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6697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及意义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时的一种行为规范。礼是怎么产生的?有人认为:人类在狩猎时代就已经知道要有礼貌,因为在打猎时,打猎者相互间必须保持适当距离。随着人类历史的前进,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人际交往日趋平繁,社会生活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礼”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 礼”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以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为基础。自从有了阶级和国家,“ 礼”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时候, “礼”已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交往的“ 私人礼节”,而是成了国家统治的一种手段。在西方,“ 礼”一词,也往往指上流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或宫廷礼仪,以及官方生活中公

2、认的准则。至于平民百姓,则只要求他们遵循统治阶级的法律,供权贵们奴役驱使就可以了,达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其是不谋而合。自从有了国家,也就出现了相应的礼仪。不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古印度、古挨及,都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礼仪。由于国家的产生,也就有了国与国的交往。国际交往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与准则,于是就产生了国际礼仪。在人类历史上,国与国之间充满了矛盾、争斗和战争。而同时,又不断发生谈判、议和、结盟、互派使节、互通贸易、缔结条约(协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及意义定)等国际行为。国际礼仪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它较之一个国家内的礼仪规范又发展了一步,而逐步为大多数国家所公认

3、和接受。人们相互往来,要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行事,使社会生活有序地、和谐地进行。平常生活是这样。进行国际交往更是如此。在长期的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国家间通行的国际礼仪。现代国际礼仪正是历史上国际礼仪的继续和发展。随着近代工业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邮电事业的日益发达,人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更需要用“ 礼节” 来调整和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交际礼节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东西。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已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标志。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来往更加注重礼节。即使是豪门巨富、达官贵人,在对待随从侍者、仆役时,有时也不能不说一

4、声“ 请”,“谢谢”,“对不起”等客套话,以显示自己的教养不俗,维护表面上的平等。现代的国际关系,较之过去已有了惊人的发展变化。首先是交往的规摸从 20 世纪初 50 多个独立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前增加到 75个,到目前联合国的会员国已有 180 多个国家。其次是现代生活频率加快,各国之间的交往已越来越频繁。再次是国际交往的内容不断丰富,参加国际活动的人员空前增多,而涉及全球的问题,如环保、抗爱滋病、反毒、反恐怖等则引起了世界备国的关注。国与国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及意义之间关系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而国际关系的这种发展又是以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急剧扩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基础的。它同各国人民之间的

5、文化、艺术、体育、旅游等来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空前广阔、繁复、多样化的图景。礼仪习惯的演变,加上国际关系迅速、广泛、深入的发展,必然使国际间过去的通用的礼仪程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套现代的国际礼仪。现代国际礼仪就其内容而言,包含有国际交往中的日常交际礼节、典礼仪式、外交礼仪与豁免等多方面内容。他们中有的己形成国际公约,例如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已具有法律效力,在国际上有约束力。而其余大部分则是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逐步成为国际惯例,为各国所普遍承认和接受,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 (二) 国际礼仪和交际礼节国际礼仪与交际礼仪是各国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受到各国

6、的普遍重视与广泛使用。无论在官方的或民间的友好往来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国际上,礼宾与交际活动都有一定惯例,不少国家则保持着各自传统的礼仪形式和礼节,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具有民族特色,或根据特殊的需要,灵活变通。国际礼仪和交际礼节总的发展趋势:逐渐简化,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实效。 (三) 学习国际礼仪知识的必要性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公职人员、涉外工作人员在涉外场合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一种私人行为,更会产生一定的对外影响。一个公司、企业、社会团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及意义体的代表在对外场合的言谈行为,不仅关系到本公司、本社团的形象,影响到买卖交易的成败,有时甚至影响到国家的荣誉。每个公民应遵循一

7、条基木准则:当你在自己国家时,你不过是成千上万公民中的普通一员,而在国外,你就是“中国人” ,是中国人的代表,你的言谈举止,决定他国人对我们国家的评价。为了维护我们个人、单位、国家的对外形象,我们都应当学习礼仪知识,了解、重视并遵守国际上的通用的礼节与礼仪规范。周恩来总理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很重视对外礼宾工作,重要的代表团来访接待计划和出访方案他都亲自审阅、过问。他渊博的国际礼仪知识,潇洒的言谈举止,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度更为世人称道。有人认为,我们中国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 ,接待国际客人,只要遵从我们自己的礼仪习俗就行了,不必去学那些“洋规矩”。的确,各国都有自己的礼仪做法、传统和特点

8、。按本国的礼仪习俗办事,外宾容易理解,但有时也难以接受。例如:中国有劝酒的礼仪习俗,但是如在涉外交际场合,一再劝酒,致使有些外宾勉强应付,往往酒醉误事。所以,应当注意我们传统做法与国际通用礼仪之间的异同情况,避免外宾所不容易接受和习惯的做法,以免使他们感到尴尬和难堪。 (四)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本准则和特点1.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木准则。联合国宪章在序言中阐述了“ 大小各国平等权利” 的信念,并规定了各会员国应当遵循的 7 项原则。其中第一项为:“本组织系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及意义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现代国际关系以公认的“主权平等” 为基础。“ 主权平等”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每个国家都享有

9、平等权利,不受他人侵犯;另一方面,每个国家都有尊重别国主权的义务,不得借口行使自己的主权而侵犯他国的主权。国家不论大小,都应当具有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物、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利。国家与国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所有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主权平等”既然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作为国际交往中行为规范的现代国际礼仪,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一准则。“主权平等”常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的尊严受到尊重:国家元首、国旗、国徽不受侮辱。(2)国家的外交代表,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3)不以任何方式强制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不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4) 在交往中,实行“对等”和

10、大体上的 “平衡”。所谓“对等”实际是上就是“礼尚往来”,交往的双方人员,身份要大体相当;代表团互访时,双方的接待规格应相差不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对等”原则的正面引用。在国际交往中,有时也从负面运用这一原则。如:你赶走我的武官,我就驱逐你的参赞;你怠慢了我,我也请你坐一坐“ 冷板凳” 等。所谓“平衡” ,也可以理解为“ 一视同仁” 或“不歧视”的原则。但是,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及意义所谓“平等”、“ 平衡”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国际交往中,在礼仪上给予“破格接待”的,也有诸多先例。可见国际礼仪程序的运用也是一种外交艺术。(5)“ 主权平等” 的原则,在国际组织中和国际会议上,表现为

11、每一个参加国都有同等的“代表权” 和“投票权”,每一个国家所投的票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6)在“礼宾序列”问题上,也应当体现各国 “主权平等”的原则。在国际会认上,各国代表的位次,不是按国家大小强弱的原则来排列,一般是按会议所用文字的国名字母顺序来排列。在签定条约协定时,应遵守“ 轮换制” ,既每个缔约国在其保存的一份文本上名列首位,它的代表在这份文本上首先签字。在国际活动中,各国代表的序列,应以代表的职务高低或就职时间的先后作为排列的依据。在文字的使用上,每个国家都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在签定国际条约协定时,本国文字与别国文字具有同等效力。国际惯例的几个特点:能用性,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通用

12、。稳定性,不受政策调整和经济波动的影响。重复性,一般都是反复运用。准强制性,受到各国法律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效益性,被国际交往活动验证是成功的。2. 现代国际礼仪的特点。(1)必须以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为基础。现代的国家关系应当是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及意义完整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与封建割据、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之间的关系、宗主国同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主权应当一律平等。(2)国家间,除双边关系发展外,多边往来大量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从而在礼仪做法上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产生了新的做法。(3)国际礼仪的内涵更加丰富,包括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军事国防以及民间往

13、来等各方面、多层次的国际往来,也都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来进行活动。特别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许多公司企业都设有专职礼仪人员或公关部门。(4)礼仪活动更加讲求实效,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具体安排更加灵活。例如,领导人之间的实质性会谈更加受到重视:日程安排更加紧凑合理,举行宴会讲究礼仪但不事铺张;参加宴会的人数有所压缩;宴会上发表正式讲话的次数有所减少;动员群众参加的大规模场面很少;互访代表团人数减少;生活接待更加注意安全、舒适、方便等。(5)“ 川礼仪简化”成为趋势。由于国际交往和活动急剧增多,繁文缛节势必成为人们不堪负荷的重担,分去人们的许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外交礼仪简化在国际上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14、 (五) 外交礼遇的三条原则和四条标准1. 外交礼遇三原则。对等的原则:即一方出场与来访者在级别、职务、以及待遇、费用等方面,大体上要对等。除非有特殊的安排,外交礼遇不宜随便提高或降低;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及意义破格的原则:有的来访者身份虽然不高,但有较深背景,或一方对另一方有特殊要求,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给来访者以破格的较高接待礼遇。从简的原则:即重精神、重友谊、重实效、不重形式,不讲排场,不事铺张。从简不等于冷落,要注意生活照顾,尽量做到热情周到。我国的外交礼遇规格是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中西结合,以中为主,具有中国特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事接待要体现无产阶级的外交风格和风度。

15、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不强加于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反对低三下四的庸俗作风;二是礼宾安排要与我国的对外政策相一致,要有针对性,重礼仪、重实效,生活上要尽量热情周到;三是提倡勤俭办外事,反对讲排场、摆阔气。2. 四条基本标准。举办任何一项对外交际活动,都需要大量的具体工作。因此要求每一个礼宾工作人员既要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又要熟悉各方面的业务,并且还要有既严谨又灵活的工作作风。一般来讲,衡量接待工作完成得好与不好,有四条基本标准:礼遇、宣传、安全、服务。(六)我国礼宾改革及特点礼仪与礼节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文化状况和社会风

16、尚。然而,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发展,各国礼仪形式与交际礼节都在不同程度发生变化和改革。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及意义面对迅速发展的对外开放形势,我国在确保做好外宾接待工作的前提下,既考虑到国际惯例的需要,又从我实际出发,对接待来访的外宾的礼节礼仪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改革。1978 年 10 月起,凡国宾来访,我外交部不再通知各国使节到机场迎送;不再邀请各国使节及夫人和驻京记者出席欢迎宴会。1978 年 12 月起,我国不再派专机到国外迎送来访国宾。1979 年 1 月起,我国不再组织四、五千人的欢迎队伍迎送国宾。1980 年 5 月,出访的代表团,一般不在国外举行答谢宴会。1980 年 5 月,安排国宾(视其意愿)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招待来访代表团的(人数 )规定:国家元首级,30 人以内;副元首级,12 人以内;部长级,10人以内。1980 年 9 月,国宾抵达首都,欢迎仪式由机场移至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贵宾离京不举行欢送仪式,由我国领导人前往宾馆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