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39283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装饰2005年第11期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民国时期良友画报所刊载的有关服饰的内容,总结归纳出其对现代上海服饰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从中概括出当时上海兼容并蓄、趋新善变、崇尚洋派的时尚特征。 关键词:良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西风东渐 良友画报由伍联德先生于1925年8月在上海创办,至1945年10月停刊,是一本民国时期百科全书式的画报。其大量涉及近现代中国军政学工商各界人物肖像、社会风貌和歌舞电影等内容,紧扣时尚生活,间接传播了服饰时尚的理念;又另辟专栏不定期刊登时装发布会的消息、发表画家兼设计师们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具有“准时装杂志”的意义。 一、 良友对当时上海服饰

2、的推动作用 1. 专业性报道的时尚指导作用 首先, 良友画报不定期地刊登国际流行时装发布会的消息。其主要通过摄影图片和文字来报道巴黎、伦敦和纽约等各大时装中心的时尚动态。如良友总第60期发表的1931年“欧美流行夏季时装” ,以两幅版面介绍当季的连衣裙、套装等,并配有说明:“领缘皮袖口与黑色反映成趣,额前罩以半截面网,为巴黎流行新装。 ”再如总第36期在“欧美时装”栏目中,介绍了“巴黎、纽约春夏时装展览会中几种简单而美观之服” ,也有说明:“出门旅行郊外散步此装束甚见精神” 、 “简便美观春夏咸宜中年妇女喜用之” 。这对当时半推半就地认识、接受洋派文化的中国读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 良

3、友画报经常刊登上海本埠“新装会”的消息。在总第103期发表的“夏装新案” ,由当时的演艺明星梁赛珍、梁赛珠姊妹担任模特展示应季新装,其中有旗袍,更有西式套装与连衣裙。值得玩味的是,总第106期发表的“夏季新装”是由永安公司“为提倡国产丝绸起见,最近特举行一时装表演会” ,但其款式也多为西式,即使旗袍也被披上西式披肩,佐以高跟皮鞋。 再次, 良友总第13期发表“美国女子体育服装由繁而简之变迁” ,介绍了美国女子体育服装的演变过程,并总结出由繁而简的规律。现在看来,这不能简单归结为一般的时尚报道,而应奉为具有教科书般指导意义的设计启蒙。 2. 设计作品的审美启蒙作用 良友画报还经常发表兼任“服装设

4、计师”的画家们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通过时装画的形式来体现。画家们把他们对外国时尚信息的把握,对当时的消费观念的感受,转化成具体的服装样式和穿着理念。当时引领服饰潮流的画家叶浅予、方雪鸪、万氏兄弟、张令涛、胡亚光等人都常常以良友为园地发表新作。将叶浅予1927年的“实用的装束美”与1928年的“冬季装束美”相对照,人物的动态、服装样式和装饰图案均充分显示了西风的影响。同时,这些作品往往还附有简要的点评和提示,对当时的读者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启蒙。 3. 名人效应的流行宣传作用 现今的时尚业经常利用名人效应来宣传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民国时期就已有这样的做法。 良友总第126期曾发表宋氏三姐妹身着旗袍和西

5、式短夹克的照片, 良友总第12期发表孙中山身着白色中山装的照片,加之“先生喜服学生服,今人咸称为中山装”的说明,为中山装是由孙中山先生首先改良和倡导提供了佐证。中山装是由日式学生装脱胎而来(区别仅在于领子与口袋) ,日式学生装又是从西装脱胎而来(区别仅在于门襟) ,即三者的基本造型结构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山装本身就是“西风东渐”的产物。至于像胡蝶这样的电影明星,更是多次以时装打扮出现在良友画报上良友总第151期她身着西式翻领套装, 良友总第101期她又头裹披头巾;至于她烫大波浪发型、搽口红的装扮更是常常出现于良友的封面上。明星们的号召力对服饰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从良友画报看当时上海服饰

6、的时尚特征 1. 西风吹拂下中西服饰的融合兼容并蓄 首先表现为穿法上的中西合璧,是指将原属西方和中方的服饰品种糅合在一起。方雪鸪发表于良友总第 53 期的“冬装”就是将旗袍与高跟鞋、裘皮领的西式大衣、短披肩、玻璃丝袜等相结合。 又表现为裁法上的中西合璧,是指将西装的立体造型概念,尤其是“省道”的概念和做法移植到传统的中式服装中。 良友总第 150 期“旗袍的旋律”云:“旗袍这两个字虽指的是满清妇女的服装,但从北伐革命后开始风行的旗袍,早已脱离了满清服装的桎梏,而逐渐模仿了西洋女装的式样。 ”20 世纪 20 年代末期,在西洋裁剪技术的浸润下,改旗袍的直线裁剪为收腰的曲线裁剪,后又变连袖为装袖,

7、增加了肩斜线和袖窿线,由平面塑形变成了立体塑形。张令涛发表于良友总第 8 期的“妇女秋服新装”在保持传统中装“上袄下裤”的格局下,局部采用了有迭门和扣眼的西式门襟,这在 1926 年的时代背景下当属十分新潮洋化的了。 兼容并蓄的做法表明了一种开放的态势,显示了海派文化强大的吸纳、融合能力。他们吸收可以为自己所利用的时尚信息,善于改良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服饰形态和穿着方式,并将其重铸为属于海上新装的形态。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为日后中国服饰进入现代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时尚观代替了等级观趋新善变 尽管历史上的中装与西装都曾经有过明确的外在等级区分,但在民国时期进入中国的西方现代服装在这方面已

8、经淡化。像连衣裙、毛线衣、皮鞋等已成为社会各阶层妇女都能穿着的服饰,只不过因衣料的不同而有所区分。这种区分与历史上的等级标识具有本质差异,即“穿什么”仅代表一个人的嗜好与消费水平,而不代表血统与名分。这是现代服装能够流行的政治和道德基础。这样,人们就可以尽情追逐流行款式的更迭,对流行元素的关心取代了对等级象征的讲究,进而形成了一股股时尚潮流。于是就会出现良友总第150 期“旗袍的旋律”所描述的现象: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这段时期,上海旗袍的样式年年有变,衣长与袖长忽长忽短,衣领与开衩忽高忽低,所谓翻云覆雨,变化无常,这正是西风吹拂的重要结果。 3. 纯粹西洋服饰及其观念的引进崇尚

9、洋派 首先,民国时期的上海引进了西装以及由此带来的整个西式的生活方式。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服制草案中论述“服制理由”就指出:“今世界各国趋用西式自以从同为宜” ,并希望做到“各国的好处,样样取来效法;把自国的不好处,件件设法改良。 ”于是在上海的官吏、买办、绅伶和学者中率先穿着西装。与此相呼应的是,衬衣代替褂子、乳罩代替胸兜、大衣代替长衫、皮鞋代替布鞋等。 “舶来品”汹涌而入,不一而足。仅呢帽一项,即“全部为外洋输入,而发售店家,亦以洋商所设之百货公司及各西装店等为多,外国货与每年进口达数百万至数千万金”。又如源自英国的毛线编织工艺也是在民国初期大规模流传到中国,由少而多,至 20 世纪

10、 30 年代,中等以上的上海人家开始拥有毛线衣。当时著名的永安、惠罗等百货公司均有毛线和毛线衣出售,还以安排织毛衣高手在柜台教授织法的方式来促销。 良友还请陈嫣然讲解“美容术的技巧” ,图文并茂,所有的形象、护肤品、工具和方法等,均以西洋为模范。所以永安公司老板的女儿郭婉莹回忆说:“当时要是有人以为你是外国人,就是对你最高的评价。 ” 其次,中装与西装在造型上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服制坚如磐石,偶然进入的外来样式均被消融和吸收。这次任凭西风东渐,一是由于被强势文化所压服,所谓西风东渐就是对西洋现代文明的膜拜;二是中国社会内部也产生了“变服”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恰与“舶来品”的进

11、入相合拍。结果是不在古人那里找衣服穿,而到洋人那里找衣服穿。即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兼容的、变幻的、暗藏新旧冲突与替换的体系。事实上这个体系属于世界性的交汇潮流的一部分歌德、马克思曾经分别从人性、艺术与经济、市场的角度预言 20 世纪是一个“世界文学”的时代, “从本质上说属于超民族的活动,是不受国家边界的限制的”。可以说,这个体系是先进的和不可逆转的。 再次, 良友总第 20 期曾图文并茂地报道了“美国美人比赛” (即选美)的消息。类似内容也常见于当时的三六九 、 申报图画周刊等期刊。这些报道一般都有当选小姐的玉照,有的详尽标注身体各部位的尺码,宣扬了与中国传统相背离的另一种审美趣味。同时,也宣

12、扬了衣服的目的是用来烘托人体的美,而试图摆脱传统中装藏形、掩形的功用。 三、结语 良友等期刊是民国时期重要的传播媒介。其直接影响的范围是女学生、交际花、名门闺秀等断文识字的知识群体,同时她们也是当时的时尚领先者,又间接散播至其他人群。 良友股东的女儿翁香光回忆说:“我那时候看到良友封面上有个小姐,穿了件织得很漂亮的毛衣,于是也照她的样子去做了一件。 ” 同时, “良友遍天下”的良友 ,号称“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 。尤其是“以图画来表现,可以使村夫稚子,都能一目了然” 。而服装本身也是视觉的,这正是画报传播时尚的一个优势。虽说仅仅发行了 172 期,但其在中国近现代服装演变

13、的历史长河中,可谓影响深远。它不仅是历史服饰的记载,更是对当时服饰时尚理念的传播和推动。从时尚理念到生活态势都通过它得以及时推广,为中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多样的报道形式和作用对当今服饰文化和时尚理念的普及同样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本文为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注释: 石页:“上海呢帽制售业调查” , 时事新报 ,1936,第 12,14 页。/陈丹燕:上海的金枝玉叶 ,作家出版社,北京,2000,第 167 页。/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 239 页。/蒋为民:时髦外婆 ,三联书店,上海,2003,第 301 页。 梁惠娥/张竞琼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