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成教学院毕业论文易梦思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8543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理工学院成教学院毕业论文易梦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理工学院成教学院毕业论文易梦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理工学院成教学院毕业论文易梦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理工学院成教学院毕业论文易梦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理工学院成教学院毕业论文易梦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理工学院成教学院毕业论文易梦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理工学院成教学院毕业论文易梦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号 : 200790001湖 南 理 工 学 院 成 教 学 院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题 目 :秦汉诗歌双宾语及其结构的语用分析作 者 张 三 年 级 2007函 授 站 衡阳工业职大 专 业 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 李 四 职 称 副 教 授层 次 本 科 完成时间 2009.05封面纸推荐用 210g/m2 的白色铜板纸粘贴,论文统一用 A4 纸打印。边距上 3cm,下 2.6cm,左 2.6cm,右 2.4cm。行距为固定值 20 磅。该部分内容不打印。 宋体加粗;四号;居中。楷体,三号。居中。按我院注册后统一编排的学号填写;楷体;四号;时间必须是毕业前两三个月第 1 页 共 1

2、0 页摘 要本文以楚辞 、 诗经中的双宾语及其同义结构为例进行语用分析。我们发现语意焦点、重成分后置是先秦诗歌双宾语内部各句式的语用制约因素,诗歌整齐性和诗体体例对双宾语及其双宾语同义结构的选择有优先制约作用。以此为基础,我们将这些语用制约因素与散文中的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先秦诗歌、散文双宾语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各有特色,诗歌中,整齐性和体例等篇章语用因素起优先制约作用;散文中,语意焦点、表意明确等作者主观情态语用因素起优先制约作用。关键词:双宾语;同义结构;语用制约因素【 中文摘要共 100300 个字,关键词 37 个词,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占一页,该部分内容不打印。】字体:加粗黑体字号:

3、3 号间距:居中,上下空一行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行间距:20 磅上空一行字体:宋体,加粗字号:小四号第 2 页 共 10 页目录论文撰写完成后在word 中点击 “插入”“引用”“索引与目录” ,由word 自动生成。目 录摘 要 1绪 论 31 双宾语、双宾语同义结构界说 31.1 双宾语 31.2 双宾语同义结构 31.3 语用制约因素 32 楚辞双宾语各句式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 42.1 制约楚辞双宾语各句式的语用因素 42.1.1 A1(V-O 1-O2)的语用制约因素 42.1.2 A2(V-O 2-O1)的语用制约因素 42.1.4 A1、A 2、A 3 的语用制约因素比较

4、 42.2 制约楚辞双宾语同义结构的语用因素 52.2.1 B1(V-O1-以-O 2)的语用制约因素 52.2.2 B2(V-O2-于-O 1)的语用制约因素 52.2.3 B1、B 2 的语用制约因素比较 53 诗经双宾语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 53.1 制约诗经A 4(O2-V-O1)等双宾语各句式的语用因素 63.2 制约诗经双宾语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因素 63.2.1 A 有 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 63.2.2 A 无 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 64 先秦诗歌、散文双宾语及其同义结构语用比较分析 64.1 先秦诗歌双宾语及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 64.2 先秦散文双宾语及

5、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 74.3 先秦诗歌、散文双宾语及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比较 7结 论 7字体:黑体字号:三号排版:居中,上下各空一行第 3 页 共 10 页参考文献 8第 4 页 共 10 页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行间距:20 磅。字体:宋体字号:小五号排版:居中绪 论1、国内外动态研究对古代汉语双宾语研究,早在马氏文通就已开始,其中的“止词”大致相当于宾语成分,而“教告言示诸动词之后有两止词,一记所语之人,一记所语之事。先人后事,无介字以系者常也” 说的就是双宾语。黎锦熙(1942)最早提出“双宾语”这个术语(正文省略)2、选题依据前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继续研究古汉语双

6、宾语提供了基础,但我们可以发现以往的这些研究成果还存在以下不足(正文省略)3、选题的意义语法、语义、语用是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以往学术界对先秦双宾语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语义两个平面。但仅仅从这两个角度来研究双宾结构,解决不了双宾句法结构所反映的所有问题,也揭示不了这一句法结构所蕴含的所有内涵。本文将语法、语义、语用三者相结合起来,但又以双宾结构语用分析为重点,对双宾结构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有重要意义(正文省略)1 双宾语、双宾语同义结构界说1.1 双宾语关于宾语,学者们提出的确定标准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纯位置论的语序标准,第二个是纯语义论的施受关系,第三个是前两个标准的折中,即以语序(形式)为

7、主要标准,同时结合意义。(正文省略)1.2 双宾语同义结构句 法 同 义 ( 或 同 义 句 式 ) 即 同 义 异 构 , 赵 金 铭 先 生 认 为 : “一 种 隐 性 关 系可 以 用 好 几 种 句 式 来 表 达 , 也 就 是 说 , 一 种 语 义 模 式 可 以 用 几 种 不 同 的 句 法 结 构 来表 示 , 从 而 形 成 同 义 异 构 句 式 ”。 换 言 之 , 句 法 同 义 就 是 几 种 表 示 相 同 或 相 近 语义 关 系 的 不 同 句 子 格 式 (正文省略)1.3 语用制约因素“同一个意义在不同的语境里会有不同的说法。这种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8、。第一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号:小三号排版:前面不空格,顶格打;上下各空一行第二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号:四号;排版:前面不空格;上下各空一行第 5 页 共 10 页第三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号:小四号;排版:顶格打印,上下不空行一类是用不同的词语说,另一类是用不同语法结构说。前一种现象主要属于语用学的研究范畴,对语法学而言,我们主要研究后一种现象” 。本文所说的语用是就双宾语这一句法结构来谈的语用,是语法角度的语用平面。施关淦在“关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指出“三个平面中的语用平面不是语用学,不是指所有的语用因素,而是指跟句法有关的语用因素” (正文省略)2 楚辞双宾语各句式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

9、通过对楚辞双宾语句与其同义结构句的穷尽性考察,我们发现,这两类结构出现的频率悬殊:双宾语句 7 例,双宾同义结构句 23 例,前者用例少得多。当然,关于双宾语结构的限制因素,首先是语言成分自身的制约,比如说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进入双宾语结构,这要受到述语动词语义特征的制约(正文省略)2.1 制约楚辞双宾语各句式的语用因素楚辞中 A 的用例 7 句,如下:(1)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离骚) (2)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离骚) 以上例句,O 1为近宾(与事、人物) ,O 2为远宾(受事、事物),下同。我们将这三种结构归纳为双宾语的三种内部句式,理由是三种句式的语法成分

10、关系以及深层语义关系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改变的只是句子成分之间的语序而已,这种语序改变只引起了某些语用风格的变化,可以说是语用平面而非语法平面的移位(正文省略)2.1.1 A1(V-O 1-O2)的语用制约因素“双宾语的一般次序,古今相同: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如果间接宾语为代词,尤须紧接谓语,似无例外” ,关于双宾语的位置变化规律,杨伯峻、何乐士(1992)也曾作出总结。(正文省略)2.1.2 A2(V-O 2-O1)的语用制约因素与 A1相比,A 2的两个宾语也位于动词后,但双宾语内部语序不同。A 1是最典型的古汉双宾结构句式,但“表赐与和其他少数动词所构成的双宾式” 中 A2较常见

11、,当间接宾语为代词时只限于 A2。据焦点后置规律,双宾结构的语意表达重心是在此类结构的末尾部分,A 1与 A2的首要区别是:语意焦点随双宾语内部语序不同发生了变化,A 1的语意焦点是间接宾语“美” “羿” “天下” “其期”(正文省略)第 6 页 共 10 页2.1.4 A1、A 2、A 3 的语用制约因素比较由以上分析得出: A1、A 2、A 3的选择首先是根据语意重心和焦点的不同而作出的选择,A 1、A 2强调的是两个宾语中的一个后置宾语,而 A3要强调的是语用上的前置宾语(区别于语法范畴内的宾语前置)和后置动词,A 3是一种有别于前两句式的具有双焦点的特殊语用价值的句式。A1除受语意焦点

12、制约外还受信息结构模式的制约,但这两个语用因素并不存在制约冲突,二者在成分分布上重合,殊途同归。(正文省略)2.2 制约楚辞双宾语同义结构的语用因素楚辞中,B 结构有 23 例,我们可将其分出 B1(V-O1-以-O 2) 、B 2(V-O2-于-O 1)两种格式。这两种格式恰好分别与前文提到的 A1、A 2相对应。我们之所以将 A1与 B1相对应,是因为两者相比,句子各成分在语序上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两个宾语之间加了介词“以” ,A 2与 B2情况亦然。显然,A 与 B 这两类同义异构,B 由于引进了介词,其句法形式没有 A 简练经济,在合乎表达意图和交际语境的情况下,说写者多用 A。(正文

13、省略)2.2.1 B1(V-O1-以-O 2)的语用制约因素楚辞23 例 B,B 1占了 20 例,现举出以下例句:(8)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离骚)(9) 鸾皇为余先戒兮, 雷师告余以未具。 (离骚)(10)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离骚)(11)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正文省略)2.2.2 B2(V-O2-于-O 1)的语用制约因素A2的例句在楚辞中只找到一句“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 (九辩) ”与之相对应的同义结构 B2格式有以下三例:(正文省略)2.2.3 B1、B 2 的语用制约因素比较据上所述, 楚辞中,双宾同义结构 B1的选择是诗歌整齐性

14、制约的结果,如“以” “而”等一类助词、介词的成规律出现;B 2的选择是诗歌七言诗体体例制约的结果,如“于”的凑格作用。(正文省略)3 诗经双宾语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诗经和楚辞代表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根据语言表达的简明性,在符合表达意图和交际语境的情况下,A、B 两种结构,A 理应是优选结构。第 7 页 共 10 页诗经中 A、B 两种结构的用例,前者确实多于后者。但经济原则是否就是制约这两类结构的语用因素?(正文省略)3.1 制约诗经A 4(O2-V-O1)等双宾语各句式的语用因素和楚辞相比, 诗经双宾语句式没有 A3(O 2-O1-V) ,却有 A4(O2-V-O1)

15、。但A4句式只有一例:(17)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小雅鱼藻之什)A4是先秦汉语语法的一条普遍规则(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其语用因素依旧可用语意焦点原理来分析。(正文省略)3.2 制约诗经双宾语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因素对诗经双宾语句的考查中,我们发现,双宾语及其同义结构的用例情况与句子有无主语存在较大的关系:当句子有主语时, 诗经中没有一例与之对应的有主双宾语同义结构。(正文省略)3.2.1 A 有 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所有 A 有 类双宾语的例句,S 都为单音节,V 都为单音节动词,不同的只是 O1、O 2的音节数不同。根据 O1、O 2的音节数又有三种情况(正文省略)3.2.2 A 无 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与诗经中的 A 有 相比,A 无 是优势句式,双宾语大多以这种省略主语的形式出现。但这种主语的省略并非受“经济原则”的制约。其中,同样 A 无 可分为一下几种情况来讨论:(正文省略)4 先秦诗歌、散文双宾语及其同义结构语用比较分析语体就是人们针对不同对象、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习惯用语、常用句式、结构体式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就书面语而言,不同的表达目的和语体对语用也会构成不同的影响,如同一事物或概念在不同的语体中有不同的说法,同一句法内容在不同的语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