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武汉2016年计算机考研大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4460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大武汉2016年计算机考研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大武汉2016年计算机考研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大武汉2016年计算机考研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大武汉2016年计算机考研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大武汉2016年计算机考研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大武汉2016年计算机考研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大武汉2016年计算机考研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0 计算机软件综合考试大纲(包括三部分)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0A、 C 语言程序设计与算法一、考试要求: 1) 掌握 C 语言语法,熟悉并能使用常用库函数(包括文件操作函数);2)掌握设计算法的步骤和分析方法;3)掌握排序和查找等常用算法的应用;4)能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写程序; 5)能够运用指针、递归和结构体等实现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二、考试内容:1、概述C 程序的特点、算法性能分析与度量。2、算法算法概述、算法的表示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3、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C 语言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整型数据、实型数

2、据、字符型数据、变量赋初值、变量类型转换、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4、顺序程序设计数据输出、数据输入、顺序程序设计。5、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关系运算与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与逻辑表达式、if 语句、switch 语句。6、循环控制while 语句实现循环、do-while 语句实现循环、for 语句实现循环、循环的嵌套、几种循环形式的关系和比较、break 语句和 continue 语句。7、数组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字符数组。8、栈、队列和链表链表的类型和结构,存储表示及应用9、数与森林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存储表示,二叉树遍历森林

3、与二叉树的转换。10、函数及指针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调用、函数的参数和函数的值、数组作为函数参数、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型、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地址和指针的概念、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返回指针值的函数、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11、常用算法两个变量交换,素数判断,计算分段函数值,数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计算,排序,递归算法等。三、参考书目:C 程序设计(第三版) ,谭浩强,2005,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结构(第二版) ,陈明,2008,清华大学出版社。B、 操作系统原理一、考

4、试要求: 1) 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及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3)能运用操作系统原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二、考试内容:1、操作系统概述(1) 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地位;(2)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4) 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1)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 (2)处理机的状态(3)中断系统:中断的定义、类型、中断响应及中断处理的过程3、进程管理(1)什么是进程,进程与程序的区别;(2)进程的基本状态及状态转换;(3)进程由哪些部分组成,进程控制块的作用;(4)什么

5、是临界资源、临界区,什么是进程的同步与互斥;(5)信号量及 P、V 操作;(6)经典进程同步问题: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和读者-写者问题; (7)进程通信;(8)线程的概念4、资源分配与调度(1)资源管理的目的和任务、资源分配机制 (2)什么是死锁;(3)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4)死锁预防的基本思想和可行的解决办法;(4)死锁的避免与银行家算法,安全状态及安全序列;(6)死锁的检测及解除5、 处理机调度 (1) 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功能;(2) 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法、短作业优先调度法、响应比优先调度法(3) 进程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轮转法、多级队列调度; 6、 存储管理(1) 存储器管理的

6、功能;(2) 有关逻辑地址、物理地址、重定位、虚拟存储器等概念;(3) 分区存储管理:重点掌握分区的描述方法、分配和回收算法、三种放置策略(4) 分页存储管理:重点掌握地址变换过程和页面置换算法(5) 分段存储管理:掌握分页和分段的区别、分段的优点7、设备管理(1) 设备管理功能和目标;(2) 设备分配原则;(3) 常用缓冲技术;(4) SPOOLing 系统及虚拟设备。(5) 输入/输出控制(6)磁盘调度8、文件系统(1) 文件、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系统的功能;(2) 文件的物理结构及其比较;(3) 文件目录的内容、结构及设置文件目录的功能;(4)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5) 文件的存取

7、控制;(6) 对文件和目录的主要操作。三、参考书目:操作系统原理(第四版), 庞丽萍,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计算机操作系统, 汤小丹,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C、 计算机网络原理一、考试要求: 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3)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二、考试内容:(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简史;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

8、及相关组织;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计算机网络协议、实体、协议数据单元(PDU)、服务数据单元(SDU)、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等概念; ISO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 (二)物理层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信号、码元、信道等基本概念; 编码与调制、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奈奎斯特定理、香农公式;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 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物理层接口的特性; 中继器和集线器。 (三)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PPP 协议; 介质访问控制:静态划分信道介质访问控制、随机接入介质访问控制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9、和体系结构; 以太网与 IEEE 802.3; CSMA/CD 协议、CSMA/CA 协议 以太网的 MAC 层、MAC 地址、MAC 帧; IEEE 802.11; 网桥、透明网桥、生成树算法; 以太网交换机。 (四)网络层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包服务; 路由与转发;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IPv4 数据报; IPv4 地址和 NAT; IP 层转发分组流程;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 ARP、DHCP 与 ICMP 协议; IPv6 主要特点和 IPv6 地址; 移动 IP;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自治系统、域内路由选择和域间路由选择; RIP 路由协议; OSPF 路由

10、协议; BGP 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组成与功能; IP 多播。 (五)传输层 传输层的功能; 传输层寻址与端口; 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UDP 数据报、UDP 校验; TCP 的主要特点、TCP 报文段; TCP 连接管理; TCP 可靠传输:自动重传请求 ARQ、滑动窗口协议; TCP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套接字(Socket)接口。 (六)应用层 客户/服务器模型、P2P 模型; DNS 系统:域名、域名空间、域名服务器、域名解析过程; FTP 协议的工作原理、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电子邮件格式与 MIME; SMTP 协议、POP3 协议和 IMAP 协

11、议; WWW 的概念与组成结构; 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HTTP 协议。三、参考书目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原书第四版),陈鸣译,机械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谢希仁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831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地学信息工程 0818Z1、地质工程 085217 专业学位一、考试要求(1)牢固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关键技术、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及一般应用方法。(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条件、数学模型、实现过程与应用模型。特别需要注意从专业应用出发,了解系统数据输入输出、数据管理和工程应用的方法原理和实现过程。(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空间分析

12、方法和应用途径。(4)了解在信息系统框架下 GIS 的任务、特点和发展。二、考试内容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2)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3)地球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5)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6)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2、空间数据结构(1)空间认知模型(2)空间实体模型(3)栅格数据结构(4)矢量数据结构(5)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与选择(6)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结构3、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学基础(1)地球椭球体与大地控制(2)地图投影概述(3)地图投影的应用(4)地图投影的生成与转换4、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1)地理信息系

13、统的数据来源(2)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3)数据输入途径与方法(4)数据质量5、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1)数据编辑(2)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和校正(3)空间数据的压缩与光滑(4)图形变换(5)图幅拼接处理(6)矢量和栅格数据的相互转换6、空间数据管理(1)数据库的概念(2)数据模型(3)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组织(4)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空间数据管理(5)空间索引(6)元数据(7)栅格与影像数据库(8)时空数据模型7、空间分析(1)空间分析的内容和步骤(2)空间度量算法(3)数据检索和表格分析(4)缓冲分析(5)叠置分析(6)网络分析(7)三维空间关系(8)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8、数字高程模型(1)

14、DEM 数据分布特征(2)DEM 的表示方法(3)TIN 的生成方法(4)规则矩形网的生成(5)DEM 的数据源和采样方法(6)DEM 的应用(7)DEM 分析的误差与精度9、网络地理信息系统(1)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分布式网络 GIS(3)WebGIS(4)网络 GIS 的发展趋势10、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1)空间数据挖掘的概念(2)空间决策支持系统(3)智能 GIS11、GIS 的输出与地图可视化(1)GIS 的输出(2)地图符号(3)专题信息表达(4)电子地图(5)空间信息可视化(6)计算机地图出版12、地理信息系统工程(1)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概念(2)地理信息系统工

15、程的建设过程(3)GIS 标准13、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互操作 GIS(2)GIS 的集成化(3)GIS 的大众化和信息服务(4)嵌入式 GIS(5)网格 GIS三、参考书目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第 2 版)/吴信才 电子工业出版社870程序设计考试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技术 085211、软件工程 085212、地质工程 085217 专业学位一、考试要求1. 掌握有关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2. 掌握各种查找方法。 3. 掌握各种排序方法的特点和排序过程,具有对各种排序方法的时间性、空间性、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能力。4.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以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方法。5. 具有读程

16、序和改错的能力。6. 掌握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7. 熟悉 C、C/C+、Java 等语言,并能使用其中一门语言编制程序。二、考试内容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线性表、堆栈和队列、数组、广义表、稀疏矩阵、树,以及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的求解过程。2. 数据类型及其操作:基本数据类型、数组、结构、链表等的定义、初始化、引用和操作;变量赋值、算术运算及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及表达式和逻辑运算及表达式求解。3. 算法分析及算法描述方法:时间性、空间性、稳定性分析,典型算法的比较和分析,流程图,N-S 图。4. 程序语言的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语句的应用和编程。5. 基本编程方法和程序设计技巧:穷举法、迭代法、递归法、回溯法等。6. 程序输入输出实现:程序中定义、键盘输入、通过文件进行数据存取、字符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函数、格式输入与输出函数。7. 掌握函数的定义方法,掌握函数调用中参数的传递机制;掌握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作用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