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3934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摘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日趋现代化,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但以人的全面素质为决定因素的竞争也更加尖锐了。许多国家进一步认识到,不仅要重视智力投资,更要加强道德教育,这是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生产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加强德育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关键词:体育教学 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射、御是军事技能的训练,也具有体育的性质。1根据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中具体目标要求:既要求学生增强体质,掌握体育与

2、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前者,体育教师比较重视,但对于后者,体育教师常常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和自己关系不大,体育教学主要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因为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少年儿童都缺乏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只有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体育中优秀的品质、作风、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里,才能充分发挥体育的职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下面我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加强学生对体育教学中思

3、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认识在学校体育中,体育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所以,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加以克服。从这点来说,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德育教育极为有利的条件。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经常表

4、现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学生 800 米跑练习很多人怕累,蹲踞式起跑怕脏,集体比赛相互埋怨等等问题,记的有一次在上蹲踞式起跑时,我发现有许多同学虽然两脚蹬在起跑器上,但右膝不着地,两手只用指腹轻轻着地,看到这种情况,我就想到他们一定是怕脏,怕把手和衣服搞脏了,于是我就讲了一段小故事:在一次夏令营比赛中,同学们要翻山越林,并爬过一块泥地,才能到达目的地,其中有部分同学怕爬这块泥地,放弃了比赛,而那些到达目的地的同学虽然又脏又累,但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表现出了一种勇敢,顽强,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只有这种精神才能让他们长大后成为强者,学生听后纷纷右膝着了地,手指有力的支撑地面. 发现

5、学生这些问题,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及时纠正,这样就能有力地促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因此,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教师要善于挖掘体育中思想品德教育题材在小学体育中,许多体育教材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如: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组织性和纪律性,800米、1500 米的耐力跑和各种掷物等力量性的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意志,各种跳跃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各种游戏、篮球和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挖掘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题材,结合教师教学的经验,就可以达到既锻

6、炼身体又育人的目的。如六年级 800 米跑教学中,事先我就考虑到学生一怕累,二怕跑不下来,但要完成教学任务,我将转变教学方法,通过讲述冠军背后的故事-王军霞,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生在农村的姑娘,她又黑又瘦,身高不过 1 米 62,她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在 1996 年首次参加奥运会,她以 14 分 59 秒 88的成绩获得女子 5000 米金牌,并获 10000 米银牌,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奥运会长跑金牌的运动员,同学们可知道她背后的艰辛是什么,她曾经说过“为了得到这个荣誉,真得付出了很多,我们队员的脚没有一个是完整的,我们睡觉的时候,脚在被窝里都不能乱动,太疼,钻心得疼,每吃一口饭

7、,就直往上翻,每往上翻一口,眼泪就不自主地流了下来,但是为了训练,还是哽往下咽-。”同学们,只要我们不怕吃苦,有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就能跑完这 800 米的路程。最终学生们个个鼓足勇气,跑完这 800 米。三、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 教师的表率示范是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的,它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较近较多,他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着示范和榜样的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高尚的人格素质。所以,体育教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考虑到它可能的模范性和

8、感召力,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然后才能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性格和人格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道德效仿。例如我在侧手翻教学中,这个属于体操技术比较难的动作,这个内容它本身就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意义,它能培养学生勇敢、拼搏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但很多学生练习时胆怯,不敢去尝试,教学也比较困难,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向学生先讲述中国体操的概况,和取得的辉煌成绩,再亲自向学生展示完整的示范动作,让学生精神大振,为学生增强了信心和兴趣,最后再给予鼓励和安全的保护,激发了学生想大胆尝试练习的愿望,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本节课看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动作技术,还培养了学生勇敢拼搏的精神

9、,同时展示了体育老师的魅力,树立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所以教师有时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他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或一句话也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四、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等问题。2只有灵活多变,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的教学,才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例如我在上低年级的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我首先考虑到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节课上起来太枯燥,乏味,而且运动量也比较大,为了能够上好,我把它融入到大自然中,贴近到现实生活中去,于是我

10、把立定跳远比拟化成青蛙快快回家和青蛙捉害虫,同学们,春天到了,老师带同学们来到了大自然中,这里有一块又绿又清澈的池塘,里面长满了荷叶,我们每位学生都是一只快乐的青蛙,在池塘里自由自在的跳跃,告诉同学们在玩耍中不要忘记了回家,学生听到口哨后快速跳上荷叶中(场地上画圆),没有跳上的同学要向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在练习中采用游戏青蛙捉害虫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以操场上的纸屑为害虫,比比哪组捉得多,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惜我们的校园,不要随地扔垃圾,要优化社会环境,一节课下来,学生累得满头大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所以,只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高昂的兴趣,也只有贴近生活,贴

11、近大自然的比拟才能起到对学生更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五、利用突发事件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处于动态中,活动空间大,影响因素多,在课堂常出现事先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通过这样的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练习中自我保护和小伤害处理方法的教育。同时针对事情的原因和后果对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我们学校我能行,个人才华展示的足球比赛中,双方队员因为有一方队员受伤发生了争异,口角和拳打脚踢,这时给我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也正是这个难题既给学生一次很好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机会,又教会学生受伤后如何应急保护.我首先教学生出现肌肉损伤或关节韧带损伤,千万不要去按摩,伤后应立即冷敷

12、,加压包扎,抬高伤肢休息,24 小时后方可按摩。3然后针对这个事情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同学们你们这种团结奋进,以集体荣誉为主的精神是可贵的,也是现代青少年所缺少的。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能够战胜一切,但你们这种团结的方式方法是不妥的,战胜别人靠得是实力,靠得是勇气,靠得是大家不服输的精神,同学们听了以后,都感到惭愧,低下了头。我想,突发事件有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它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题材,更是给我们体育教师一次处理能力锻炼的机会。总之,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身体练习来实现。要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活动中,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利用教学中鲜明的动态性与群体性,有的放矢,重在“感化”,同时,教师要端正思想品德教育的态度,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切实灌输思想品德目标,从而,把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搞得有声有色,使我们的学生在获得健康身体的同时,获得健康的心理。参考文献资料目录1 李祥,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7 页。2 邵宗杰等,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281 页。3 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30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