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34905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教学内容整体设计编号 学习情境(课程单元) 子情境(学习单元) 学时一 1949-1976文学思潮1.1949-1976文学思潮2.50年代、60 年代的小说创作3.50年代、60 年代诗歌4.50年代、60 年代年戏剧文学5.50年代、60 年代的散文17二 1977-1989年文学思潮1.1977-1989年文学思潮概况2.80年代小说创作3.80年代诗歌创作4.80年代的戏剧5.80年代的散文23三90年代文学思潮1.90年代文学思潮概况2.90年代小说创作3.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14二、学习情境:学习领域编号: 学习领域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名称 学时1.1949

2、-1976文学思潮概况 22.50年代、60 年代的小说创作 63.50年代、60 年代诗歌 34.50年代、60 年代年戏剧文学 35.50 年代、 60年代的散文 3讲授课单元6.1977-1989年文学思潮概况 27.80年代小说创作 88.80年代诗歌创作 89.80年代的戏剧 310.80年代的散文 211.90年代文学思潮概况 212.90年代小说创作 913.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 3行动单元学习领域编号: 名称: 中国当代文学项目名称:项目教学性质:专业必修工作程序: 本项目周期:18 学时:541.学生结合教材学习网络资源内容;2.教师网络答疑辅导和课堂讲授与学生试析、课堂讨论

3、相结合;3.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及音像作品赏析相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要点: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表达、审美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教学环境:网络课堂学习与实际课堂辅导相结合教学要件:课程资源、教材教学媒体:网络资源、多媒体等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1.过程性考核采取“开卷”形式。每学期 4次,占考核总成绩的 20%。2.终结性考核采取“开卷”形式。终结性考核卷面分数为 100分,占总考核成绩的80%。时间为 90分钟。三、教学具体内容和要求绪论介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概况、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注重整体把握,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4、,并对该课程的性质、研究范围以及这门课的讲授计划,有大致的了解。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时间概念和性质概念三、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概况四、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征第一章 1949-1976 文学思潮教学目的:了解本时期文学思潮的发展流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与经验教训。基本要求:要依据大纲所列教学要点,循序渐进进行教学。注意对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重点与难点:掌握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其意义, “双百方针”的内容及其意义。了解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反右”斗争及文艺政策的调整;“左”倾思潮

5、的升级及对文学事业造成的损害;“文革”的爆发及纪要的出台,革命样板戏等。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与文艺思想的批判和讨论一、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时间:1949 年 7 月 2 日19 日历史背景及会议概况。历史意义:文艺界大团结、大会师的盛会。大会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新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确定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动员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的文艺而奋斗,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组织。二、文艺思想的批判和讨论(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武训传的思想内容。对武训传的批判是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的。以政治批判处理文艺问题,对文艺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二)对

6、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李希凡、蓝翎对俞平伯“红学”的研究观点的批判。1954 年对俞平伯的政治性围攻是不正确的。以政治性批判处理学术问题,对学术界产生了不良影响。(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批判的历史渊源。胡风对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1955 年对胡风的批判。把胡风问题夸大为政治问题进而作为敌对分子处理,是完全错误的,对文艺发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三、 “双百”方针的提出“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 “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和重大意义。 “双百”方针的贯彻和文艺界的新气象。四、文艺界的反右斗争反右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反右斗争的历史背景,文艺界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错误,文艺界这场斗

7、争的不良后果和严重教训。五、文艺政策的调整(一)北京新桥会议。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创作会议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 文艺八条的制定。(二)广州会议。1961 年,周恩来、陈毅在广州召开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座谈会上的讲话。(三)大连会议。1963 年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写中间人物”论, “现实主义深化”论。这些会议和文件对于纠正文艺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整文艺政策的作用。六、 “左”倾思潮的升级给文学事业造成的新损失江青、康生一伙在文艺领域的阴谋活动。康生对小说刘志丹和电影红河激浪的政治诬陷。江青对李慧娘的批判。对电影早春二月 林家铺子的批判,张春桥等鼓吹

8、“大写十三年”的极左口号和江青勾结姚文元炮制的评新编历史戏海瑞罢官 ,这一系列阴谋活动的反动目的和严重危害。第二节 “文革”十年的文艺思潮一、 “文革”的爆发(一) “文革”的爆发的导火索(二) 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纪要纪要核心内容。 纪要的反动实质和严重危害。(三) “三突出” 、 “根本任务论” 、 “主题先行论”等反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 “样板戏”及评价。阴谋文艺的出笼及其恶劣影响。二、文化专制下的文学创作(一)文革时期的主流文学创作(二)文革时期的非主流文学创作两类:不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地下文学”创作。(三)天安门诗歌运动天安门诗歌运动的历史背景。天安门诗歌的战斗

9、精神,天安门诗歌运动的意义。第二章 50 年代、60 年代的小说创作教学目的:1.了解 50 年代、60 年代的小说创作情况.2.了解十七年小说中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成就和缺失.3.熟悉部分著名小说家的代表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基本要求:把握重点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人物形象、艺术特色。重点与难点:掌握柳青、梁斌、杨沫、茹志娟、王蒙等小说家的创作成就。教学方法:教师课堂教授与学生试析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50 年代、60 年代小说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二、50 年代、60 年代小说的成就与不足第二节 柳青、梁斌、杨沫的小说创作一、柳青的小说柳青建国后的创作成就。长篇小说创业

10、的艺术准备和散文特写集皇甫村的三年 。创业史探索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史诗性特点。农村的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的形象。梁三老汉的艺术成就和典型意义。作品中“三个能人”的形象。 创业史的艺术特色:细致的心理刻画,哲理性的议论和形象的描绘的结合。 创业史的深刻、扎实的现实主义特色和热情洋溢的理想色彩。中篇小说恨透铁 。二、梁斌的红旗谱梁斌的三部连续性长篇红旗谱 播水记 烽火图 。 红旗谱所反映的农村阶级斗争和我国农民走向革命的曲折过程及其意义。朱老忠的性格特征。朱老忠形象塑造的重大成就和典型意义。严志和形象的典型性。 红旗谱的民族气魄和民族风格。三、杨沫的青春之歌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对第二次国革命

11、战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的描写。林道静形象的典型意义。作品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关于青春之歌的讨论和作者对初版的重要修改。第三节 李准、茹志娟的小说创作一、李准的小说李准多方面的创作成就。 不准走那条路的开拓性意义。 李双双小传中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李准短篇小说的质朴平易、明朗、欢快的艺术风格。新时期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黄河东流去的艺术成就。二、茹志娟的小说茹志娟的创作概况。 百合花的思想艺术成就,茹志娟小说在选才立意上特点。茹志娟对人物心灵的细腻刻画和精巧的艺术构思。茹志娟十七年的小说与新时期的风格对比。第

12、四节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小说一、王蒙早期小说的风格。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青年知识分子林震艰难的成长历程。刘世吾形象的典型性及复杂性。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显性主题和隐性主题。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讨论。王蒙新时期的小说探索及成就。二、邓友梅的短篇小说在悬崖上 、宗璞的短篇小说红豆 、陆文夫的短篇小说小巷深处等的探索意义。第三章 50 年代、60 年代诗歌教学目的:1.了解 50 年代、60 年代诗歌的发展及其诗歌特征.2.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基本要求:在掌握本时期诗歌发展总体状况的同时,对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做出客观分析。重点与难点:掌握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的创

13、作特色。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朗读、课堂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50 年代、60 年代诗歌的发展概况二、50 年代、60 年代诗歌的特征三、50 年代、60 年代诗歌的成就与不足第二节 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的诗歌一、郭小川的诗歌(一)郭小川的创作道路(二)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及特点(三)郭小川的长篇叙事诗及其对长篇叙事诗的贡献(四)郭小川诗歌的哲理色彩和豪放风格(五)郭小川在诗歌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创造二、贺敬之的诗歌(一)贺敬之的创作概况(二)长篇政治抒情诗放声歌唱的思想艺术成就(三)贺敬之的三门峡 桂林山水歌等抒情短章的艺术成就三、闻捷的诗歌(一)闻捷的生平和创作概况(二)诗集天

14、山牧歌在表现新疆少数民族新生活方面的艺术成就。 吐鲁番情歌等爱情诗歌及其特色(三)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的史诗性特点,巴哈尔形象的典型意义第四章 50 年代、60 年代年戏剧教学目的:1.了解十七年戏剧的发展.2.熟悉一些重要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基本要求:要结合典型作品和经典片断,具体地进行解说。要让学生学用结合,把知识变成分析评判的能力。重点与难点:掌握老舍茶馆 、田汉关汉卿等的创作成就。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欣赏影视资料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当代戏剧的改革二、当代话剧的新变三、当代歌剧的发展第二节 老舍茶馆一、老舍建国后的戏剧创作概况老舍建国后的生活经历。老舍建

15、国后作品的分类。剧作的思想主题内容。二、 龙须沟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程疯子的形象意义。 龙须沟的艺术成就三、 茶馆茶馆的主题。 茶馆在人物塑上的高度艺术成就。 茶馆的巧妙构思和结构特点。 茶馆的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民族风俗画特色。 茶馆的语言艺术。第三节 郭沫若、田汉和曹禺的历史剧一、历史剧建国后历史剧繁荣的特殊背景及原因。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成功与不足。二、郭沫若建国后的历史剧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的创作目的及原则。 蔡文姬的主题思想。崭新的曹操形象和动人的蔡文姬形象。剧作的浪漫主义特色和诗意。三、田汉的历史剧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和文成公主 。 关汉卿的情节和主题。关汉卿形象的成功塑造,朱帘秀、叶和甫的形象及对关汉卿形象的补充与衬托, 关汉卿喜剧结局和悲剧结局的两种处理。 关汉卿与文成公主的诗化特色。四、曹禺的剧作明朗的天对建国后初期知识分子的刻画。历史剧胆剑篇和王昭君 , 胆剑篇的主题思想、人物和语言特色。 王昭君的时代特色及其不足。第五章 50 年代、60 年代的散文教学目的:1.了解 50 年代、60 年代散文的发展.2.熟悉一些著名散文家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基本要求:把握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的艺术特色。重点与难点:杨朔、刘白羽、秦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