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39255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子信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子信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一)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二)专业代码:080701二、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一)培养对象:高中毕业或具同等学力者。(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 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电子技术、信息通信、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 艺制造、

2、应用开发 和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突出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信号 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 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 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 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二)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三)掌握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3、识;(四)掌握电子系统与信息处理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2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的初步能力;(五)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六)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八)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九)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十)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4、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四、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五、核心知识领域高等数学(A)、信号与系统、电路、模 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现代通信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C 语言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理论与编码等。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七、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 创新系列实验等。八、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四年;毕业学分 182 学分;九、授予学位3工学学士;十、课程结构比例见附表 1-5;十一、教学运行计划见附表 1-4;十二、专业特色

5、说明(一)本专业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 应 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基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原则,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参照行业标准,制定了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标准,联合打造“ 以专业需求为基础,以行 业要求为标准,以企 业需求为目的”的教学课程体系。(二)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基本专业课程,根据个人职业规划以及职业目标,进行电子设备应用与开发及通信系统的应用与开放等多个职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就业机会增大,同时也尽量满足本专业同学的职业目标。(三)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所修的课程的特点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与目标,考取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电子线路设计工程师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职业竞争力。 制定: 审核: 院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