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下教学设计景阳冈猴王出世小嘎子严监生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38183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语下教学设计景阳冈猴王出世小嘎子严监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语下教学设计景阳冈猴王出世小嘎子严监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语下教学设计景阳冈猴王出世小嘎子严监生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语下教学设计景阳冈猴王出世小嘎子严监生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语下教学设计景阳冈猴王出世小嘎子严监生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语下教学设计景阳冈猴王出世小嘎子严监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语下教学设计景阳冈猴王出世小嘎子严监生(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阳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武松是个勇敢无畏、豪迈倔强的人。2、能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通过讨论明白学习这篇课文与现在提倡野生动物保护法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习的是武松的勇敢无畏的精神。教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部分。教学难点: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英雄吗?你们心中的英雄是谁?老师心中也有许多英雄,其中一位就是打虎英雄,他就是武松。你们想了解这位老师心中的英雄吗?那好,今天咱们就共同学习 13 课景阳冈 。谁知道景阳冈这篇课文出自哪部古典名著?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学课

2、文,理清课文结构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学生回答(分别是饮酒-上冈-打虎-下冈) 。(3)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三、学习重点部分武松打虎分小组讨论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老虎很威猛? 2、那些地方看出了武松的武艺高强?3、你从中体会到武松是个怎样的人?4、你认为武松景阳冈打虎与现在保护野生动物相矛盾吗?为什么?四、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武松打虎这部分1、同桌之间相互朗读。2、学生起立朗读。五、指导学习其他段落分小组讨论1、从其他段落描写中,你能体会到武松还有哪些性格特点?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六、评价武松你喜欢武松

3、吗?为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七、 升华拓展:激励学生阅读水浒传 ,学习小说中的精华。板书设计:13 景阳冈武 松 打 虎 闪 抓 踢 扑 掀 剪机敏 无畏 凶猛教学反思反思这节课,我认为做到了以下几点:1、“打虎”部分重点是过程和人物英勇,通过一默读、二对读、三视觉感知的方法理解了过程,“吃酒”部分重点是人物性格,通过小组研读,角色朗读读,情景表演等形式表现体会人物性格。 2、小练笔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学习语言文字离不开读写训练,只要安排恰当,形式灵活,方法得当,这样一节语文读写训练课同样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3、教学时,学生自学、

4、自悟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启发、诱导、点拨,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猴王出世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美感。 2、初步感受理解“石猴 ”的自由生活以及勇敢 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并受到教育。3、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文字魅力。教学重、难点: 1、学习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一心想着别人的品质。2、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课前板书课题并出示音乐)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师导语:当敢问路在何方那熟悉的旋律又一次在我耳边响起的时候,我忍不住再一次想起那快乐的童年生活,想起那部带

5、给我们快乐的经典名著西游记。是啊,从昨天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到今天的“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 ”,那些故事无不让我们心头荡漾。在这些故事中,都有一个带给我们很多快乐也让大家特别喜欢的主角(生答)孙悟空!(板画:猴子)2、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西游记中,它都有哪些称号?3、师结语:为什么它有这么多的称号,他最初仅仅只是一只石猴啊。也许,我们会在今天的学习中找到答案,那就让我们去从吴承恩的笔下感受这个带给我们那么多快乐的精灵吧!(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预习,你获得了什么知识?2、石猴是自己称王的吗?3、学生根据老师的建议自由读书、自由学习。 (课件出示:读书建议:用自

6、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所感所悟,也可以在黑板上写下来。) 三、精读课文,品析文字(交流学生的感悟)第一部分:1、 “自由、快 乐” 是 谁写的?你从哪儿悟出 这是一只快乐的猴子?(课件出示:句子“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对于这个句子,谁还有不同的感悟?你还能发现什么?2、指导朗读:请大家试着把它的快乐和猴性读出来,一定要让我听见石猴的自由自在!(指名一生读)看看:那猴在哪儿?是在教室吗?(课件出示短片:猴子玩耍情景)3、生再读。4、齐读。5、师结语:

7、嗯,多幸福啊,不用上学,也不要做作业,自由自在,快快活活,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也去做一只猴子。第二部分:1、“勇敢、胆大” 又是 谁写的?你又是从哪儿悟出来的?(课件出示句子:忽见丛杂中跳出一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2、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进去的?(课件出示短片:石猴进洞)3、交流,体会猴子的勇气和胆量,感受一下他的热情和对真理的追求。 4、齐读句子。5、还有谁对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 “叫、暝、蹲、纵、跳” 等动词,学生表演,并随机进行采访。 6 师结语:真棒!同学们,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

8、石猴选择了跳进洞去寻求真理,从石猴身上我们看到:追随真理,大胆探索是没有错的!因为他将给你带来精彩美丽的人生! 第三部分:1、“一心想着大家” 是谁的感悟?你是从哪儿悟出来的?生自由读石猴向同伴们说的话,并说说发现了什么?2、师生分角色朗读,体会猴子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3、师结语:多好的一只猴啊,他为大家带来了幸福生活,正像*同学的感悟:他的确是一只一心想着大家的猴子!第四部分:1、“聪明 ”是谁写的?你从哪儿感悟到他的聪明?(课件出示句子: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 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

9、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2、理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并说说 :石猴的王位是靠什么换来的?3、师结语:石猴也好,众猴也好,聪明勇敢的程度有不同,但是他们都一样的光明磊落,对比人间争权夺利,他们是纯洁的,也是美丽的,当然最美丽的还得数聪明的、勇敢的、一心为大家谋福利的美猴王。四、再创情景,升化感情1、就是这样一只聪明勇敢、调皮顽劣、大胆热情、一心想着别人的猴子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正是这样的一只石猴,让西游记更加精彩,让我们百看不厌。猴王出世只是西游记中的第一个故事,你还从那些故事中看到了这个倍受我们喜欢的形象?(课件出示:西游记故事图片)2、师结语:看来,无论是哪

10、一个故事,孙悟空的勇敢热情、自由快活、以及追求真理和一心想着他人的形象已深深印在了我们脑海里。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是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人?大家来谈谈你的看法。3、理解石头(板画:石头)变仙石(课件出示:仙石图片)最后成为引领众猴,功成名就的美猴王的过程。(板画:箭头)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总结:(课件出示:猴哥音乐)当这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的时候,我不由得感谢吴承恩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令人神往的角色,这样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其实带给我们这种精神享受的不仅仅只有西游记,这些书之所以流芳百世,是其中很多精妙绝伦的语言是无法用表演展现出来的,而且这些书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启示,带来精神力量。

11、常读这些书,你会觉得自己的每一天都是那么充实而富有!2、作业:提出多读书,读好书的倡议,并在课外去选择一些国内外名著读读。板书: 猴王出世石猴(简笔画)(学生感悟) (学生感悟)石头(简笔画)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学生在老师的读书建议之下有目的的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的同时要求要有所感悟,并写下来。然后根据学生的感悟为线索来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在交流的过程中,适度拓展。比如:对孙悟空,学生大都比较熟悉,那么他还有什么称号?为什么会由石猴变成美猴王?根据这些拓展,再结合文章内容读课文,这样便更好的引领了学生去

12、了解孙悟空的品格特点。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不厌其烦来回读,让整节课言论滔滔,笑声不绝,书声朗朗。比如:在感悟“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这个精彩片断 时,我让学生 边感悟,边读出来,鼓励学生有点感悟,就读出来,并放开来,读出猴性。当学生读后,我发现好多同学读的时候一脸严肃,便又让学生找到:猴子是在哪儿?那山对它意味着什么,那不是十万八千里的取经,那是它的自由王国啊。你们在操场,在公园是这样的吗?再读,指名读,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这一回,孩子们是真的懂了,一个“山” 字绵软了不少,柔情了不少,

13、我想那一定会在孩子们眼前浮现一个画面:那石猴,在山中是如何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如何的快活逍遥,令人神往另外一点,我尽可能的去深刻理性动情地说。如:课文学完了,接下来干什么?我们常常喜欢来点写话,如对课文中的主人公说几句话,或是仿照课文中精彩片段进行仿写,再不然拓展练习。但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意图:一是:“如果做人,你做怎样的人?”学生可以 选择做石猴 这样的人,如果那样可能就是具备了王者风范的人。二是:“如果 读书,你读什么样的书?”学生也选择 了读像 西游记这样有着精美文字的中外名著。这样深刻动情地说理,再加上学生自己的感悟,我想,他们的收获也一定会很多的。课上完后,我回顾了我

14、的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感悟到的有很多很多。这一次,我选择了名著中的故事作为教学的内容,虽然意图是好的,但对于一部名著又岂是一节课能讨论清楚的呢,课堂时间限制,不能让整个故事中的精彩文字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示,实属遗憾。我想: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感受更多,去学到更多,要努力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我!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认识课文中的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学习重难点】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课

15、时。【教学过程】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去认识两位很有特点的新的朋友。板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读题,注意“嘎”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导语: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查查字典。学生自读。、指名读,结合正音:精神抖擞(su)裆(dn)挠(no)拽(zhui)、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读懂课文,再现形象、导语:尽管我们只是初步读了课文,但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还是可以看出,小嘎子和胖墩儿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要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懂、读明白。然后同桌或者上下桌两位同学,可以试着把小嘎子和胖墩儿的摔跤表演出来。学生读书、表演。、导语:现在我们请一对同学当演员,上台来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把他们摔跤的动作过程演出来。其他的同学就当导演,在底下仔细观看,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