子。 你理解我吗?不,你不理解我。你知道儿子在等着我吗?我能马上回家吗?我要救出我儿子。 简短反复的几句话,倒出了父亲的急切,要知道此时时间就是儿子的生命啊!也倒出了自己的决心。扣读句子反思:老师扮演父亲,没想到学生说老师是一位合格的父亲。于是我有问见了任何一个人,我都这样说行吗?这里的引导我是成功的。(3)

10、、他挖了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应出示对比句。A 挖掘时间长,指导读出长,累。对比句子,为什么不直接这样写:他挖了 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余家玲一下子就说更能说明父亲的爱。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她的感悟有点僵硬,好像是一个公式套进去一样的。很奇怪,对比读后,学生依然感受不到时间的漫长和父亲的艰辛。B、在挖掘的 36 小时里,父亲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手被锋利的石块割伤了,大石块压伤了他的手指,余震来了,大地又震动起来。灰尘跑进的父亲的眼里,害得他直流泪水。 学生讲得还是不错的。C、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苦苦挖掘?生:是信念。生: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生:

11、是父亲救出儿子的决心生:是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D、36 小时哪,父亲一直不休不眠,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那我们看到了一位坚持、执着的父亲。扣读板书。反思:一时慌乱,自己打乱的阵脚。令人意外的是学生的立足点更高。先说出艰难难道不对吗?为什么一定要学生讲出时间的漫长呢?老师太死板了。(4)、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掘了 36 小时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不像人样的父亲,筋疲力尽的,伤痕累累的父亲。但父亲还在坚持着。扣读句子。 请学生闭上眼睛想想,你看到了怎样的父亲?反思:学生第二次交流就谈到了这个话题。怎么办?(5)、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 36 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反思: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三、教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外貌、内心,给我们塑造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下节课我们就去认识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又有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总反思:学生说了一大串,还倒不出主旨,教师应帮着提取主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