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8686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11月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7年11月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7年11月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7年11月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7年11月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11月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11月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7 年 11 月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 命题人:韩宗秀 时限: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本套题分书写、阅读、写作三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书 写(3 分)请将下边的句子抄在方格里,并注意全卷的书写质量。博览群书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面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阅 读(57 分)一、积累运用(8 分)1、按要求默写。(4 分)(1)李清照在武陵春中以生动的比喻表现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 ”(2)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

2、守的傲骨的两句诗是:“ , 。 ”(3)“鸟语花香”是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致的。请你写出两句含有“鸟语”的古代诗句。(课内外不限)2、某公园有一则公告:“公园内严禁打鸟,严禁攀折树木,违者罚款 10 元,情节严重者将扭送公安部门处理。 ”请你用委婉得体的浯言改写这则通告。(2 分)3、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2 分)学会感激:感激江河,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哨叹;2感激山峦,才会有“ , ”的雄心;感激草木,才会有“ , ”的企盼;感激雪花,才会有“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陶醉。二、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答题。(9 分)右 溪 记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3、,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敲1嵌2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3悬4激注。修木异竹,垂阴相荫5。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选民退士6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7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8),俾9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10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注释1鼓:倾斜。2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像张着口的样子。3洄:水回漩而流。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4悬:水从高处流下来。5荫:遮蔽。6逸民退士:指隐居的人。7置州:设置郡,作为州治。州,古时的行政区域。8芜秽:杂草积土。9俾:使。110

4、:补助,增添。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悉皆怪石 不可名状修木异竹 遂命之曰“右溪”5、用文中原话回答问题。(4 分)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文中如何叙述整治右溪的经过?6、本文尽管着墨不多,却抓住了景物的基本特征,既有具体的描绘,又传示空间布局整体性的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环境以“小溪”为中心物象,兼以“岸石” 、 “竹木” ,三者各具风格自成一趣。文中写三者的典型语句分别是: : ; 。(3 分)三、阅读美文智慧的美丽 ,然后答题。(15 分)3智慧的美丽(1)那天晚上看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词典” ,我流了泪。(2)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因为里面有一种真实和聪明,还有那份期待和

5、紧张。(3)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家人,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你的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儿,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弟,他是体贴的。(4)主持人也很感动,他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父母?他说,因为父母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5)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全为了家人。主持人问,有把握吗?他笑着,当然。要回答 12 道题,而每一到题都机关

6、重重,要达到顶点谈何容易?答到第 6 题时他显得茫茫,这时他用了一条热线,让现场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的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答,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这道题而他不会。(6)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后一题时,我手心里的汗都出来了,好像我是那个盼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机票和一台电脑的人。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宠爱,也应该让他答对吧。(7)最后一题出来了,六选一,是有关水资源的。(8)他静静的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在台下,紧张的看着他,而主持人也恨

7、不得生出特异功能把答案告诉他一样。(9)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对面的妹妹着急了,哥,快说呀,要来不及了。因为只有 30 秒时间。(10)王小丫也着急了,快说吧,不要浪费时间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4(11)他沉默了一会,说了:妹妹,你想念咱爸咱妈吗?妹妹说,当然想。坐在电视前的我着急了,天啊,这是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慢悠悠的,难道他要放弃自己最后的冲刺吗?我几乎要生气了,怎么有这样冷静的人呢?怎么还说这些没边没沿的话?(12)他又说了:“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妹妹说:“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

8、能实现了。 ”然后时间到,电话断了。(13)天啊,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道题他根本就会,答案早就胸有成竹!他只是想给妹妹打个电话,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早点分享。(14)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为他的智慧,为他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美丽。(15)果然,他轻轻的说出了答案,我看出了王小丫的感动和难言,王小丫说,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选手。(16)是的,从来没有,像他一样的冷静和智慧,在最后的关头,在久久的沉默之后,给大家带来了满怀的喜悦。而坐在台下的父母,眼角也悄悄的湿润了。(17)我从来以为只有“情”是美丽的,比如爱情、亲情、朋友之情,从来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丽。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而

9、机智的晚上,轻舞飞扬。7、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话:“我流泪了” ,你认为我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2 分)8、读完全文,请用恰当的词语说明我的情感(心理)变化。 (3 分)( )( )( )(流泪 )。9、请你仔细阅读第五自然段,根据答题人的表现,谈谈答题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分)10、请你再读文中划横线句子“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 ,揣摩他的心理并描叙下来。(4060 字) (3 分)。11、请你谈谈文中“智慧的美丽” ,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 分)12、怎样理解“他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丽而机智的晚上,轻舞飞5扬”这句话? (2 分)四、阅读漫话对联 ,然

10、后答题。(14 分)漫话对联(1)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 )jun 刻在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2)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那么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悬挂在门上或壁间廊柱上。(3)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

11、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 )十日寒”是很有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4)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 ,谓之“题桃符” ,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旧桃换新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宋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美,

12、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话等。进入 20 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的英姿。(5)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6)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 ,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6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7)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等,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更不宜有

13、“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子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8)对联还有一些特殊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令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 ,上联出自 诗,下联出自 词,这叫“集句” 。二是“摘句” ,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9)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香花,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箱奇珍。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

14、报十二时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康宁。 ”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了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花异 (p)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 (y)生辉。1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 分)(jun)刻 一日曝( )十日寒奇花异 (p) (y)生辉14、请在下面三句话的横线上分别依次填上楼名、行业名和两句诗词的作者名。(3 分)“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 楼上的名联;“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 店的妙联。“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 、上联出自 诗,一联出自 3词,这叫“集句” 。15、本文主要介绍了对联的 、 、 、 、等知识(3 分)716、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各举一例说明。(4 分)我的分析:说明方法一 举例: 说明方法二 举例: 17、下面两题任选题(2 分)在你的家乡,一定有名人或名胜古迹上的名联,你平时留心过吗?试写出一幅,并略作赏析。我的积累: 我的赏析: 已进入九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