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学案(共同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7572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姥姥的剪纸》教学案(共同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案(共同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案(共同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案(共同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案(共同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姥姥的剪纸》教学案(共同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姥姥的剪纸》教学案(共同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 京口区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案112. 姥姥的剪纸主备学校:镇江市八叉巷小学 课型:阅读课 审核:集备主讲:潘新华使用学校:镇江市八叉巷小学 使用教师:潘新华执教时间:2012.10 执教班级:六(1)班【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善良勤劳,以及“ 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课文语言 优美,情感 饱满, “剪纸” 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 变化和流露的载体。全文分为四段(见教学参考用书)。依据课题,再 进一步整合, 课文的一、二两个部分主要是对姥姥的解读,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三、四两个部分主要是 对剪纸的解读

2、,从剪纸中读出绵延深厚的祖孙情。第一部分:解读姥姥。这是一位怎样的姥姥呢?课文的开头,首先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姥姥的心灵手巧。课文第一句是文章第一部分的中心句。这句话中,有几个词是需要关注的,一个是 “左邻右舍”和“ 都”;一个是“心灵手巧” 与“劳作”。那么奶奶的“心灵手巧”表现在哪里呢?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四个方面表 现了姥姥的手巧:一是剪纸用具的简单,剪刀、彩纸都是是普通的,随手拈来。二是动作的娴熟,就那么翻过来折过去,感觉挺简单的,不需要复杂的动作,一幅剪纸就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三是什么都能剪,只要是生活中有的,姥姥就能手到剪成, “无所不能”。四是借乡亲们之口,来 赞美奶奶剪纸技艺的高超,剪

3、什么像什么,栩栩如生。这真是工具普通,动作灵活,无所不能,栩栩如生啊!写到这里,作者并没有罢手,还通过事情来写姥姥的“ 手巧”。这就是课文的四至六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 我” 的刁难 下,尽展技艺。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感知,姥姥剪 纸的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了,她可以眼不瞧,凭着意识与感觉就能剪出活生生的窗花来!那么,姥姥的心灵手巧来自哪里?再读课文,我 们不难发现,来自她的勤学,来自苦 练,来自剪刀的不离手!这就是课文五、六自然段的内容, 让我们感受到姥姥是个勤劳的人,也与课文第三段写到的姥姥干活多相互照应。同时,也 让 我们感受到任何一项技艺的“ 巧”来自练,来自熟。而练就到

4、“巧”的程度,又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喜欢。这里就可以探究一下“ 剪纸”的历史,感受剪纸的美。因为剪纸能带来祝福, 带来欢乐 安详与幸福,所以乡里人喜欢剪纸,姥姥乐于剪纸,所以“任谁开口”,都“有求必应”,所以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贴有姥姥的剪纸。学到 这里,姥姥仅仅是心灵手巧吗?此时的姥姥是一个爱的使者,她心地善良,她用精湛的剪纸技术,美化了乡村人的生活,艺术化了乡村,使整个村子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与欢乐。因此,从课文的一、二两段中品味出“心灵手巧” 是第一步,品味出更多的感受,才是文字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第二部分:品读剪纸,读出绵延深厚的祖孙情。这部分主要通过“ 牛兔图”的剪纸来表达姥姥对“

5、我”的疼爱和浓浓深情,而姥姥的剪 纸也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 京口区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案2成了“我”永远的回忆。读这一部分时,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姥姥与“我” 的对话,使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我 ”由看不懂剪纸的意思,不解地发问,到看得懂剪纸的意思,热情地交谈,以至到后来缠着姥姥剪更多的牛和兔,剪 纸把“ 我”与姥姥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关注两个字,一个是“拴”,一个是“缠”。拴的是什么?文中写道“ 我是一个出名的 调皮蛋”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且剪刀把我拴在屋檐下。 ”表面上看,这里拴的是孩子对自然的向往之心,拴的是孩子调皮的野性。如果仅

6、仅 是这样,那么姥姥就是一个“ 罪人”了,是一个束缚孩子自然天性的“罪人”了。事实上呢,姥姥恰是在这个时期,用她的剪纸, 为“我“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剪纸世界, 为我打开了剪纸的 艺术之门, 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于她的关爱体贴之情,享受到了 浓浓的亲情。有了姥姥,有了她剪刀下的“老牛” 和“兔子 ”,才让我迷上了剪纸,让我缠上了姥姥。一个“缠”字,说明了什么呢?引导读第十二自然段,使学生领悟到这里的“缠” 不是纠缠,而是情深意长的“ 缠” 啊。这个“缠” 字,是依恋之缠;这个“缠” 字,是对剪纸的迷恋。在剪纸的天地里, “我 ”体会到了兔子的快乐,那不就是童年的我的快乐吗?我也体会到了老牛的敦厚,

7、那不就是姥姥的敦厚与朴实吗?姥姥的关爱,让我拥有了另外的童年的快乐啊。沉醉在剪纸艺术天地里的我,还是那个调 皮的孩子吗?一个“缠”字,说明的是我迷上了姥姥的剪纸,迷上了剪纸艺术,也迷上了姥姥与我剪纸聊天的亲情。为了加深学生对姥姥与“ 我 ”情感的理解,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中的几幅“牛兔图” 展示给学生,让他 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加以想象,学生明白 这些 “小兔骑牛图”“ 老牛小兔啃草图” 等等,意思是说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 总是在干活,就好像姥姥对“ 我”的喜爱与呵护。【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学习掌握生字词,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上下文的

8、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4、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读, 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浓浓亲情;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对亲人的感恩、 对 童年的眷恋之情。【学习重难点】1、能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读, 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浓浓亲情;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对亲人的感恩、 对 童年的眷恋之情。【课时安排】两课时【资料链接】(一)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四种,即民间文学、 民间表演艺术、 民间美术和民

9、俗文化。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 京口区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案3(1)民间文学的种类很多,它包括神话、故事、传说 、歌谣、谚语等;(2)民间表演艺术包括民间戏剧、曲艺、音 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它们也是历史悠久,从上古时代产生、发展并传承下来。(3)民间美术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种类,它们都是很珍贵的一笔遗产。(4)民俗文化反映了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习俗,如庙会和春节等。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著名作家冯骥才说:“ 民间文化是一种

10、母 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而现 在,它正在迅速消失、瓦解 我们必须把它保 护起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民间艺术都需要拯救。 ”(二)关于剪纸剪纸,是我国最流行的民间技艺之一,它又称剪花、刻 纸、窗花使用的工具一般是剪刀和刻刀。早在汉唐时代,就有民间妇女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精美的图案贴在鬓角作为一种装饰。剪纸艺术真正繁盛是在清朝,那时人们常在节日到来时,把有颜色的纸剪成各种花草、 动物或人物,贴 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既把节日的气氛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也代表着欢乐祥和与祝福。剪纸的种类很多,有黑白剪纸、套色剪 纸、分色剪纸、刻金

11、彩衬等。剪纸的内容也很丰富,有花鸟虫鱼、瓜果菜蔬、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戏剧脸谱等。近几年来,剪 纸艺术的发展变化更大。现代剪纸不光具有观赏性, 还富于时代气息,我国的剪纸艺术正在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呢! 2006 年 5 月 20 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 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民间技艺,可惜的是这种古老的艺术瑰宝正在慢慢失传。因为这种技艺是靠“ 口口相教,手手相传”才得以延续的,所以剪纸老艺人们就像“活文物” 似的,备受爱护。【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能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部分段落。2、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3、

12、依托语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 课文读薄。4、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把课文读厚,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其一;学习重难点:1、依托语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 课文读薄。2、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把课文读厚,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其一;一、预习导学(一)扫除字词障碍1、我能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请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择(z zhi)菜 刁难(nn nn ) 啃(kn kng)食 数( sh sh)九隆冬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 京口区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案4挑剔(t t) 薅(ho r)草 捂(w w)住 三伏盛(chng

13、 shng)夏2、读读下列四字词语啧啧赞叹 刷刷刷刷 悦耳至极 清清爽爽 左邻右舍 摘菜薅草 喜鹊登枝 牛驮小兔3、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刁难: 挑剔: 耍赖: (二)自读、自学课文,思考问题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 “”表示。吐字清晰,课文读正确声音响亮,课文读流利朗读正确、流利、富有感染力2、认真阅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表达姥姥的剪纸声令作者魂牵梦绕的心境?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留在作者心境、梦境中的究竟有哪些画面或事情,试着给课文分段,写出划分的段落,并概括段意:4、质疑:在自学的过程中,上面哪些题目比较

14、困难,需要借助参考资料的,可以写下来;或者你还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写下来。(三)拓展认真阅读【资料链接】,完成以下填空: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它主要包括四种: 、 、 、 。剪纸是 中的一种, 13 课的牛郎织女属于 ,而 14 课安塞腰鼓则属于 。人们喜欢剪纸,是因为剪纸内容丰富,有 、 、 、 等, 还能给节日增添 的氛围,给人们带来 的祝福。二、课堂研讨(一)导入:1、板书课题,认识“ 姥姥”: 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一起学着北方孩子,来叫一声,姥姥。 2、读好课题: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生字

15、词朗读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 京口区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案5(课件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 驮小兔。 )(1)学生自由读词语,左边一组,右 边一组(2)教师引导读词语,并有意识地联系课文,理解 词语,通 过词语读出课文的内容。左边四个词语:A先看左 边 第一个词语,刷刷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老师把它们放在了一起, 课文中指什么发出的声音?(剪刀剪纸时发出的声音,轻快的,短促的。 )读好这个词语。B第二个词:悦耳至极。探究“悦” 的竖心旁:这种短促、轻快的声音一直钻到了作者的心里去了,这美妙的声音让人听来觉得无比得愉悦、快乐。再 读这个词C第三个词:清清爽爽。理解“爽” ,给词义选义项:(课件“ 爽”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明朗、清亮; 率直、痛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