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36767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十 届 全 市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征 文 大 赛 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姓名:李竹梅 电话:15823134853 重庆市潼南县育才小学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小学 学科:语文 摘要:阅读能帮助学生习得阅读能力,包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的能力,也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我 们作为小学语 文教师,如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反复历练的机会,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一、走进经典,为孩子打好阅读基础。二、落实三读,提高阅读能力。三、力挽狂澜,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关键词:阅读能力 走进经典 三读方法 成为习惯 阅读能帮助学生习得阅读能力,包括搜

2、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能力,也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崔峦老师在第六次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上铿锵有力地说道:“要想大幅度地提高语文素养,非抓儿童阅读不可。 ”为此,每位语文老师都会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难点。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反复历练的机会,让阅读不间断,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艰巨了。以下谈谈个人看法:一、走进经典,为孩子打好阅读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最好的“打底子”的书是经典。经典,是历经淘洗积淀起来的人类文明的精粹,是人们灵魂赖以栖息的后花

3、园,是孩子生命成长中营养最为丰富的精神餐饮。(一).经典童话安徒生童话全集 、 木偶奇遇记 、 海底两万里 、 小王子 、 彼得潘 、 哈里波特系列这些都应当成为孩子们,以及所有小学教师的必读书。作家用简单的艺术手段,讲述了最深刻的哲理。邪恶的巫婆、精明的狐狸、可爱的公主、潇洒的王子这些鲜活生动的形象就像从照亮夜空的经典著作里放射出来的静美光华,引领孩子们挺直脊梁,庄严地屹立于岁月的风雨,在甄别与抉择中实现生命与灵魂的一次又一次蜕变。(二).经典绘本光屁股的大犀牛 、 爱心树 、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 大人们的秘密 、 逃家小兔惟妙惟肖的图画,妙趣横生的文字,曲折幽默的情节,以及耐人寻味的哲

4、理,用另外一种叙述方式向你娓娓道来,让孩子静静地聆听图画书中的呢喃细语,让图画书中的画面成为孩子写作的基本素材和动力,让图画书中的情感成为孩子成长的精神滋养,从而令群群“羊儿”自由地徜徉,流连忘返。(三).经典诗歌苏霍姆林斯基说:“缺少了诗意和美感的涌动,孩子们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中的精髓伴着我们的生命之火代代相传,永生不息。从清新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漫游到金子美玲的“我光着脚/走在露湿的草地上/感觉好像我的脚渐渐染成绿色/也感觉好像草香融入脚里”浪漫童心,整个大河流域芳草萋萋,落英缤纷,万物峥嵘,风景无边。每一个受到灌溉和哺养的生命,都纯洁而坚

5、毅,淡泊而志远,都在向着他要抵达的高度翩然上升。行走在如此的阅读之路,浸濡感染着无限的诗和诗意,孩子也将更加美丽,民族的未来一路光明。(四).社科经典如果能够从小接受社科经典的洗礼,无形中,孩子们就会拥有价值判断与自我提升的能力,就会拥有不俗的气质与襟怀。四大名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爱的教育 、格列佛游记 、 语文新天地等文学作品在亲近涵泳沉浸的历程中,能够让孩子拥有人性的光辉与尊严,拥有仰视星空的气度与经验,精神丰润饱满。而昆虫记 、 宇宙的起源 、 太平洋的故事 、 美的历程等社科经典,又能够让孩子们拥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自成高格的审美能力,穿越千年万里的睿智。这样

6、,孩子们就通过阅读建立起了和世界文明的联系。(五).经典“闲书”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了,尤其在小学,在各种书香活动中,我们提倡推荐的是以纯文学作品和绘本居多的阅读。但是我们孩子的阅读绝不应当止于此,也不能因为孩子要读这类的作品,而去关起阅读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惊险小说等所谓的“闲书”、杂书的窗口。因为正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 普来维梯彻公司 、 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些所谓的“闲书” 、杂书,包含着中国孩子乃至成人世界所缺少的探险精神、创造意识、敬畏理念、勇敢意志力、以及海阔天空的想像力。所以如此的“闲书” 、杂书,不可不读。走进经典的阅读,是致力于生命根部的营养,

7、如此的“底子”,会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个充盈幸福、完满富足的人生旅途。二、落实三读,提高阅读能力。(一) 、 “要读”:学贵有疑,重激趣。学贵有疑,思源于疑。要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要读。紧扣题眼,猎奇探妙。从题目的奇妙处引导学生提问、质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要读”课文。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我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学生们纷纷发问,草船怎么能借箭,谁有这么大的本领?箭是造的,干吗要借箭,为什么用草船借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提问,使这些问题逐渐成为大家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的问题,形成质疑问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二) 、 “深读”:授

8、人以渔,重引导。“深读”就是要学生深入阅读课文。 “深读”不仅仅是读读悟悟,更需要学生在读时根据文本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并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的阅读教学有过“重人文轻工具”的弊端,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人文性的同时也要落实工具性,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仅要渗透人文精神,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名师于永正说:“知识是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阅读的基本方法。同时,教师对学生在阅读时的引导,对学生提出一个能揭示内在

9、的思考问题,都能催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的阅读更具效率。(三) 、 “善读”:旁征博引,重综合“善读”是指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为阅读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调用多种知识和手段,拓宽学习途径,为感悟语言文字服务。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并整理有关资料并在阅读中加以运用,是培养学生“善读”的一种好方法。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针对性地收集相关的信息,收集的途径可以是调查、访问、咨询,也可以通过查阅文字资料、网络资

10、源等渠道进行。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语言简洁,学生容易读懂。但那段屈辱的历史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因此,单凭读文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进而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在难以实现。(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此,教学时可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丰富对文本的体验。这样既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资料解决重点、难点的能力。“要读”是学生阅读的前提,“深读”是学生阅读的根本,“善读”是学生阅读的拓展。三、力挽狂澜,养成自觉地阅读习惯。(一) 、环境创设,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感染力”我们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浓郁、氤氲的书香教室文化。教室文化是一种“硬

11、”文化,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着教室中的全体学生。比如,我们可以始终围绕阅读对教室四周的墙报进行设计和创意,把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贤士读书的事迹和感想择要地张贴其中,用以标示和激励所有学生想读、乐读和常读。(二) 、榜样示范,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感召力”教师必须用个人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亲自阅读,亲生共读,让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永远根植于学生的生命深处。每到“午间阅读” 、 “阅读课”或可能利用的闲暇时间,教师都要与学生一起捧起书本,共同阅读,共同汲取。 “身教优于言教”,我们用自身的行动感化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我们的教室真正书香弥漫。

12、相对于学校来说,家庭教育对学生个性成长、爱好形成的作用要更巨大、更直接。所以每次家长会上,我都极力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以“亲子阅读”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去引发孩子的阅读情感,带动孩子的阅读行为,催生孩子的阅读热情。(三) 、活动激励,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内驱力”激励是生命的翅膀,生命在激励中飞扬。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激发和激励生命当中的内在力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比如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讲故事、作文比赛、办读书小报、开“我与图书”介绍会、“和好书交朋友”活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阅读体验,进而把这种体验升腾为一种阅读的“内驱力”

13、,从而不断地鼓励和引导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四) 、时间保障,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长效力”读书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在保证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削减学生作业,还学生读书时间。寒暑假、 “五一”和“十一”长假是读书的好时光,但小学生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不知道怎么去用好时间。我们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并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要求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布置一定的读书任务,让休闲、旅游、读书兼容在一起,长见识、长知识、长学识。回来后,用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方式展示读书成果,这样,做到有布置,有检查,学生的阅读时间就有保障了。有了时间的保障,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正如余秋雨所说的那样,只有阅读,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只有阅读,让我们从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丰富自己,超越自己,从而体验到做人的快乐,并进而树立一种最充盈的幸福和最宽广的精神自由。 如此,让我们引领孩子踏上漫漫阅读之旅,享受阅读的灌溉和滋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