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良译文《论读书》指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33416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佐良译文《论读书》指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王佐良译文《论读书》指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佐良译文《论读书》指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佐良译文《论读书》指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佐良译文论读书指瑕袁湘生(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东莞 523083)摘要:王佐良译的培根随笔论读书,几乎成了翻译界的教科书。问世以来,二三十年间,只有称赞,没有批评。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这篇译文也还是有不少瑕疵。译文用的是文言文,文言文要求言简意赅,字字精当,可是译文却用了过多的成语,杂夹了过多的白话词汇,而且有些文言句型,也颇欠成熟。本文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讨论。关键词:成语 现代词汇 文言句型王佐良的译文论读书,声名极著,学翻译的学生叹为观止,奉为神作,教翻译的老师也高谈阔论,乐此不疲。其实,这篇译文的瑕疵并不少,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最主要的问题,出在王佐良所用的“文言文”上。下面一段话,是

2、从其翻译论文集翻译:思考与试笔中摘下来的:“那一次我考虑了一个技术问题:“培根在随笔中用了十分简约的文体,而且文章写在十六七世纪,字句都有古奥处,应该用什么样的中文来译呢?最后我决定用浅近文言,因为文言容易做到言简意赅。我是一个完全从“洋学堂”出身的人,文言是后来自学的,不地道,幸亏稿子送到世界文学编辑部后,得到了朱海观同志的润色,才成了后来出版的那个样子。”(王佐良:1989)王佐良的古诗文基础,其实说不上好。他曾译过一首诗歌,叫做墓园挽歌,从格律到文字,都有很多问题,笔者曾单独讨论过。这篇译文,是经过别人专门“润饰”过的,然而问题仍然存在。首先是成语过多。不但成语过多,而且近似成语的四字短

3、语也多。比如“高谈阔论”、“大而无当”、“寻章摘句”、“好学深思”、“吹毛求疵”、“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乃至“纵观统筹”、“全局策划”之类,真可谓俯拾即是。古诗词也好,文言文也好,都讲究炼字,要求字字皆出己意,字字不可移易,因此成语都是很少用的。即使是近世比较浅近的文言文,如清代张潮的语录体小品小窗幽梦,成语也用得很有节度。其次是杂入了很多现代汉语的词汇、表达方式。专有名词如“蒸馏水”之类,可以不论。但是像下面这一段,完全就是大白话,只是去掉几个无关紧要的字词而已:“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

4、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比如最后一句,把“矣”字换成“了”字,再加个“就”字,变成“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就淡而无味了”,基本就是大白话了。其实,文言字词,有很多与现代白话十分接近,但是这么长的一段话,读起来还跟白话差不多,就有点过头了。再就是文言句法不够娴熟。比如开头连用了几个虚词“也”字,这确实是文言句法,可是下文就很少见了,文言的味道,也跟着越来越薄。只在“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这一句中,才见到了个“矣”字。又比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这一句,“莫属”两个字,似乎也有点问题,汉语的习惯,一般只说“某物”非“某人

5、”莫属,而“纵观统筹、全局策划”,说的是事,显然不是“某物”。如果我们改成“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能为也”,似乎就通了,而且添了个虚词,文气也顺了些。总而言之,三个问题:一是成语用得太多,二是夹杂了不少白话,三是文言句法不够老练。虽然说是“浅近文言”,浅近是浅近了,文言却显然尚欠精纯。不过,一般的读者大多不愿深思,也不会觉得有什么,而且由于译作确实太过“出彩”了,也不会去追究原文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参考文献: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93作者简介:袁湘生 (1988.2) ,男,湖北黄冈,广东科技学院,助教,2011级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翻译。详细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西平教师公寓 邮编:523070 联系电话:159169257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