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紫藤萝瀑布》学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8572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榴》《紫藤萝瀑布》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石榴》《紫藤萝瀑布》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石榴》《紫藤萝瀑布》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石榴》《紫藤萝瀑布》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石榴》《紫藤萝瀑布》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榴》《紫藤萝瀑布》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榴》《紫藤萝瀑布》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石榴 紫藤萝瀑布预习案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课标要求】 1.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养成查字典的习惯。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丰富的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预习目标】1.阅读课文,丰富语言表达。2.会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主阅读课文 25 分钟:(1)朗读课文,回顾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熟记每课的课下注释,筛选和辨析课文信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 认真思考每课后的思考题,并将答案简

2、要的写在课本上。2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认真书写,按时完成。【知识链接】【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抗战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所著的屈原蔡文姬等历史剧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写作背景】1942 年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镇压抗日救国运动,亲日顽固派大肆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从的反动论调,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敌,苟且偷生;而共产党则高举抗日救亡大旗,坚持抗战,力挽狂澜。在此背景下,郭沫若写了这篇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

3、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作者简介】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红豆,散文集丁香结 。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写作背景】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上。这篇文章写于1982 年 5 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字词积累】

4、1.结合工具书及课文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争妍斗艳( )奇崛(j )枯瘠( )犀利( )丰腴( )伶仃( ) 条幅( ) 迸溅( ) 宗璞( )忍俊不禁( ) 伫立( ) 挑逗( ) 仙露琼浆( ) 盘虬卧龙( )2解释下列词语: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整体感知】仔细阅读课文,说说两篇课文怎样围绕花展开写作的?按照所给的提示进行概括。 石榴一( )石榴:二( )石榴:三(赞 )石榴:紫藤萝瀑布一( )花:二(忆 )花:三( )花:【品读赏析】1.作者是怎样描写石榴和紫藤萝花的?选择你最喜欢的语段或语句品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提示:在文章中勾画,旁批即可)2.根据作者的描写,你觉得

5、石榴和紫藤萝各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我的疑问】石榴 紫藤萝瀑布探究案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课标要求】 1.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养成查字典的习惯。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丰富的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体悟作者热爱生活、奋发自强的积极情怀。探究主题作者以他们卓越的笔力描绘出石榴和紫藤萝炫人眼目的美丽,那么,在欣赏的过程中,你认为石榴和紫藤萝各自美在何处?作者表现它们美的方法

6、和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石榴紫藤萝瀑布【开心练笔】为下列事物(也可以自己选定一些事物) ,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浪花 信鸽 松柏 螺丝钉石榴 紫藤萝瀑布训练案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课外冲浪】同学们,课外短文的阅读会为你的语文学习开辟一片奇妙的天地,让你在浪漫的海洋里遨游,课外阅读,拓展视野,其乐无穷。拿起你的笔来,勇敢地冲浪吧!送 春宗 璞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

7、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看起来,好象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而特开。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便是它们的世界,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那多变化的紫色,贯穿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天,只在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斯诺墓所在的小山后面,人迹罕到,便成了二月兰的天下。从路边到山坡,在树与树之间,挤满花朵。有一小块颜色很深,像需要些水化一化;有一块颜色很浅,

8、近乎白色。在深色中有浅色的花朵,形成一些小亮点儿;在浅色中又有深色的笔触,免得它太轻灵。深深浅浅联成一片。这条路我也是不常走的,但每到春天,总要多来几回,看看这些小友。其实我家近处,便有大片二月兰。各芳邻门前各有特色,有人从荷兰带回郁金香,有人从近处花圃移来各色花草。这家因主人年老,儿孙远居海外,没有人侍弄园子,倒给了二月兰充分发展的机会。春来开得满园,像一块花毯,衬着边上的绿松墙。花朵们往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稳重的松树也在含笑望着它们。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我家屋后,一条弯弯的石径两侧直到后窗下,每到春来,都是二月兰的领地。面积虽小,也在尽情抛洒春光。不想一次有人来收拾院子,给枯草烧了

9、一把火,说也要给野花立规矩。次年春天便不见了二月兰,它受不了规矩。野草却依旧猛长。我简直想给二月兰写信,邀请它们重返家园。信是无处投递,乃特地从附近移了几棵,也尚未见功效。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许花,甚至语文教科书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草的模样。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里钻出来,如火如荼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我曾建议一年轻画徒,画一画这野花,最好用水彩,用印象派手法。年轻人交来一幅画稿,在灰暗的背景中只有一枝伶仃的花,又依照现代眼光,在花旁画了一个破竹篮。“这不是二月兰的典型姿态。 ”我心里评判着。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

10、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且它们不只开得隆重茂盛,尽情尽兴,还有持久的精神,这是今春才悟到的。因为病,因为懒,常几日不出房门。整个春天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又是一次小病后,在园中行走。忽觉绿色满眼,已为遮蔽炎热作准备。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直连到松墙。好象原有一大张绚烂的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我知道,春归去了。在领地边徘徊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二月兰的忠心和执著。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惆风僽,春深春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古诗云“开到荼靡花事了” ,我始终不知荼靡是个什么样儿,却亲见二月兰蓦然消失,是春归的一个指征。迎春人人喜欢,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著的二月兰没有推脱这个任务。1. 二月兰具有怎样的特点?2. 二月兰象征什么?为什么这样说?3. 作者为什么说二月兰“开得好放肆”?4. 为什么说二月兰“忠心、执著”?(用原文回答)5. 本文写的是二月兰,为什么以“送春”为题?6. 你如何理解“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这句话? 7. 作者在写二月兰时,用了拟人手法。试举几例并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