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经得起寂寞就能获得自由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39051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经得起寂寞就能获得自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经得起寂寞就能获得自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经得起寂寞就能获得自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经得起寂寞就能获得自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经得起寂寞就能获得自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经得起寂寞 就能获得自由能够寂寞是一种力量。人经得起寂寞,就能获得自由;耐不住寂寞,必将受外境牵制。人生总会有花开花谢的无奈,苦过知甜蜜,痛过懂坚强。有时傻过二过,不怕,傻过了,才会成长。生命中总有些令人唏嘘的空白,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也不怕,能拿得起,才能放得下! 自在飞花轻似梦 何要丝雨细如愁【自在飞花轻似梦,何要丝雨细如愁】人一生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其实并不多。这一点体认得越深,对物欲的贪著迷恋便会愈少,便会越发感恩知足,人生的压力与愁苦便会愈轻,心灵就会更轻快自在。 讲到禅宗,往往使人联想到棒喝,好像禅宗与棒喝,是不可或分的事一样,其实,棒喝只

2、是禅宗宗师们教授法运用的一种,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礼记教学精神的意义,中国上古,教用朴教,演变而为夏楚(荆条) 。中国佛教自有禅宗的发扬光大以后,经过马祖、百丈的改制,创立共同生活,集体修行的禅门丛林制度以来,凡是真有见地,真有修持的名师大匠的宗师们,他的会下往往聚居数百众至千众不等,所谓“龙蛇混杂,凡圣同居” ,人多事杂的现象,就自然而然的事了。因此,唐、宋时代几位大师们,喜欢手持禅杖,作为领众的威信象征,在必要时,也可用它作夏楚(荆条)的用途,等于四五十年前的学校老师们,还有手拿“戒方”的风气。其实,禅师们的棒不是用来时常打人的,只在研讨问题的时候,有时轻轻表示一番,作为赏罚的象征,后世的宗

3、门,以及学禅的人,若是在老师那里碰了钉子,受了批驳,都叫它做“吃棒” ,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碰钉子,难道真有一枚钉子给你碰吗?所谓“喝” ,便是大声的一叱,表示实罚的意思,和“棒”的作用是一样的。禅宗的“棒喝” ,是由于德山宣鉴禅师喜欢用“棒” ,临济义玄禅师喜欢用“喝” ,因此后世禅宗便有“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风雅典故的流传了。总之,棒喝是教授法的运用,包括有赏,有罚,乃至不赏不罚,轻松的一棒,后来宗门,已有其名而无其实,我所见前辈的宗师们,有时认为你知见有错,但只对你一笑,不加可否,或者,便闭目趺坐,默默不答, 、这就是棒喝的遗风,过去我们碰到这种情形,自己再加反省,知道错了,便叫

4、它做棒。这是一种最难运用的教学法,如果不是真正具备高才大德的宗师,实在无法施展,所以在盛唐的时代,黄檗禅师便说:“大唐国内无禅师!”有人问他现在到处都有禅宗的宗师,怎么说无禅师哪?黄檗便说:“不道无禅,只道无师”而已,因此他的得意弟子义玄禅师,就是后来开创临济宗的祖师,便说出一个作禅宗宗师的才德和条件,如云:“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砭。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宾立主,合水和泥,应机接物。若是过量人,向未举已前,撩起便行,犹较些子。”临济又有对于棒喝的说明,如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 ”“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问: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问:如何是人境俱夺?师日:并汾绝信,独处一方。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王登宝殿,野老讴歌。 ”又有云:“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