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7572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模式【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特点。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方法】讲授、练习、归纳【把脉高考】诗歌表达技巧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发现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 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全国高考试卷中的诗词鉴赏试题,就题目而言,虽然有的侧重某一方面,有的是综合考查,但大体可

2、归纳出几种问答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意境类1.形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两个方面。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一: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 二:概括形象特点; 三: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

3、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例 1 (2007 年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海棠 牡丹花宋苏 轼 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濛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注】崇光:美艳的光彩。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答:因题干中已明确了诗歌的形象,所以第一步可省略;前二句描写了光

4、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第二步概括形象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对海棠花开的喜爱之情(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例 2 鹊桥仙 夜闻杜鹃茅檐人寂,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零羁旅。问:(1)这首词“茅檐人寂”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2(2)词中“林莺燕巢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2)运营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

5、衬托出杜鹃啼声的孤独和悲切。“总无声”衬“常啼”,而啼声则引出下句“催成清泪”,映“孤”字。例 3 渔 家 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物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问:试简述“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写的景物的特点。答:以“千障”“长烟”“落日”“孤城”组合成一幅立体的塞下秋景图,渲染出一种开阔苍凉的气质。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鉴赏要点(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6、(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等)。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古诗刻画人物形象,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烘托、对比等。解答这类题目,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人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比

7、较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人物个性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答题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整理思路,组织答案。例 1、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答案】(步骤 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 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

8、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3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例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词(唐)张潮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4 分)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6 分)答案: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1 分)、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1 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

9、互助(或“团结”,或“友爱”,1 分)、勇敢(1 分)的采莲姑娘。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2 分,“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者写“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2 分)。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2 分,如写“动作描写”给 1 分)。附:常见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 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0、。”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4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 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 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 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 业、 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2.意境 (意境意象情感)命

12、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题指津:无固定模式,但一般分析诗歌意境须抓住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绘时一定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规范的表达为两个双音节形容词。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5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伤感的情怀”是不

13、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伤感。答题范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例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6 年山东卷)晓上空泠峡 王闿运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 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1)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

14、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抓住其中要点:描摹诗歌图景)(2)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概括了意境-特点),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剖析了作者思想)。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剖析了作者思想)。例 2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作者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杜甫草堂时。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

15、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魅力的初春景象(季节特点的总结,之后加上冒号):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光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营造了一种明净绚丽的春景;(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例 3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依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注:义公是一位高僧,此诗写其禅房周围环境。问:义公禅房周围环境有怎样的特点?写这样的环境有何作用?答:禅房空林环绕,秀峰迎门,幽谷临阶。夕阳雨霁之时,山峦格外清净,又有水汽飘落,更显庭院阴凉;这一环境恰如莲花般纤尘不染,脱俗绝世;衬托了义公的清德高风,情调高雅,襟怀绝俗,从而寄托了诗人的隐逸情怀。附:6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 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 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 忧国忧民等。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 别后的思念)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