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宋代文学史考点总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8498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大宋代文学史考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宋代文学史考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宋代文学史考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宋代文学史考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宋代文学史考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宋代文学史考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宋代文学史考点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代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北宋诗宋初三体:白体:以王禹偁为代表,诗学白居易,既效仿白居易“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的浅易风格,又学习元白次韵唱酬之作。较有成就者,主要有徐铉、李昉、王禹偁。代表作有王禹偁村行 。西昆体:即昆体,诗宗李商隐,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内容多唱和酬答之作,题材较狭窄。曲故堆砌,杂凑成章,但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多用典故,音韵和谐,在当时影响很大。如杨亿的泪 。欧阳修六一诗话:“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 。方回瀛奎律髓说:“西昆一变,亦足以革当时风花雪月、小巧呻吟之病” ,认为昆体亦有“首变国初诗格”之功。晚唐体:以林逋为代表,作者多为僧侣和布衣

2、隐逸之士。诗宗晚唐贾岛、姚合,尚苦吟,重工巧,诗风清瘦淡雅,境界狭小,多表现隐逸求仙的情趣。代表作有林逋山园小梅 。苏梅:在矫正西昆体诗风之弊与开辟宋诗独特境界方面,梅尧臣和苏舜钦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被并称为“苏梅“。 “苏梅”之称最先见于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在中国诗史上,苏、梅“尽变昆体,独创生新,必辞尽于言,言尽于意,发挥铺写,曲折层累以赴之,竭尽乃止” (叶燮原诗 ) ,奠定了一代宋诗风格。然其风格各异。总的看来,苏诗雄壮激切,粗犷跳荡;梅诗则显得平稳沉着,微婉闲淡。苏诗指陈时弊,直截了当;梅诗则较平和含蓄。就他们对后世的影响而言,梅尧臣对宋代诗歌的影响远超过苏舜钦。梅尧臣:诗歌

3、富于现实内容,题材广泛,如汝坟贫女 ,其他如小村等,皆生动地描绘出农村的荒凉景象和农民的贫苦生活,表现了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对残暴官吏的不满。梅诗以风格平淡、意境生新为基本艺术特征。善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画出新颖清切的艺术形象,如鲁山山行 ,而黄河等诗,则涵浑壮丽,风格迥异。梅诗受韩愈、孟郊影响,艺术上追求新颖工巧,体现宋诗议论化、散文化的审美风尚。但有的诗质朴无华,语言过于古硬,缺少文采。刘克庄后村诗话称他为一代宋诗的“开山祖师” ,充分肯定他对开辟宋诗的道路做出的重要贡献。苏舜钦性格豪迈,诗风也真率自然,意境开阔,以雄豪奔放见长。早年慷慨有大志,喜以诗歌痛快淋漓地反映时政,抒发强烈的政治感

4、慨,如庆州败 。被逐后多抒写心中愤懑之情,如天平山 。苏诗还充满爱国激情,如无闻 。另一类诗是写景诗,多写雄奇阔大之景,赞美自然界的壮美力量。直率自然,意境开阔。如淮中晚泊犊头 。黄庭坚:黄庭坚理论主张:1、重炼字炼意,强调推陈出新,提倡“夺胎换骨”和“点铁成金”,即体味和模拟古人的诗意而进行新的加工创造,以“陶冶万物”为基础,取“古人陈言”加以点化,赋予新的意蕴;2、重抒情的含蓄委婉,反对强谏于庭,怨愤于道,怒邻骂坐;3、重声律奇峭和硬语盘空,造拗句,作硬语,押险韵,用陈典, “宁律不谐,不使句弱;宁用字不工,不使语俗”。 (“以俗为雅”:即注意从古书中吸取人们很少使用的方言俗语,以矫文人诗

5、中常见的陈词滥调;“以故为新”:点化成语或前人诗句,也包括用典,要求诗人有“点铁成金”之妙)山谷体:瘦硬峭拔、沉雄老成1、文人气和书卷气浓厚,诗中人文意象密集,喜吟书画作品、亭台楼阁及笔墨纸砚香扇等与文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因而充满文人色彩;2、层次丰富,章法曲折,绝不平铺直叙;3、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造硬语,如寄黄几复 ;4、声律奇峭,如音节打破常规,多用拗句,以避免平仄和谐导致圆熟的声调,如题竹石牧牛的音节不拘常格。黄庭坚诗歌影响:1、诗歌成就高,体现了宋诗的美学风范;2、作诗方式字斟句酌,法度井然,便于别人仿效;3、诗论循序渐进,倡导杜甫为诗家宗祖,使人有具体的门径学习。故陈师道、

6、晁冲之、潘大临等都学习效仿他;4、过于追求用事押韵之工,铺张学问为富,点化陈腐为新,不免有晦涩生硬之弊。江西诗派:南宋吕本中首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元人方回瀛奎律髓提出一祖三宗,即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内容上抒写人生、表现自我,醉心日常生活、师友情谊和江湖山林等。艺术上以清淡瘦健为审美标准,崇尚朴拙老成,强调字句锤炼、典故运用等。第二章、北宋词柳永词的特点:1、大量创作慢词,使其取得了与令词并峙的地位,从而增强了词体的容量,提高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如其对浪淘沙的扩展;2、采用小赋的铺叙和白描手法,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层次分明,如雨霖铃 ,而以赋体作长调, 古今词话称

7、之为“屯田蹊径” ;3、语言应用上摆脱了花间词浓艳之风,大量采用口语、俚语,通俗流畅,富有音乐性。如定风波 “自春来” ;4、开拓了词的意境,直接以男性口吻,融入“自我” ,抒写离情别绪和对风尘女子不幸生活的同情。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缜密典丽(合律知音,典雅精丽)、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如西河 “佳丽地”中“山围故国”句之融化刘禹锡金陵五题诗句,均运化无迹,无挦扯堆砌之病;2、善于体物、铺陈,描绘工巧,如苏幕遮之写荷花;3、善于炼字,重在骨力,注意在关节眼上下功夫,如望江南之“密云衔雨暗城西”句写雨之欲下而未下之态,一“衔”一“暗” ,炼字甚工,妥贴稳当;4、清真词最工于布局,结构细密曲折,多回环

8、往复,开合有致,如花犯 “粉墙低”一首,亦纡徐反复, “结构天然,浑然无迹” (陈洵海绡说词 ) ;5、周邦彦还精于音律,词富有清浊抑扬之美,是第一个以“四声”入词的大家,所创瑞龙吟 、 兰陵王 、 六丑等名曲,直至宋亡犹赓和不绝。 (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更推崇周邦彦为“词中老杜” )第三章、宋代散文宋代的古文运动:宋代散文承中唐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发展而来,以宋仁宗庆历前后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后一阶段经欧阳修等人的大力提倡,古文渐居优势,骈文及赋也逐渐散文化。特别是从后一阶段庆历以后到哲宗末年的六十年间,宋文的发展臻于鼎盛,主要表现在:1、名家辈出,唐宋古文八大家中的欧阳修、

9、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六大家崛起于文坛;2、古文在同骈文的竞争中占压倒优势,除朝廷及官场常用的制、诏、表、启之属仍例用骈文外,其他各体文章,几乎都用散文,少有用骈体着;3、形成了宋文的风格特点:尊韩,继承韩愈古文运动的传统;宋文主要以议论、说理或寄寓理意见长;宋文在题材、体裁方面较唐文略有拓新,主要表现在题跋和随笔一体的繁荣发展;宋代古文家不像韩愈那样仅仅停留在对骈文的批判之上,而是积极地用古文去改造骈文,使骈、散既分流又相互融合,促使骈文的散文化,骈文的地盘也愈来愈小。欧阳修理论主张:本质上针对当时的西昆体和太学体、道走下神坛,日常生活化;、文道并重;、强调“文”具有独立的性质。欧阳

10、修的散文成就:1、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实用和艺术融合,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如与高司谏书批评高若讷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义正辞严;2、感情强烈,政论文慷慨陈词,史论文则低回往复,其他散文则情文并茂,如泷冈阡表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等;3、发展文体,体裁多样,古文、辞赋、四六兼善,首先是改造骈赋、律赋,创造不求对偶、限韵的散体文赋,如秋声赋 ,其次是对四六骈文革新。以散体单行、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整写四六。 ,如蔡州乞致仕第二表 ;4、语言简介流畅,文气舒缓委婉,风格平易自然,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如醉翁亭记 (特点:构图精美:从空间位置、时间变换、动静搭配等方面

11、把琅琊山与醉翁亭变成一幅有生命的山水画,有色彩的散文诗;结构精巧:用“乐”作为主线,移步换形、层层缩小之法来写景色和人物,前后照应,注意埋下伏笔;语言精当:词句的形象和准确,虚词运用有独创性,节奏婉转流畅又铿锵悦耳) 。 秋声赋特点:用散文笔调,通过譬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无形的秋声,把秋天之变态百端的情状形象化地呈现出来;感情澎湃、意境优美、形象独特、潇洒含蓄的抒情散文,突破了传统辞赋凝重板滞、略无生气的面貌,表现了作者的独创性;写景、抒情、记事、议论熔为一炉,浑然天成;叙事简括有法,而议论迂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语句圆融轻快;情感节制内敛;语气轻重和谐;节奏有张有弛;语言清丽而富于韵律。

12、第四章、苏轼苏诗的内容:1、政治讽刺诗,如山村五绝 ;2、写景咏物诗,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3、 山水纪游诗,包含谐趣、奇趣和理趣,如游金山寺 ;4、题画诗,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如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5、论诗诗,如读孟郊诗 ;6、和陶诗,有 120 多首,超然淡泊。苏诗(东坡体) 的艺术特色:1、善于在平淡中见真趣、见风骨、见理致;2、对物情的体察精微敏锐,诗笔爽利开阔,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情态逼真、明白流畅;3、想像丰富、奇趣横生,比喻新颖贴切;4、把以文为诗推向极致,不管是论画、议政还是写怀,都富于气势,散文化、议论化极为突出(以议论入诗:成功借助于形象,在形象中自然流

13、露倾向;于叙述结合,边叙边议,使诗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韵味和敏锐的洞察力;议论本身精蓄透彻;打破了传统诗“意与象”的结构模式,形成新的诗境方式) ;5、由于应酬赓和,某些和韵、次韵之作近于文字游戏,矜才炫学、用典过滥,有粗率冗长之弊。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豪健清雄与自然平淡为苏轼任职和贬谪时期诗风的主要特点)苏词“以诗为词” 的表现:苏轼一面革新词体,一面又维护和保持词的特点,他注意发挥词体音律谐美、句式参差、用韵错落等长处,或纵横驰骋,或深婉不迫,创造了诗歌所未能创造的独特的词境,主要表现在: 1、提高词品:自花间集至柳永,词不脱艳科藩篱,多冶荡之音,与言志、载道的诗文相比

14、,品格较卑,苏轼则把缘情和言志结合起来,文章道德与儿女私情并见乎词,如念奴娇 水调歌头 ;2、扩大和拓展词境:苏词不仅格高,而且境大,把自己的性情、学问、襟怀融化于诗词,抒写了多样的生活情趣和感受,描写自己和友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展示了政治抱负,倾诉了身世感慨,表现了亲人、朋友间的深厚感情,描绘了农村的景色和生活,形成了成熟的咏物词(形神兼备,不即不离,有放有收,似断实连) ,达到无事不可以入词的地步,如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3、改变词风,打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以豪放词革新柳永的侧艳之曲,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与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 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区别;4、

15、推进词律:在用调上引进慷慨豪放的曲调为词,以求声辞相合,不拘泥词调原有词律句法的特点;5、风格多样化:为宋代豪放词派的卓越开创者, 且随意境之变,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如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之幽洁空灵,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之幽怨缠绵,异彩纷呈。苏轼辞赋继承了欧阳修文赋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如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写江山风月的清奇和景仰历史人物的感慨,又通过主客对答,水月之喻,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在仕途舛厄之中感情上的波折、挣扎和解脱的全过程。两篇赋皆以写景为主,一写清风朗月的秋光,一写水落石出的冬景,一样风月,两种境

16、界。前者以铺叙宏丽的秋景、悲壮的历史画面和议论超逸见长;后者以体物精妙,无中生有取胜。苏轼的影响:1、提携奖掖一批文章名士和诗词名家,促进了北宋文学的繁荣;2、集宋代诗词文之大成:宋诗文好议论、尚理念和平易化的特点到苏轼集大成,以诗为词革新了宋代词风,强调文道统一,提倡辞达、独创等都促进了宋代文学的发展;3、人生模式和文化性格影响后世文人,其洒脱飘逸的气度、睿智深邃的风范、超然旷达的性格内涵等为受到挫折的人提供了精神的慰藉。第五章、南宋诗中兴四大诗人:陈与义、吕本中逝世以后,一批出生于靖康前后的诗人登上诗坛。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得他们具有不同于苏黄诗创作环境,加上他们的独创精神,最终以全新艺术风貌取代了江西诗派的主流地位。元人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云:“宋中兴以来,言治必曰乾淳,言诗必曰尤、杨、范、陆” 。后人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