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谱吸收带的分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1736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外光谱吸收带的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紫外光谱吸收带的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紫外光谱吸收带的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外光谱吸收带的分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紫外光谱吸收带的分类总觉得这一块被忽略了,所以赶紧弄上来,唤起大家的回忆.原来感觉四谱分析(红外、紫外、质谱和核磁)在有机分析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现在感觉紫外光谱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一直没想明白怎么回事。前一段时间参加仪器展览的时候,听一老师讲多极质谱,原来可以代替四谱分析来解决问题。突然明白怎么回事,也感觉自己已经赶不上时代了,知识的更新速度远比俺学习的速度快的多。感慨之余,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分享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一些问题。紫外及可见光谱包括有几个谱带系,不同的谱带系相当于不同电子能级的跃迁。俺以前结构化学没有学好,现在很后悔啊!1、远紫外(真空紫外)吸收带这一块用的比较少,应该是非常少,一般

2、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波长都是从 200 纳米开始的,因为远紫外(真空紫外)吸收带被空气强烈吸收,顾名思义,也叫真空紫外。主要是烷烃化合物的吸收带,如 C-C、C-H 基团中,为 *跃迁,最大吸收波长小于 200 纳米,范围在 10-200 纳米。2、尾端吸收带饱和卤代烃、胺类或含杂原子的单键化合物的吸收带,由于这类化合物含有一个或几个孤对电子,因此产生 n* 跃迁,其范围从远紫外区末端到近紫外区,在 200 纳米附近。所以,一般在紫外区扫描或全波长扫描的时候,建议从 210 纳米开始,因为很多物质都存在末端吸收,多扫了没有多大意义,从节省时间和氘灯的角度考虑,建议从 210 纳米开始扫描。3、R

3、带这个吸收属于弱吸收带,但是溶剂效应比较明显,所以俺在此友情提醒,在选择溶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哦。R 带是共轭分子的含杂原子基团的吸收带,如 C=O,N=O, N=N 等基团,有 n*跃迁产生,为弱吸收带,摩尔吸光系数 K 一般小于 100L.mol-1.cm-1;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R 带会发生蓝移,附近如有强吸收带,R 带有时会红移,有时可能观察不到。4、K 带这个用的比较多,也是有机物定性定量的基础,其最大吸收往往是由 K 带决定的,一般来说,如果某物质存在共轭双键,从理论上来将都可以用紫外去定性定量的,所以俺建议大家,要特别注意 K 带呀。共轭体系的 *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如共轭烯烃,烯

4、酮等。K 带的吸收强度很高,一般 K大于 10000L.mol-1.cm-1。5、B 带理论支持:芳香和杂环化合物 *的特征吸收带。苯的 B 吸收带在 230-270 纳米之间,并出现包含有多重峰或精细结构的宽吸收带(这也是为什么有馒头峰的原因) 。但取代芳香烃的 B带精细结构会消失,极性溶剂也会使精细结构消失。6、E 带含有苯环的物质一般在 B 带有和 E 带吸收,但是俺做过试验,感觉 B 带的吸收远远 K 带强烈,就以山梨酸和苯甲酸为例,相同浓度的山梨酸的吸收特别强烈,最大吸收很明显,可是苯甲酸的却象馒头峰,最大吸收特不明显,只有通过求导才能找出最大吸收来,比较郁闷。这也可以从吸光系数看出来,B 带的吸光系数为 250-300 L.mol-1.cm-1,感觉不是很灵敏。E 带吸收系数大,但由于 E 和 B 的作用,往往峰形不太好,不利于分析。也属于芳香结构的特征吸收,由处于环状共轭的三个乙烯键的苯型体系中的 *跃迁所产生。E 带又分为 E1 和 E2 带。E 带属于强吸收带,K 大于 10000 L.mol-1.c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