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真题—语文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0112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真题—语文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真题—语文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真题—语文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真题—语文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真题—语文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真题—语文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真题—语文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孝感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 、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字母代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3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工整地把词语中注音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写在田字格中(4分)相形见拙 根深蒂故 龙 yn 凤哕 言不由 zhng2.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典范,代表)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 (植被:指

2、胡髭)C.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 (惘然:失望)D.他(它)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荫庇:比喻保护照顾)3. 5月25日,省长李鸿忠专程到医院看望因医药短缺转移到我省治疗的许孝芹时,饱含深情地对他说:“非常时期,你要谅解;到了湖北,一切都好了。 ”(2分)李省长的话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 ,第二层是 。4.按要求默写(6分)(1)零落成泥碾作尘, 。 (2)不畏浮云遮望眼, 。(3) 论语十则中的 一句和鱼我所欲也中的 一句,都揭示了在危难时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这一观点。(4)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休息日的决议,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

3、传承,请写出两句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 , 。5. 以“走进小说人物” 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正在学校开展,请你按照活动计划完成下列学习内容 (6分)(1)阅读原著,按序号填写相关内容(4分)人物主要性格特点相关故事情节孙悟空 a 三打白骨精武松 b C保尔 坚韧不拔 永不言败 d(2)归纳探究(2 分)上表中人物为人们所喜爱的原因是: 。二、阅读与欣赏(44分)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6.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 ,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 。 (2分)7.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 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二)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

5、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8.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B. 不以疾也(快)C. 从流飘荡(顺、随) D. 负势竞上(势力)9.用现代汉语表达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6、也。(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0.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2 分)A. 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C. 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D.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 ,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 ,乙文以“有时见日” 来写

7、。 (4分)(三) 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如果幸运垂青我,我会走进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 ”父亲说。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我们骑着车,穿过郊区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 ”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烧得跳起来。我唏嘘着,下意识地调转车头

8、。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说着,自顾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虽吃力,却沉稳。我无奈,只得跟随。脚上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后来,连热也没有了,只有麻木。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我还有段距离。我不能不钦佩父亲。父亲向我招手,给我加油。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儿想哭。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阴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下来扳起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一点儿事没有。但是父亲还是从附近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9、。 ”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很快发现了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我不怕,脱下鞋子爬树。爬到了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越来越虚。我不能再爬了,但我多想把果子摘下来。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 ”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很多。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心中渐渐踏实了。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

10、捉鱼吧。 ”父亲过去捉鱼捉得上瘾,只是这些年调往异地,少有闲暇,很少下河了。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岸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不下。父亲说:“走,往上游走。 ”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不清路的小径。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我有些沉醉了。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我使劲点点头。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手足无措,幸运之神站在了我这边!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12认真阅读文题,想想看,你从文题中

11、得到了什么?(回答两点即可,2 分) 13本文围绕“ 我不愿让父亲失望 ”而陪父亲到乡下转转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第三件事是 ;这三件事叙写了“我”在父亲的诱导下的过程。 (4分)14文中加点的 “ 厚” 和“舔”这两个字,在用字炼意上非常讲究,请分别揣摩其妙处(3分) 。厚: 舔: 15文中加横线的三句话,是父亲对“我” 饱含深意的教育和启发,第1句话告诉我 ,第2句话告诉我 ,第3句话告诉我 。 (3分)16朱自清的背影与本文都表现了如山的父爱,但父爱的表现形式却不一样, 背影一文侧重于写父亲为我 ,本文侧重于父亲为我 。 (2分)17等待不仅仅是一种煎熬,更是一种成长。

12、请围绕等待,写一段80 字以内的文字,表达你的见解。 (3分)(四)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当阳光再临大地,时针指向2008年5月19日4时57分40 秒,天安门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下降。当笛声警报长鸣,13亿中国人齐身肃立,低首默哀,历史定格在 2008年5 月19日14时28 分。这一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神州共悲;这一刻,山峦无语,江河呜咽,举国同哀!为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同胞失去的生命,为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同胞遭受的灾难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降半旗志哀。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些在黑暗中寂灭的生命

13、致哀!截至5月19 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造成34073人遇难,而这冰冷的数字还在无情地增长。他们是父亲、母亲、儿女、兄妹,是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是共和国无法割舍的挚爱。这份痛楚,将由13亿中国人共同承受;这份哀伤,将由中华民族一起分担。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些与死神不屈抗争的生命致敬!汶川大地震,是对脆弱生命的无情摧残,也是对生命意志的永恒见证。残垣断壁之下,多少生命依靠顽强的信念苦苦支撑,不管是否创造了生命奇迹,但他们都与死神搏斗过,与命运抗争过。他们的执着,他们的不屈,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渴望,都将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种生死瞬间的人间大

14、爱致礼!山崩地裂,造成了狰狞恐怖的自然断裂,却也呈现了可歌可泣的挚爱真情。在灾难来临的瞬间,多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在生与死的边缘,多少人将死的选择留给自己。让我们记住他们的爱,记住这些普通生命绽放出的温暖光辉,记住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精神疆界。一个文明进步的现代社会,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必定把人的生命置于最高的价值地位。因为每一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失去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国家的损失,都是民族的哀伤。尊重生命,铭记苦难,将使一个国家在挫折中奋起,将让一个民族在磨难中前行。7天7夜,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感天动地的举国驰援,爱心涌动的无私奉献,激发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再现了我们民族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历史会证明,地震能摧毁一些东西,但它必将以另一种形式重塑。救援还在继续,挑战仍在眼前。愿全民哀悼凝聚起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顽强信念,用我们的不屈斗志和实际行动激励国人,告慰逝者“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选自2008年5 月20日人民日报 有删减18.这是一篇情感凝重、感同身受的文章,全文围绕“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这一主题,饱含深情地抒写了 和 两个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在挫折中奋起,在磨难中前行的光荣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