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型逆变器电流型逆变器的区别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39078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压型逆变器电流型逆变器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压型逆变器电流型逆变器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压型逆变器电流型逆变器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压型逆变器电流型逆变器的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压型逆变器电流型逆变器的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压型逆变器电流型逆变器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压型逆变器电流型逆变器的区别(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摘要:在电机漏感上减小的情况下,可以相应地降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耐压要求,为了减小换流时间以提高逆变器的运行频率,也要求降低电动机的总漏感上。下述问题涉及电流型逆变器内部结构,以串联二极管式电流型逆变器为讨论对象。对异步电动机的从逆变器元件的选择对电机参数的要求。串联二极管式电流型逆变器的品闸管和隔离二极管可以确定耐压值。可以看到,在电机漏感上减小的情况下,可以相应地降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耐压要求。另外,二极管换流阶段的持续时间可确定。为了减小换流时间以提高逆变器的运行频率,也要求降低电动机的总漏感上。因而,电流型逆变器要求异步电动机有尽可能小的漏感上。这一点正好与电压型逆变器对异步电动机的要

2、求相反。在功率半导体器件耐压已知的情况下,应合理地选择电动机,以减小换流电容器的电容量。从电动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对电动机材料的要求,电动机在电流型逆变器供电的运行过程中,由干每次换流在电压波形中产生尖峰。这个尖峰在数值上等于 I,差加千正线电势波形之上。因此,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实际承受的最高电压,于电动机额定线电压的峰值。为了电动机安全地运行,应适当加强其绝缘。由于电流矩形波对电动机供电在电动机内造成谐波损耗,逆变器在高于 50 赫的情况下运行时,电动机的损坏也有所增加。为了不致因电机效率过低和温升过高造电动机过热而损坏,应适当降低电动机铜铁材料的电负荷。在运行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应注意降低电动

3、机的机械损耗和铁耗。起动转矩和避免机振对电动机结构的要求。电动机低频起动时,起动转矩的平均值和转矩的波动率。起动转矩在某频率时具有最大值。它取决于电动机参数。当频率低于出现最大起动转矩的数值时,转矩的波动率急剧增加。因此,应根据运行要求和特性等决定最佳起动频率或电动机参数。此外,即使在逆变器对电动机供电的正常运行情况下,转矩波形中也含有六倍于逆变器输出频率的脉动转矩。为了避免这种脉动转矩造成的机械系统谐振,应使机械系统的谐振频率与逆变器运行频率范围的六倍相互错开。对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要求。在串联二极管式电流型逆变器中,在触发一个晶闸管,用电容电压关断另一晶闸管以后争由恒流对电容器反向充电。由于

4、电容电压过零需要一段时间,这就保证被关断晶闸管有较长的承受反压的时间。如果说,电压型逆变器对于晶闸管元件的关断时间有较高的要求(郎要求使用快速晶闸管),那末电流型逆变器由于承受反压的时间较长,因而可以使用普通晶闸管元件。在换流过程中以谐振造成了电压尖峰,因此要求晶闸管元件和隔离二雌有较高的耐压值。换流浪涌电压吸收回路。在正弦电势波形上迭加的尖峰电压,是由于换流过程中电动机释放漏感贮能所产生的。特别是在运行频率较高的场合,在为了缩短换流时间而选择较小的换流电容值的情况下,换流浪涌过电压就更加严重。浪涌电压将直接威胁功率半导体器件和电动机的安全运行。为了减小这种影响,可以在逆变器输出端,与负载电动

5、机并联一个换流浪涌电压吸收回路(也称为电压箝位器),如采用电压箝位器以后,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波形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尖峰可以限制在正弦电势峰值的(1112)倍以内。有源逆变器型式,可以使箝位电压保持一定。逆变器运行的可靠性问题。在逆变器的直流侧设有乎波大电感上,在电流闭环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限制故障电流,即使在逆变器换流失败或短路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大电流而损坏元件,因此,电流型逆变器的卫作是可靠的。能够实现电能再生。在电动机降频减速时,系统能自动地运行于再生状态,可把机械能有效地转变为电能,并缩短电动机的减速时间。此时,逆变器与整流器直流侧电压的极性反号,而电流的流向保持不变,功率由电

6、动机经逆变器和整流器流向交流电源,实现再生制动。因此,电流型逆变器能够方便地实现四象限运行,其动态特性好,容易满足快速及可逆系统的要求。使用电流型逆变器除了用于要求电变频调速的系统以外,近年来在下述两个方面受到较大的关注。(1)用于泵、风机、增压机等机械的节能。过去这些机械常用恒频的交流电机拖动,在流量、压力要求变化时,用调节阀门的蘐芸方法以满足要求。这样,就白白地浪费了大量的电能。电流型逆变器因有许多使用上的优点,并且采用变频调速,可以减小这些机械低速时的电能消耗,以达到节电的目的。(2)作为电动机的起动器。交流电动机采用直接投入电网(电力电源)的起动方法,不仅对于电网的冲击很大,可能造成与

7、电网联接的其它用电设备的不正常运行,因而不适用于经常要求起动的设备。而且直接投入电网的起动方法对于交流电动机和生产机械也产生较大的冲击,因而容易损坏设备。采用电流型逆变器向交流电动机供电,可以用低频起动,逐步增高逆变器输出频率和电机的转速,最后向步切换到电力电源上。因此,可以减轻对电网的冲击,以及减小电机和机械的应方口作为起动器,特别在生产机械无载起动的情况下,逆变器的设计容量可大为减小。电流型逆变器主要有以下特点:直流侧接有大电感,相当于电流源,直流电源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高阻抗。各开关器件主要起改变直流电流流通路径的作用,故交流侧电流为矩形波,与负载性质无关,而交 流侧电压波形和相位因

8、负载阻抗角的不同而异,其波形常接近正弦波。直流侧电感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因电流不能反向,故可控器件不必反并联二极管。逆变器从直流侧向交流侧传送的功率是脉动的,因直流电流无脉动,故传送功率的脉动是由直流电 压的脉动来实现的。当用于交-直-交变频器且负截为电动机时,若交-直变换为可控整流,可方便地实现再生制动,只需 让可控整流工作于逆变状态即可。比较电压型逆变器和电流型逆变器的特点 先两者都属于交-直- 交变频器,由整流器和逆变器两部分组成。 由于负载一般都是感性的,它和电源之间必有无功功率传送,因此在中间的直流环节中,需要有缓冲无功功率的元件。 如果采用大电容器来缓冲无功功率,则构成电压源型变

9、频器;如采用大电抗器来缓冲无功功率,则构成电流源型变频器。 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的区别仅在于中间直流环节滤波器的形式不同,但是这样一来,却造成两类变频器在性能上相当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列表比较如下: 电压型变频器与电流型变频器的性能比较 1、储能元件:电压型变频器电容器;电流型电抗器。 2、输出波形的特点:电压形电压波形为矩形波电流波形近似正弦波;电流型变频器则为电流波形为矩形波电压波形为近似正弦波 3、回路构成上的特点,电压型有反馈二极管直流电源并联大容量电容(低阻抗电压源) ;电流型无反馈二极管直流电源串联大电感(高阻抗电流源)电动机四象限运转容易。 4、特性上的特点,电压型为负载短路

10、时产生过电流,开环电动机也可能稳定运转;电流型为负载短路时能抑制过电流,电动机运转不稳定需要反馈控制 电流型逆变器采用自然换流的晶闸管作为功率开关,其直流侧电感比较昂贵,而且应用于双馈调速中,在过同步速时需要换流电路,在低转差频率的条件下性能也比较差; 高压变频器的结构特征 1.1 电流型变频器变频器的直流环节采用了电感元件而得名,其优点是具有四象限运行能力,能很方便地实现电机的制动功能。缺点是需要对逆变桥进行强迫换流,装置结构复杂,调整较为困难。另外,由于电网侧采用可控硅移相整流,故输入电流谐波较大,容量大时对电网会有一定的影响。 1.2 电压型变频器由于在变频器的直流环节采用了电容元件而得

11、名,其特点是不能进行四象限运行,当负载电动机需要制动时,需要另行安装制动电路。功率较大时,输出还需要增设正弦波滤波器。 1.3 高低高变频器;采用升降压的办法,将低压或通用变频器应用在中、高压环境中而得名。原理是通过降压变压器,将电网电压降到低压变频器额定或允许的电压输入范围内,经变频器的变换形成频率和幅度都可变的交流电,再经过升压变压器变换成电机所需要的电压等级。这种方式,由于采用标准的低压变频器,配合降压,升压变压器,故可以任意匹配电网及电动机的电压等级,容量小的时侯(500KW)改造成本较直接高压变频器低。缺点是升降压变压器体积大,比较笨重,频率范围易受变压器的影响。一般高低高变频器可分

12、为电流型和电压型两种。 1.3.1 高低高电流型变频器在低压变频器的直流环节由于采用了电感元件而得名。输入侧采用可控硅移相控制整流,控制电动机的电流,输出侧为强迫换流方式,控制电动机的频率和相位。能够实现电机的四象限运行。 1.3.2 高低高电压型变频器在低压变频器的直流环节由于采用了电容元件而得名。输入侧可采用可控硅移相控制整流,也可以采用二极管三相桥直接整流,电容的作用是滤波和储能。逆变或变流电路可采用 GTO,IGBT,IGCT,或,SCR 元件,通过 SPWM 变换,即可得到频率和幅度都可变的交流电,再经升压变压器变换成电机所需要的电压等级。需要指出的是,在变流电路至升压变压器之间还需

13、要置入正弦波滤波器(F) ,否则升压变压器会因输入谐波或dv/dt 过大而发热,或破坏绕组的绝缘。该正弦波滤波器成本很高,一般相当于低压变频器的 1/3 到 1/2 的价格。 1.4 高高变频器高高变频器无需升降压变压器,功率器件在电网与电动机之间直接构建变换器。由于功率器件耐压问题难于解决,目前国际通用做法是采用器件串联的办法来提高电压等级,其缺点是需要解决器件均压和缓冲难题,技术复杂,难度大。但这种变频器由于没有升降压变压器,故其效率较高低高方式的高,而且结构比较紧凑。高高变频器也可分为电流型和电压型两种。 1.4.1 高高电流型变频器它采用 GTO,SCR 或 IGCT 元件串联的办法实

14、现直接的高压变频,目前电压可达 10KV。由于直流环节使用了电感元件,其对电流不够敏感,因此不容易发生过流故障,逆变器工作也很可靠,保护性能良好。其输入侧采用可控硅相控整流,输入电流谐波较大。变频装置容量大时要考虑对电网的污染和对通信电子设备的干扰问题。均压和缓冲电路,技术复杂,成本高。由于器件较多,装置体积大,调整和维修都比较困难。逆变桥采用强迫换流,发热量也比较大,需要解决器件的散热问题。其优点在于具有四象限运行能力,可以制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类变频器由于较低的输入功率因数和较高的输入输出谐波,故需要在其输入输出侧安装高压自愈电容。 1.4.2 高高电压型变频器电路结构采用 IGBT

15、直接串联技术,也叫直接器件串联型高压变频器。其在直流环节使用高压电容进行滤波和储能,输出电压可达 6KV,其优点是可以采用较低耐压的功率器件,串联桥臂上的所有 IGBT 作用相同,能够实现互为备用,或者进行冗余设计。缺点是电平数较低,仅为两电平,输出电压 dV/dt 也较大,需要采用特种电动机或整加高压正弦波滤波器,其成本会增加许多。它不具有四象限运行功能,制动时需另行安装制动单元。这种变频器同样需要解决器件的均压问题,一般需特殊设计驱动电路和缓冲电路。对于 IGBT 驱动电路的延时也有极其苛刻的要求。一旦 IGBT 的开通、关闭的时间不一致,或者上升、下降沿的斜率相差太悬殊,均会造成功率器件

16、的损坏. 1.5 嵌位型变频器钳位型变频器一般可分为二极管钳位型和电容钳位型。 1.5.1 二极管嵌位型变频器它既可以实现二极管中点嵌位,也可以实现三电平或更多电平的输出,其技术难度较直接器件串联型变频器低。由于直流环节采用了电容元件,因此它仍属于电压型变频器。这种变频器需要设置输入变压器,它的作用是隔离与星角变换,能够实现 12 脉冲整流,并提供中间嵌位零电平。通过辅助二极管将 IGBT 等功率器件强行嵌位于中间零电平上,从而使 IGBT 两端不会因过压而烧毁,又实现了多电平的输出。这种变频器结构,输出可以不安装正弦波滤波器。 1.5.2 电容嵌位型变频器它采用同桥臂增设悬浮电容的办法实现了功率器件的嵌位,目前这种变频器应用的比较少。 1.6 单元串联型变频器这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电路拓扑比较电压型逆变器和电流型逆变器的特点 先两者都属于交-直- 交变频器,由整流器和逆变器两部分组成。 由于负载一般都是感性的,它和电源之间必有无功功率传送,因此在中间的直流环节中,需要有缓冲无功功率的元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