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7366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4200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二年级语文试卷第卷 语言积累应用及写作命题老师:郑碰玉 2005.6一字词检测篇积跬步而至千里,认真作答每一题,收获属于你。 (12 分)1.把下列诗句抄写到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美观。 (2 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为富丽堂皇的滕王阁所写,展示了滕王阁的雄伟气势。这诗句让滕王阁闻名千古,又让滕王阁屡毁屡建。你还知道哪些让景点闻名的诗句吗?请把诗句写出在横线上 , 。 景点名字是 (2 分)2找出每组中字音或字形错误的一项,先把序号写在横线上,然后把正确的字或者音写在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4分)(1)A.招徕(li) B.藉(j)贯

2、C.凛(1n)冽 D.门楣(mi) ( )(2)A.牟(mu)取 B.眼翳(y) C.黝(yu)黑 D.缄默(qin) ( ) (3)A.戈()壁 B.怵(ch)目 C.锃亮(zng)D.广袤(mo) ( ) (4)A.绯红(fi) B.睥(p)睨 C.蓬篙(ho) D.笃信(d) ( ) 3选出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2 分)A.拘囿(局限) 雪后初霁(雨后或者雪后转晴) 哂笑(讥笑)B.朔方(北方) 众目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油光可鉴(照)C.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家醅(泛指酒) 龙吟风哕(鸟鸣声)D.从流飘荡(顺从) 缊袍敝衣(敞开) 饶有兴趣(富有)4下边句子没

3、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A改革开放二十年多来,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C语言流畅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D通过知晓诚信和践行诚信的诚信教育,使我们的诚信素养得到了提升。2二默写积累篇传诵千古的名句总给人美的享受。请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佳句。 (10 分)5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6诗人岑参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名句是 ,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 , 。这和李白在行路难中的诗句“ , ”异曲同工。8李商隐无题中表现了诗人缠绵相思

4、之苦和坚贞爱情的千古名句是: , 。 (每空一分)三语言应用篇开动脑筋,放飞思绪,体验智慧冲浪的快乐。 (102 分)9依据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小王、小张和小李正在进行一项小发明制作。但在关键部位却卡了壳。小王说:“要是小郭来了多好,这个部位他准行。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恰好小郭来了。小张说:“说曹操,曹操到。 ”小郭问议论他什么,小李说:“我们准备请你吃肯德基。 ”小郭说:“这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吗?”(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小王说的“只欠东风”意思是_ _ 。(2)小张的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_ _(3)“醉

5、翁之意不在酒”语出欧阳修的文章,原意是_ _,小郭的话意思是_ _。 (5 分)10 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 “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出两点。 (2 分)(1)_ _ (2)_ _11. 下面的句子不成对偶,请改动下句,使它们组成一组对偶句。(1 分)上句:看社会知国情坚定报国志下句:放眼展望未来明确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使自己的爱国心情越来越增强。改动: 12在横线上分别写出适当的词语,要求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并使用

6、比喻的修辞,而且内容前后照应(2 分)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 ,我们 , ;友谊如 ,我们 , 。 313 【附加题】答对加分,答错或不答不扣分。 (2 分)“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 “美玉无瑕”指的是 。五作文篇提炼生活,抒写真情,妙语佳言任你挥洒。 (40 分)从 14、15 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注意卷面整洁,书写工整:14.也许你听过海浪拍击堤岸,也许你听过山风掠过林梢,也许你听过

7、燕语呢喃,也许你听过雨打芭蕉这自然的歌声,常常让人沉醉。其实美妙的大自然美好的生活有很多让我们沉醉的种种,请以“ ,让我沉醉”为题作文。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文章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不得少于 600 字。15热爱是风, “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 。热爱是雨, “有情芍药含春泪” 。热爱是土,俯身就能抠出一把,哪一把土壤里没有先民的血汗和未来人的绿梦呢?热爱是云,仰首就能望到一片,哪一片云里没落过孩子的向往和老人的忆念呢?因为热爱,我们心存感激,因为热爱,我们满怀忧愤;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

8、热爱,我们敢于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忍辱负重的生,生是热爱;大义凛然地死,死是热爱;清清爽爽,认认真真地活着,活着又何尝不是热爱! 请以“热爱”为话题作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可用所给话题作为文题。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及给自己的启迪,但必须围绕“热爱”这一话题。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少于 600 字。42004200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二年级语文试卷第卷 阅 读命题老师:郑碰玉 2005.6四阅读提高篇课里课外,五彩世界,畅游其中,抒写心语。 (48 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 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

9、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6在原文的空白处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2 分)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10、 分)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_ _19作者在写山记水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 分)20作者笔下的水有什么特点?你还记得哪句写水的句子,它和本文所描绘的 水特点相同吗?(2 分)5(二)课外文言文阅读:(说明:平行班完成短文 I;提高班完成短文 II。 )I 丰乐亭记 (节选) (10 分)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山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

11、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释:(1)得,发现水源。(2)州,州城。(3)上,宋朝皇帝。(4)涵煦,滋润化育。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 分)(1)修既治滁之明年 (2)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3)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4) 耸然而特立 2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 分)又幸其民乐

12、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23 “丰乐亭”得名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 分)24本文和醉翁亭记表达了同样的政治理想,即_ _(1分)25请在醉翁亭记一文中找出与“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内容相同的句子,并请默写在横线: 。 (2 分)II 游黄山日记后节选(10 分)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同揽)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 ”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6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