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累中写作在写作中积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4309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积累中写作在写作中积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积累中写作在写作中积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积累中写作在写作中积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积累中写作在写作中积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积累中写作在写作中积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积累中写作在写作中积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积累中写作在写作中积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积累中作文 在作文中积累常熟市工业职业高级中学 俞霄莺学记里有一句话,“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也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两句话讲了一个相同的道理:学习在于积累。的确,渊博的知识在于积累,娴熟的技能在于积累。作为语文之首的作文也在于积累。而且它不只是简单的词汇累积,更是对生活的积累,阅读的积累,乃至写作本身的积累。观千剑而后识器一、积累来自于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著名学者周国平曾经说过,人生就两双眼睛,显性的眼睛,是生存的重要工具,还有一双隐性的慧眼,在精神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多数学生缺少的正是这双慧眼

2、,他们对生活中鲜活生动的亮点视而不见,对生活的感受也如水过沙石,不留痕迹。因而,写文章显得力不从心,写出来也是寒伧贫弱,面目可憎。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发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的奥秘。方法之一,是介绍名家名篇,以动人的篇章为范例,要求学生学习用作家的方法观察生活,披情入生活,启发他们对生活中可喜可悲可爱可憎的人事物动之以情,自觉进行体味。写作训练则从他们比较熟悉比较感兴趣的亲情友情入手,再逐渐拓展范围,写乡情人情,以至朦胧爱情。方法之二,是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带领学生投身生活,感受自然:登山、挖草药、雨天看瀑布;也感受社会:清除非法招贴、参观福利院、捐赠母亲林等。把学生放在一个

3、色味声情俱全的世界里,让他们用多种感官“触摸”生活,变视而不见的“槛外人”为处处留心的“槛内人”。然后在训练中再现并总结感受过的生活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除了做语言上的指导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由表及里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认识生活。二、积累来源于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汲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个体的生活体验毕竟是有限的,再丰富的人生,在茫茫社会中不过是沧海一粟。阅读正可以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提升立足点,开阔眼界。阅读活动进行时,五彩缤纷活跃跳动充满灵性的文字入眼如心,必将激发起情感的共鸣,久而久之“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他人的字词句篇,思想感情都内化

4、成自己的东西,写起文章来也就能像史湘云一样锦心绣口。在做法上,我采用集中阅读和分散阅读相结合的形式。集中阅读放在课堂上,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扩展。这一过程以课文为本,向深度扩展,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通过比较,揣摩范文一字一句的妙处。这有助于保持阅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阅读内容和教学内容保持一致,学诗歌则读诗歌,学散文则读散文,所取或内容相关写法不同,或写法类似内容迥异。这样,学生在扩展中深入,在比较中提升,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分散阅读放在课外,以读本为点,开源导流,向广度拓展,要求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感悟一情一景的真意。在此基础上,学生作好读书笔记,老师定时检查指导。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5、和空间,让他们交流讨论,谈心得,作评论。作为老师有时也加入进去,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以自己的兴趣带动学生的兴趣。“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对作品人生世相的认识,也激发了读书的兴趣。读书和交流是阅读积累,读书笔记则是写作的积累,这样,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在进行写作的积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察和阅读是积累,写作同时也是一种积累。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叶老也曾说:“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的,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说话的能力多麻烦,阅读和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

6、要经常地历练,历练到了习惯,才能有这种能力。”光读不写,永远写不成文章。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通过自己的咀嚼、消化、体味、揣摩,真正有所悟,才能把储存在头脑里的材料道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熟练的习惯和手段,写作能力才能提高,写作能力的培养,靠听靠看靠读,但主要还是靠写。事物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没有一定“数量”的积累,很难有有“质量”的作文出现。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勤写”显得非常重要。和写“读书笔记”一样,“片段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积累方法,在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它应该占有很大的比重。我的要求是每周写一篇,采撷生活中活生生的场景,或合于时令,或感于生活,如“午餐”“等车”“最后一节课

7、”“广播操”“看雨”等等。这是观察能力的训练,也是细节描写能力的训练。是为完整的作文训练蓄势。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进行适量的大作文训练,从文章立意和谋篇布局等方面对学生做相应指导。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从片段训练向篇章写作过渡,让他们体味写作的三昧。勤写作不是死写作,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这就要求训练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因此,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仿写”也是重要的一环。在有素的片段训练基础上,藉借范文来写作,可以促进学生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学了项脊轩志后,让学生以寝室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仿作,宿舍人事是学生最熟悉的,又有范文做向导,大部分学生写来得心应手,写得

8、有声有色,有血有肉。鼾声再起就是其中的佳作。仿写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要科学选文,二要准确析文,三要仿中有创。仿写不是从模子里刻印,要允许学生有创新,有创造才有发展,才能有日后的举一反三,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根之茂者其实邃“根之茂者其实邃,膏之沃者其光晔”。积累的过程正是茂根和沃膏的过程,是作文的前提。只有具备了充沛的情思,丰富的材料,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笔底才会流出汪洋。在不断的阅读和写作积累中,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习作,生活在恐惧中七天、老大、鼾声再起、老夫老妻、学会共处、燃烧的光亮、皖南竹溪、那一片香樟等作文都在市级报刊上发表。其中老夫老妻在上海少年文艺和小荷报联合举办的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结 语积累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厚积才能薄发。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储备丰富,往往是文章力量之所在,反之,好文章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作文教学应该重视积累,并把它作为一条教学原则贯穿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