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八德教育目标、内容、途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1723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品八德教育目标、内容、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品八德教育目标、内容、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品八德教育目标、内容、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品八德教育目标、内容、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品八德教育目标、内容、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品八德教育目标、内容、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品八德教育内容及途径总目标: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四品八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尊、敬人、乐观、执着”品质和“爱国守法、文明礼 让、孝亲尊师、 团结友善、勤劳节俭、好学向上、诚实守信、勇于担当”德行的现代公民;小学德育目标:培养具有“爱人爱己、文明礼貌、明白责任、拥有梦想”的小学生。德育内容:(一)根植家国情怀小学主要开展爱的情感教育,初中主要开展 爱和归属感教育,高中主要开展家国情怀教育。1.小学:爱的情感教育(1)爱国爱乡爱家爱校的教育:尊敬国旗,唱响国歌;爱国爱乡 ,爱家爱校;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关心集体,热心公益。(2)爱自己爱他人的教育:关爱自己,关心 师长 ;尊老爱幼,学

2、会感恩;团结同学, 乐于助人;与人为善、体谅他 人。(二)培育文明教养小学主要开展行规养成教育,初中主要开展文明雅行教育,高中主要开展文明尚雅教育。1.小学:行规养成教育(1)文明礼貌教育:礼貌问好,有 问有答;仪表端庄, 态度亲 和;举止文明,尊重他人。(2)习惯养成教育:主动清扫,爱护卫生;遵守纪律,能 够安静;遵守公德,严守交规。(三)强化责任意识小学主要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初中主要开展 积极品质教育,高中主要开展个性品质教育。1.小学:责任意识教育(1)明确责任的教育:了解职责,学会整理;己事己 毕, 为班做事。(2)增强责任的教育:言行一致,有 错就改;学会避让,自 护 自救,有借有还

3、,节约资源;控制情绪,勇于担当。(四)树立理想志向小学主要开展理想志趣教育,初中主要开展情趣志向教育,高中主要开展理想情操教育。1.小学:理想志趣教育(1)学习志趣的教育: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刻苦学 习、懂得钻研,按时作业、书写工整、 爱惜学具,学会阅读。(1)理想志趣的教育:自觉锻炼、培养特 长, 树立志向,拥有梦想。德育途径(一)积极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1.强化德育课程 2.强化学科渗透(二)突出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1.强化主题教育活动(1)加强德育常规。围绕年段德育目 标和德育内容,落 实学校晨会、升国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德育常规,充分发挥读书节 、体育 节、艺术节、科技节等育

4、德功能。 (2)创设德育载体。利用中秋节 、国 庆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入学仪式、毕业仪式等重要活动开展道德实践2. 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公益劳动、扶贫帮困、科技环保、民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社区实践活动。(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环境文化建设。制定班歌、班训、班旗、班徽2.制度文化建设。将制度文化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3.行为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校 风、教 风、学风建设。4.精神文化建设。依托校训、校歌、校旗、校徽等彰 显精神内涵的文化载体。(四)完善“三位一体” 育人网络 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德育领域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 德育途径小学 1-2 年级:了解祖国,会唱国

5、歌关爱自己,关心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1.通过国史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教育学生升旗仪式时要肃立、大声唱国歌,少先队员要行队礼。如开展“我会敬礼”“我会国歌”等主题教育。2.利用童谣、故事、绘本和童话、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关爱自己以及关心师长的教育,如利用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送温暖”等活动。3.通过绘本故事、品德课学习和“手拉手交朋友”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的快乐。4.利用晨会、班会和实践活动,开展基本的爱护公物、爱护花草等环境教育。小学 3-4 年级:热爱家乡,爱家爱校尊老爱幼,学做家务帮助同学,与人为善关心集体,服务班级1.通过品德与社会、实践活

6、动,进行爱乡、爱家、爱校教育。如开展“我爱我家”“家乡一日游”“我是校园小导游”等主题教育。2.通过主题班会和实践活动,开展尊老爱幼、学做家务教育。如开展“我为长辈做件事” “我为孤寡老人献爱心”等活动。3.通过主题班会、班集体活动等形式,在班级中营造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通过主题班会、班级建设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热情地为他人、集体服务,如开展“我爱我班”“我为集体添光彩”等活动。(一)根植家国情怀1.小学:爱人爱己爱护公物服务集体参与公益小学 5-6 年级:热爱祖国,亲近自然孝亲尊师,学会感恩合作分享,体谅他人参与公益,志愿服务1.通过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等

7、形式,引导学生走进祖国历史、地理常识,知道一些祖国之最、名胜古迹,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亲近自然的情感。如开展“我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水”活动。2.通过主题班会和德育课程等形式,教育学生了解、关心、敬重师长,以实际行动感恩师长。如开展“老师,您辛苦了”活动。3.通过德育课程、班集体活动等形式,启迪学生讲团结、懂分享,在活动中感悟体谅他人、了解、关心他人的乐趣,并能持之以恒地落实到行动上。如开展“我能合作、我能分享”“为同学、班级做一件事”等主题活动。4.依托德育课程教学和班级、家庭、社会实践以及师长的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公益热情,鼓励学生乐当志愿者。如开展“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我为社区出份力”等志

8、愿者服务活动。(二)培育文明教养1.小学:礼貌待人文明交往遵守秩序绿色上网小学 1-2 年级:礼貌问好,有问有答文明排队,轻声慢步讲究卫生,勤于换洗遵守纪律,能够安静1.通过示范、模仿、讲故事、读绘本、诵读等形式,采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礼貌问候的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礼貌问好,对于师长、同学的询问能够有问必答。2.通过班会、行规教育、国旗下讲话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文明排队、轻声慢步等合适的言行。3.通过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入学教育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学生懂得勤换衣服、勤洗手的重要性。如开展“我是卫生小能手”活动。4.利用故事、绘本和童话等方式,对学生渗透纪律

9、教育,让学生懂得安静是一种高尚的、礼貌的行为。如开展“纪律之星”“行规之星”评比等。小学 3-4 年级:礼貌待人,态度亲和举止文明,勿扰他人保持卫生,不乱涂画遵守班约,严守交规1.通过主题班会课、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和家庭教育,让学生学会使用问侯语、道谢语、告别语、答应语,懂得能主动地与同学及来学校的客人行礼问好,并且能够做到态度亲和、友好、耐心。2.利用班规校纪、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能做到课堂有秩序,课间有纪律,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如“文明举止我先行”、“争做文明之星”等主题教育。3.利用班级建设和实践活动,进行爱护公物与环保教育,教育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乱

10、涂画桌椅、墙面。如开展“红领巾在行动”“爱护环境我最行”等主题教育。4.通过晨会、班会、队会等形式,开展遵章守纪主题教育,增进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如开展“班级公约我遵守”“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交通安全记心中”等活动。小学 5-6 年级:仪表端庄,微笑待人文明交往,尊重他人爱护卫生,主动清扫遵守公德,绿色上网1.通过礼仪课的学习,指导学生熟练掌握鞠躬、握手等体态语,礼貌招呼,能用眼神、微笑等表情达意,学会优雅地生活,穿着合适整洁,能够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如开展我是微笑大使”主题活动。2.结合礼仪课程、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文明交往,时刻做到尊重他人,不给人添麻烦,不叫他人绰号等。如开展

11、“我是文明小公民”“最美语言小达人”等活动,3.通过家庭教育和班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清洁卫生的主人精神。如开展“家务比赛”“我是班级美容师”等主题教育。4.通过中小学生守则、社区“文明公约”的学习,指导学生遵守公德,做到正确上网,不沉迷网络。如开展 “上网利弊谈”演讲活动。小学 1-2 年级:己事己毕,学会整理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物归原处,有借有还良好作息,不会磨蹭1.采用示范、分步训练,对书包整理、餐桌整理、房间整理等进行日常训练,利用检查、反馈、树立榜样,促进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如开展“我是自理小能手”、“书包整理我最行”等活动。2.利用品德与生活、班会课、“课前小故事”等课程

12、,让学生懂得不说谎话,知错就改的意义,并通过日常训练、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让孩子学会知行统一,做一个诚信的学生。3.利用美丽班级建设、主题班会、讲故事、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引导孩子知道借东西有借有还,借到的物品及时归还的意义。如设立“班级失物认领箱”,帮助学生做到及时地物归原处。4.通过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良好休息的意义,学会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如开展 “我的时间我做主”活动,促进孩子养成良好作息的习惯。(三)强化责任意识1.小学:明白职责自我约束承担责任 乐观向上小学 3-4 年级:为班做事,认真值日学会避让,远离危险不比吃穿,节约资源控制情绪,接受监督1.通过品

13、德与社会、主题班会开展劳动教育,通过明确职责,让班级人人有事做,增强责任意识。如开展“劳动最光荣”“ 我是快乐的值日生”等主题教育。2.利用晨会、班会和社会实践,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和自护常识教育,如上下楼梯、课间活动时的安全,如何避让,不玩危险游戏,“学会辨认危险”等教育。3.通过主题班会、德育课程,进行勤俭节约教育,让学生明白节约资源的意义。如开展“不比吃穿比学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等活动。4.利用学科教学、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初步懂得如何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做到接受监督、虚心接受老师同学的批评。如开展“我能行”“你的良言我接受”等主题教育。小学 5-6 年级:明白职

14、责,独立自立预防危险,自护自救悦纳自我,乐观向上言行一致,勇于担当1.通过主题班会、家庭教育、演讲等形式,教育学生懂得独立自主是成长的标志之一。如开展“我是班级小主人”“假如我是校长”等活动。2.通过学科教学和德育拓展课程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一些预防危险的方法,知晓预防溺水知识、懂得防火灾、触电等知识,学会一些必要的自我救护技能。如开展“斑马线礼让手势我来学”、“逃生救护演习”等活动。3.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德育课程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学会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如开展“与众不同的我”、“爱生活爱自己”、“寻找快乐”等活动。4.通过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言

15、行一致,勇于担当。如开展“守信”“有一种勇敢叫担当”等系列活动。小学 1-2 年级: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坐姿良好,书写工整爱惜学具,学会阅读勤于动手,培养兴趣1.通过主题班队、学科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2.通过主题班会、队会、绘本、学科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坐姿,做到书写认真。如开展“书写达人”活动,促进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3.通过班级学习用品浪费的调查、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自觉整理用品训练,促使学生形成爱惜用品的良好习惯。如通过“班级读书会”活动,培养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4.通过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如开展 “才艺大比拼”活动让学

16、生展示才能,促进兴趣培养。小学 3-4 年级:主动预习,及时复习习惯良好,按时作业主动阅读,自觉锻炼积极参与,培养特长1.通过学科教学和家庭教育等,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2.通过班级活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管理时间的能力。如开展“做学习的主人”“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等主题教育。3.利用读书节、体育节、阳光体育锻炼、体能测试,鼓励学生爱阅读、爱运动。如开展“班级读书会”“我运动我健康”等主题教育。4.结合学校拓展课程、学科教学、体育节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形成特长。如开展“展示技能,扬我风采”“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四)树立理想志向1.小学:喜欢学习 培养兴趣勤于思考拥有理想小学 5-6 年级:刻苦学习,懂得钻研勤于思考,不懂就问广泛阅读,乐于探究树立志向,拥有理想1.通过主题班会、励志故事会等形式,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深入钻研。如开展“名人故事会”“寻找身边的小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