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下期初三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9355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2009学年下期初三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08-2009学年下期初三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08-2009学年下期初三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2009学年下期初三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2009学年下期初三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2009 学年下期初三年级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出题人 柳正华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炽热(ch) 窥谷忘返 (gu) 和煦(x)B阔绰(chu) 气冲斗牛(du) 恻隐(c)C挑衅(xn) 苦心孤诣(y) 哂笑(x)D追溯(sh) 吹毛求疵(c) 猝然(c)2、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A浩瀚无垠 不屑置辨 吹毛求疵 郑重其是B曲径通幽 抑扬顿挫 山清水秀 委曲求全C惟妙惟肖 一筹莫展 络绎不绝 再接再厉D栩栩如生 谈笑风生 怡然自得 苦心孤诣3、古诗文默写。 (共 8 分)(1)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2、(曹操观沧海 )(2)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 无题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 。(4)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 ,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5)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 。(6)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 , 。(7)亘古不变思念之亲情,常融入古诗文中。夜雨寄北中诗人借“ ”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宕开一笔,用“ ,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4、名著阅读。(4 分)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

3、的知识,而且能够了借社会,懂得人生道理。从吴承恩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身上,我们能学到爱憎分明的品格;从老舍 里祥子的遭遇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旧社会的黑暗;从罗贯中三国演义里 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忠诚和智慧;从笛福鲁滨孙飘流记里鲁滨孙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精神。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7 分) 材料一:(某超市宣传牌)各位新老顾客您好:根据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从 6 月 1 日起实行收费,请各位顾客根据需要选购。 材料二:“限塑令” 实施几天后,超市里顾客自带环保袋和塑料袋的超过 60,环保塑料袋的用量比限塑前有大幅降低,环保购物袋的销量翻了三倍。 材料三

4、:“限塑令” 实施后,各类环保购物袋进入市场,环保购物袋多用无纺布、尼龙等材料制造,价格低廉,所以做工十分粗糙;携带方便,但购买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多时顾客又感到不便。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你概括出怎样的信息?(请用对联的形式概括) (2 分) 限塑令初见成效 _ (2)上述材料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任选两处,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2 分)序号: ,改正: 。序号: ,改正: 。(3)读拼音写汉字,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3 分)D qi sh w ji, hun jng bo h ko d ji。6、仔细观察下面一幅图画然后按要求答题。(4 分)解释“路不拾遗”的意思。(2 分)

5、从图画中你看出了哪些内容?(2 分)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712 题。 (16 分)贫困不是理由她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孩。去年高考,她考了 683 分的好成绩,超出重点录取分数线近 100 分。喜讯传来,一家人却陷入愁云惨雾之中;女孩一家 5 口,奶奶年事已高,母亲体弱多病,弟弟正上初中,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亲身上。父亲已经年过五旬,照顾几亩薄地,农闲时到附近煤矿挖煤,每天上午 7 点半下矿,工作到下午 4 点半才能出来吃饭,可即便如此,每月也只有几百元的微薄收入。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家里早已债台高筑,面对高额学费,如何去筹?当地媒体报道了女孩面临的窘境,引起著

6、名音乐人高晓松的关注。他决定资助女孩,并很快联系上了她。在电话里高晓松郑重承诺:“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的情况,决定资助你。”善良的他怕伤害女孩的自尊,又特意补充了一句:“不是因为你贫困,而是因为你有才华。”这对一筹莫展的李家而言,无异于喜从天降,女孩连声道谢。最后两人约定,女孩一拿到录取通知书马上通知他,他会把学费汇过去。半个月后,女孩打电话给高晓松的秘书:“请转告高叔叔,我被浙江大学录取了。”当高晓松第二天准备汇款时,那女孩又打电话来了:“高叔叔,非常感谢您的好意,可是我不能接受您的资助了。两天前,一位好心的伯伯已经资助了我大学四年的学费。昨天给您打电话,是因为我答应过您,被录取后一定要通知您

7、。”当时高晓松非常惊讶,也被女孩的诚实深深打动。他仍然想帮助她,于是说:“我知道杭州的物价很高,既然有人帮你出了学费,那我就负担你四年的生活费吧,每月 500 元,你看怎么样?”“谢谢您!不过我的生活费那位伯伯也资助了。希望您能帮助别的比我更需要帮助的孩子。”女孩真诚地说。其实,女孩完全可以接受第二笔资助,也没有人会去查证这笔钱,可以用来还债,可以让父母家人过得宽裕一点,可以给弟弟买一个新书包,可以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滋润一点可是她不假思索地放弃了,选择了诚信和善良,再次让高晓松感到震撼。这位内心富有的贫家女孩名叫李小萍,家在四川内江市的农村。此事传出以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很多人为她的所

8、作所为感动,由衷地敬佩;也有人说她傻,以她的境况,同时接受两笔捐助也不违背情理啊!面对褒扬与质疑,李小萍依然平静,解释说我觉得诚信和自立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我暂时贫困,可是我没有任何理由逃避这种责任。一位普通的中学生,简单的一句话,令多少人感到汗颜!(摘自中国青年2006 年第 13 期。姜清峰/文)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 分)(不超过 28 字)。8、本文标题“贫困不是理由”中的“贫困”指的是(2 分)9、本文通过对女孩的 描写和 描写,赞扬了女孩 的高贵品质。(4 分)10、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加点词语“不假思索”的表达效果。(2 分)11、文章末段中的“一句话”指的是

9、。(2 分)12、现代中学生,除了本文提到的贫苦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贫困?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女孩身上得到什么启发。(100 字以内)(3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 1316 题。 (共 12 分)寂寞是一种乐趣姬有文 记得上学时,一位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搞学问就得甘于寂寞。当时对这句话很不理解,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己成为一名党的宣传干部后,对这句话也就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 屈指数来,自己从事业余写作己 30 多年。从起初在当地报刊汤峪温泉上的文章的发表,到现在频频见诸全国、省、市报刊杂志的“豆腐块”“ 千字文”,笔耕不辍的过程虽说有难以名状的寂寞,但我仍感到生活的乐观充实,因为自己已经

10、学会了从写作中找寻乐趣。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沉浸在寂寞之中,那么他(她)便是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人。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能与寂寞为伴,身处寂寞而不觉孤独,那么他(她)经过一番潜心努力之后,一定是能干出些成绩的。 古今中外,大凡真正钻研学问的人,很少有难耐寂寞的。社交圈内不会产生科学家,麻将桌旁成就不了大文豪,嘈杂环境中出不了有所建树的优秀者。就我所闻,有所成就的科学家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而文人墨客,则与文房四宝为伴,在翰墨天地里挥洒人生;在当今信息时代,也可在网络世界里指点江山,尽情畅游。 寂寞是一轮柔和平静的明月,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寂寞是一池光洁如镜的清水,谁也不忍打破它的平静

11、; , ;寂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如钢铁般坚强;寂寞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只有心存理想乐于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独特的韵味。 说是寂寞,其实并不寂寞,寂寞是一种乐趣。报刊上众多作者的名字个个耳熟能详,看到他们富有个性魅力的文字,就如同听到朋友们的耳语。征文竞赛颁奖会上登台领奖,通讯员表彰会上与笔友握手相见,彼此间推心置腹的相互交流,在谈笑风生中取长补短。这些不都是人生中幸福快乐的一景吗? 学问之树扎根时虽然苦,可它开放的花朵芳香,结下的果实甜美。如果不能承受寂寞之苦,就难以尝到学问之果的甘甜。如此观之,忍受寂寞是苦中有乐,寂寞中有美丽,寂寞中有幸福,寂寞中有乐趣

12、。写作,是心灵的倾诉,寂寞会变成快乐;读书,是生命的体验,会让你走出寂寞。在寂寞中伴随快乐边读边写,边写边读,谁说这不是人生的幸福呢?(选自散文百家2005 年第 2 期,有改动) 13、阅读全文后,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1 分)其含义是: 。 (2 分)14、结合语境,说说你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 分) 笔 耕 不 辍 的 过 程 虽 说 有 难 以 名 状 的 寂 寞 , 但 我 仍 感 到 生 活 的 乐 观 充 实 ( 2 分 )寂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如钢铁般坚强(2 分) 15、在第段的横线上仿照画线句写一句话。 (2 分), 。16、如果

13、把文章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作为论点,下列哪则材料适合作为它的论据?为什么?(3 分)甲 我 们 没 有 如 来 佛 的 慧 眼 , 把 人 世 间 几 千 年 积 累 的 智 慧 一 览 无 余 , 只 好 时 刻 记 住 庄 子“生 也 有涯 而 知 也 无 涯 ”的 名 言 。 我 们 只 是 朝 生 暮 死 的 虫 豸 ( 还 不 是 孙 大 圣 毫 毛 变 成 的 虫 儿 ), 钻 入 书 中 世 界 ,这 边 爬 爬 , 那 边 停 停 , 有 时 遇 到 心 仪 的 人 , 听 到 惬 意 的 话 , 或 者 对 心 上 悬 挂 的 问 题 偶 有 所 得 , 就好 比 开 了 心

14、窍 , 乐 以 忘 言 。 ( 节 选 自 杨 绛 读 书 苦 乐 )乙 我 穿 越 历 史 的 目 光 又 在 居 里 夫 人 的 会 客 厅 看 到 一 张 简 单 的 餐 桌 和 两 把 简 朴 的 椅 子 。 居 里的父 亲 曾 经 要 送 他 们 一 套 豪 华 的 家 具 , 他 们 拒 绝 了 , 原 因 很 简 单 : 有 了 沙 发 和 软 椅 , 就 需 要 人 去打 扫 ,在 这 方 面 花 费 时 间 未 免 太 可 惜 了 。 为 了 不 让 闲 谈 的 客 人 坐 下 来 , 他 们 没 有 添 置 第 三 把 椅 子 。居 里 夫 人后 来 说 : “我 永 远 是 追 求 安 静 的 工 作 和 简 单 的 家 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