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将军山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9414 上传时间:2017-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将军山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将军山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将军山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将军山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将军山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将军山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将军山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网 中考网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将军山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班级 姓名 座号 1、听录音,完成 16 题。 (13 分)(注意:13 题读一遍;46 题读俩遍)听录音,选出读音错误的一项( ) (2 分)A.蛮横 B.关卡 C.创伤 D.濒临 听下面一句话,话中“绿色”的意思是什么( ) (1 分)A.颜色是绿的 B.符合环保要求,无污染的 C.富有营养的 D.味道鲜美的听录音,判断播出的是一则什么内容的广告( ) (1 分)A.食品 B.营养品 C.化妆品 D.环境保护 听下面一则短文,回答问题。 (4 分)(1) (2) 5.听下面一段故事,回答问题。 (3 分)(1

2、)这段故事出自哪部名著?涉及的主要人物是谁?(2)请另写一个与该人物相关的故事。6.教师节到了,初三(1)班的同学们准备开展一次“感谢师恩”的师生联欢会。班长小明被选为主持人,请你为他设计一段开场白。 (2 分)2、积累运用(19 分)7、默写(11 分) (每空 1 分)(1) 使至塞上中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景象的是 , 。(2)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 (无题 )的执著与奉献(3) 、 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斥责“商女” ,直指那些身负天下安危,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的是

3、, 。(4) 、这是 一种树。 , ,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5) 、且夫我尝闻_,_,始吾弗信。8、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 (不能填写本试卷中已出现的诗句) (6 分)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 ” ;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 ,” ;置身于古战场,我们会想起“ , ”。与古诗同行,我们的旅途才不会单调和寂寞。9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文意连贯,并和相关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2 分)水是无形的。水是日月潭中的日月;水是黄果树瀑布的直发;_。_;李清照眼中的水是敲击心鼓的点滴;秦观眼中的水

4、是斜阳外环绕着孤村的蜿蜒。水由无形变幻出有形的万物,人间的百态。中考网 中考网 3、阅读题。 (48 分)(1)阅读下面小说选段,完成1016题。 (17分)(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 “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

5、仰面答道, “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 “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 “不要取笑!” “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低声说道, “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6、。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0请各用

7、一句话分别概括(甲) (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2分)(甲) (乙) 11、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 (3分)12、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已的态度是:_。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_。 (2分)13、 (甲) (乙)两段文字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请从上边两段文字中摘抄一例你最为欣赏的动作或语言描写的句子进行赏析。 (3分)摘抄句:_赏析:_14甲文中: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4分)这段文字属

8、于 描写,作用是: 乙文中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按要求写出相应的中考网 中考网 语句。 烘托范进昏厥时怕人情景的是 烘托范进疯走狂奔的是 15、甲乙两文都多次写到人物的“笑” ,试分析他们各为什么笑?这反映了他们各自怎样的心理?分别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 分)(二)把愤怒变成葡萄园(14 分)人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不平和屈辱是很容易动怒的。就连那些胸襟开阔,修养极高的人,有时也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区区小事而怒从心起,从而招来祸患,酿成悲剧。历史上大名 dn dn 的林则徐先生就是一个动不动就发怒的人,为了提醒自己,他干脆把“息怒”二字镂刻在自己宝剑上

9、。 愤怒本身有一种可怕的破坏力:天庭之怒,则黑云密布、雷鸣电击;大地之怒,则演绎出山崩海啸,怒潮翻滚。其实人为了捍卫正义、尊严而“拔剑而起”,抱着“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豪情倒不失为大英雄本色。至于吴三桂的“为红颜一怒”和楚霸王激怒之下把一个气势恢弘、华美富丽阿房宫“付之一炬,只留下一片可怜焦土”的举动,只能给后人留下笑柄和一声幽幽浩叹。想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努力。而易于动怒的人,往往在事情的关键环节,遇到 j 手和麻烦,就变得束手无策,焦头烂额。结果把好好的一桩事情搞得一塌糊涂,就像蜜蜂一样为了一点小小的冲撞,竟然把自己整个生命付之于最后的一蜇。我有个远房舅舅,在修理家里一个疏漏

10、破损的木盆,当他把木条一片一片对接好,几番试验后发现木盆仍在漏水,于是盛怒之下,便取来一把斧头把木盆砸碎。后来无论在考试中失败,或者遇到不顺心的烦恼苦闷的事情时,母亲总会给我讲起舅舅的这段往事。我由衷地欣赏那些谦逊达观、心境平和的人,他们即使身处最险恶、最苦难、最无奈的境遇,仍能保持“宠辱不惊,临危不怒”的平常心。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财政部供职期间,他为了扭转金融危机而竭尽全力,但他的金融方面的许多精辟的见解却遭到非议,连人格尊严也受到凌辱,最后他客客气气地呈上辞职信。然后回到宁静的、能够充分施展他才华的剑桥去,回到书房去,跟他的藏书和藏画在一起,以坚强的意志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 、 就

11、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其实面对人生的厄运和磨难,与其怨天尤人,悲观沉沦,倒不如“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把诅咒变为葡萄园” 。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因为“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有限的精力,有限的光阴,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资源。生命的价值只有两种,要么熊熊燃烧,释放出巨大的光和热,要么窝成一团黑烟,到头来一无所获。晚年的托尔斯泰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就像一个“气势磅礴气象博大的生命大瀑布” ,歌德更是一棵“生命的常青树” 。只有那些不明智的人才会把自己的智慧才华消磨在无谓的悔恨、诅咒和愤怒上。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瀑布,和“大树” 。一旦它肆意咆哮暴怒起来,会

12、酿造泛滥成一场人间的祸患灾难。可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它,就会变成一种“造福人类”的巨大能量和资源,去滋润养育万物生灵,为人间播出一片霭霭绿阴。16、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 分)大名 dn dn( ) ( ) j( )手 镂( )刻 譬( )如17、根据文意揣摩“葡萄园”在文中的含义。 (2 分)中考网 中考网 18、细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作者的观点。 (2 分)19、第自然段写林则徐有何作用?(2 分)20、下面的事例论据用在第自然段中证明作者的观点,好不好?(2 分)晚年的托尔斯泰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就像一个“气势磅礴气象博大的生命大瀑布” ,歌德更是一棵“生命的常青树” 。21、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在该段中起到怎样的论证作用?(2 分)22、读了该文,以后当你要发怒时应该怎么做?(2 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528 题(17 分)甲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 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虎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乙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